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774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版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一定能复燃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

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很多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跟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淀粉

B.无水硫酸铜

C.食盐

D.冰

3.下列物质间的转换,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Cu

B.Mg→MgO

C.NaNO3→NaCl

D.H2SO4→HCl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石蜡融化

C.胆矾研碎

D.葡萄酿酒

5.把pH=2和pH=11的溶液混合,所得到的溶液的pH的范围不可能为

A.1

B.3

C.9

D.10

6.元素X的氧化物中,X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20,X元素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

8.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N2O5

B.Fe2O3

C.H2O

D.Al2O3

7.下列关于“白色污染”(见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污染”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8.下列除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中的Na2CO3

B.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

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Na2CO3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锌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片反应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10.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

B.氯化钠粗盐NaCl

C.氧化钙熟石灰CaO

D.硫酸铜胆矾CuSO4

二、填空题

11.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动用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12.溶解度曲线为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便利。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据图回答: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选填“>”、“=”、“<”);

(2)当甲物质的溶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克,分别蒸发掉10克水,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选填“>”、“=”、“<”)。

13.5.1假期,小明和父母到华蓥山革命老区参观游览,感受大自然的美,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他们在游览中遇到的问题。

(1)他们进入景区大门,场地上各种鲜花盛开,香气扑鼻,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        ,他们看到员工正在给花草施用化肥硝酸钾,小明给父母解释施用的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他们在山顶进行了简单的午餐,下面的食品主要补充维生素的是   

A.面包     B.香肠      C.苹果      D.高钙牛奶

(3)返回下山途中,小明拾取了一些不文明游客乱扔的物品,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矿泉水瓶     B.易拉罐    C.塑料袋      D.门票及导游图

(4)小明用空瓶装了一瓶山泉水带回实验室,与同学们分享.检验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择的物质是   

A.氧化钠     B.盐酸      C.肥皂水     D.明矾

(5)对该山泉水进行净化提纯,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馏      C.沉淀       D.吸附

14.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氢分子_____;

(2)2Fe2+_____;(3)2个氧原子_____;(4)氖气_____。

三、实验题

15.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图1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处(填“A”或“B”)的酒精灯。

(2)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乙同学认为甲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图2是他设计的贮气瓶。

①a、b两管应如何伸入,请将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②尾气应从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其他装置略).

(4)丙同学提出质疑:

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

你认为丙同学的设计是否有必要:

_______,理由是___.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___.

16.如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2)请指出图中明显的错误为___________。

(3)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18.5%。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操作②中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17.在一次化学实验活动中,甲、乙学习小组均作了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结果出现不同的现象,两小组同学为此进行探究。

一.甲小组:

将碳酸钠溶液滴入到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_____;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二.乙小组:

将少量稀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①当稀盐酸量较少时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②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乙小组实验是否有碳酸氢钠生成?

(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有_____生成

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得出结论)

(1)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为确认加入的氯化钙溶液已经足量,还应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

(2)由实验②能确定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理由是_____。

(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可能的原因:

(1)_____;

(2)_____。

四、推断题

18.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与E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E与F的组成元素相同,D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F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物质E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9.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发生:

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2: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猜想3: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________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___。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

六、计算题

20.蛋白质在人体肠胃内与水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

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核。

(2)丙氨酸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89g丙氨酸中含有_____g氮元素。

21.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实验题

1、

2、

3、

四、推断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计算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