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必考点集训16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必考点集训16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语文必考点集训16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
滕文公上》)
【注】 易:
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
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3.(2015·
北京卷)《论语·
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
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
“夫子何哂由也?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1)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1分)
(2)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
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
请说明理由。
4.(2014·
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季氏》)
子曰:
“孰谓微生高①直?
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公冶长》)
【注】 ①微生高:
春秋时鲁国人。
②醯(xī):
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观。
(1分)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
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4分)
5.(2013·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学而》)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
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皆所谓不耻
者。
(宋·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6.(2015·
杭州市二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1)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离娄上》)
(2)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
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
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故圣人之治民,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韩非子·
心度》)
(1)对于治国,孟子主张_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__。
(2)针对孟子和韩非子的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7.(2015·
浙东北三校高三四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孟子曰: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①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诗》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②不服。
’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
公孙丑章句上》)
【注】①赡:
足。
②思:
语助词,无实义。
(1)孟子认为“王道”与“霸道”有何不同?
(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材料中所体现的孟子的思想的看法。
8.(2015·
宁波市高三模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出自本段的成语是________。
(2)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仁,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这句话的看法。
9.(2015·
金华十校高三模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荀子·
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
(1)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
(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
请简要说明。
10.(2015·
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材料一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
材料二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
“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庄子·
让王》)
(1)从以上材料中,分别概括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2)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孟子和庄子的观点。
11.(2015·
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_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