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925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慧水务内部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三、智慧水务的基本技术架构 17

四、智慧水务的技术发展趋势 18

第三章水务现阶段主要解决方案 19

一、山洪灾害预警 19

二、城市防汛应急 21

三、水资源监控与管理 24

四、城市排水管网 28

五、河道综合管理 31

六、闸泵站自动控制 32

七、三维电子沙盘 35

第四章江苏省内水利信息化项目 37

一、“十二五”水利信息化项目省级投资估算表 37

二、2013-2014年江苏省水利信息化项目招标表 38

第一章水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国家水资源相关政策法规

自1988年以来,在国家层面逐年密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于水资源的管理。

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制定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

2008.02.28

实施日期:

2008.06.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08.29

2002.1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8.01.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12.25

2011.03.01

5、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7号)

国务院

6、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04号)

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务院令第552号)

为了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第496号)

为了加强水文管理,规范水文工作,为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灾减灾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制定本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相关规划:

1、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主要任务与项目包括:

水利综合应用建设、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任务、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

2、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条文目录:

长江流域概况、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趋势、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干流治理开发规划、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结语。

3、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

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4、水利产业政策

明确项目性质,理顺投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合理确定价格,规范各项收费,推进水利产业化;

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我国防洪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供水矛盾有效缓解。

二、重大城市洪涝事件

中国之前的发展一直“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等地下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由此而导致武汉、广州、杭州等城市“逢雨必涝,遇涝则瘫”。

从2008年2010年,全国已有62%以上的城市发生过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的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比如以下城市所发生的内涝事例:

1、2014年5月最年轻城市深圳遭遇暴雨,导致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交通严重受影响,

2、2013年7月昆明遭遇重大城市内涝灾害,市区积水严重,交通瘫痪

3、2013年5月湖南长沙遭强降雨,市区部分出现内涝,27万多人受灾,1人因灾死亡

4、2013年7月武汉因暴雨导致市区多处发生严重内涝,群众被困

5、2013年7月广州遭遇暴雨,导致城区出现内涝,主干道出现较大积水,严重影响交通

6、2012年7月北京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市区多座立交桥下积水,交通被迫中断,内涝造成77位市民失去生命,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7、2012年7月天津出现城市内涝,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8、2011年7月成都遭大暴雨袭击,内涝严重几乎成水城

9、2011年7月南京部分地区出现内涝,积水深度没过小腿

10、2011年7月合肥发生内涝,积水淹及路人口鼻

11、2011年6月浙江兰溪内涝严重,市民划船出行

三、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编制背景:

由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2年2月发布,主要支撑全国级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

核心目标:

“五统一”: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统一门户

总体思路:

•从局部单一发展向整体全面推进转变

•从信息技术驱动向应用需求带动转变

•从信息资源分散使用向共享利用转变

•从片面强调建设向建设与管理并重转变

•从满足日常需求向提升综合决策支撑能力转变

主要项目:

四、江苏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主要任务:

1、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

按照政府部门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进一步完善省厅和各市水利部门的门户网站,增加政务公开内容,扩大网上服务范围,拓展与社会交流互动平台,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水利部门的社会形象。

2、进一步提高防汛防旱决策指挥工作的效率

按照防汛调度、水源调度和生态调度相结合,流量、水量与水质监测分析相结合,监测预报与科学调度相结合,现场指挥、远程控制与多方会商相结合,建设更及时、更科学、更有效的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努力实现我省防灾减灾调度管理和决策指挥的科学化、现代化。

3、推进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积极贯彻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管理制度,从工业用水到农业用水,从用水大户到一般用水户,有计划地加快建设用水户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对社会用水安全管理、总量分配、适时监控、有效管理,推进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4、建立全省重点河湖资源环境监测管理系统

加强对河湖基本资料的积累,按照轻重缓急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建立全省重点河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重点河湖定期依法巡查、监测分析,实现有效监测和科学管理,并定期向社会发布河湖资源保护状况。

5、加强南水北调、引江济太、江水东引等跨流域水资源调度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和引江济太工程建设,完善三大调水系统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实现水资源在全省跨流域科学调度、安全调度和优化配置提供技术保障。

6、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

以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河湖安全为目标,以责任制落实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主体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可靠、处置及时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达到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

7、提高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效率和水平

“十二五”期间,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任务异常繁重、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根据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建立农村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及相关数据库,包括灌溉、排水、节水、农村饮水、乡镇供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

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水土流失进行多时相动态监测,对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进行评价。

为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

8、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湖泊管理、长江岸线管理、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充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范围动态监测。

从信息自动采集、人工采集和外部交换三个方面,解决应用系统缺乏基础数据的问题。

建成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水利数据中心,完善数据标准体系、服务管理规范和更新维护机制。

为信息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环境和应用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政务内外网、社会公网资源,建设覆盖全省各级水利单位、部门的水利信息网络,满足信息采集、工程监控、数据共享与交换、业务管理、视频会议等应用的需要。

9、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保障环境

依据江苏省和水利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结合江苏水利的实际情况,制定水利信息分类、采集、存储、交换、服务等相关规定,制定适应江苏水利的信息化安全规章和策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形成江苏水利信息安全体系。

逐步理顺水利信息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相互关系,保障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体系、规章和措施。

根据水利信息化需要,采取在职培训与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形成与水利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总体布局:

1 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

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体系由信息采集系统和工程监控系统组成。

这两大系统分布在全省各个监测、监控站点和管理部门,面广量大,是水利信息的主要来源,需要积极应用遥感、物联网等新技术进行设计建设。

信息采集系统重点建设综合信息采集系统,形成全省统一的水利信息采集、传输体系,改变以往采用分类建设多个信息采集系统的布局,达到重要基础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一般信息的人工采集,外部信息的共享交换,为省水利数据中心提供信息资源,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工程监控系统重点结合三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工程监控体系,实时获取工程运行信息,严格工程运行管理,为有序调度、科学调度、发挥工程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2 资源共享服务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由水利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组成,它是江苏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遵从统一的技术架构,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分级部署。

水利数据中心重点完善和建设水利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针对江苏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围绕推进电子政务、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等主要业务工作的需要,充实信息内容,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全省水利信息共享交换机制,构建具有接收处理、存储管理、共享交换、发布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省水利数据中心(国家水利数据中心江苏节点),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时掌握水利信息提供高效的服务。

应用服务平台根据复用、共享的要求,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结构一致、基于标准的服务平台技术,使用合适的平台开发工具,支撑服务化的基础应用开发,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以及数据的安全、共享与集成,为数据中心高层应用环境提供运行和管理服务,为应用软件的开发、运行和整合提供统一的平台。

3 综合业务应用

综合业务应用体系由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组成。

水利电子政务包括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和行政资源管理系统。

业务应用包括防汛防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河湖工程管理系统、三大跨流域调水管理信息系统、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水文信息服务系统等。

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应遵循新建业务系统基于统一平台搭建,既有业务系统基于统一平台进行迁移改造的策略,逐步提高资源共享能力和业务协同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