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873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ocx

                                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孙夕龙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大家好!

今天讲的主题是延安精神在建党95周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1921年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近一百年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高扬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旗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树立了一座又一座精神丰碑。

革命时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和抗洪精神等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神变物质的伟大传奇。

延安精神,是这个百年精神史的高峰,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纪念。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1935年10月,在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3万中央红军完成了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一年之后,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红四方面军在静宁将台堡,先后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进驻延安,一直到1947年3月撤离,中共中央在这里驻留10年,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10年里,延安不但是全中国人民热切向往和踊跃奔赴的革命圣地,而且也是全世界进步人民的瞩目之地。

延安仅有弱小的自然之力,但却创造了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人间奇迹,并且构建了一个以延安精神为精华的思想与文化宝库。

延安精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全民族的优秀儿女以延安为中心,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政权建设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孕育并表现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刻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精神风貌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第一,延安精神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精神体系,贯穿其始终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和延安人民坚定不移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追求,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历史主题,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从井冈山到中央苏区,从崇山峻岭到雪域草地,从延安到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这种理想的引领之下奋勇前行,不屈不挠。

第二,这个伟大追求和崇高理想的主线贯穿了一系列令人景仰、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乃至发人深省的精神宝珠。

1949年10月,毛泽东在回复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电文中就要求“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

江泽民同志2002年将延安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后来专家学者还在论述延安精神的著作中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作为其内涵的一部分。

这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延安精神的内涵。

正如胡锦涛同志2006年考察延安时指出的那样,“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源自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从1936年6月至1945年8月,抗大先后培养了10万多各级各类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39年5月26日纪念抗大成立三周年时,毛泽东《新中华报》发表文章指出:

“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斗争”。

这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站在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的立场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打倒国内国外的反动力量,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和毛泽东在深刻地分析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国革命的本质和特点的过程中,从哲学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表达。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撰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实践论》等一系列文章,把实事求是强调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原则。

毛泽东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

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

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自毛泽东为牺牲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和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分别撰写的《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两篇文章。

毛泽东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还指出: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来自陕甘宁边区为了克服经济困难而开展的生产运动。

毛泽东曾经回忆抗日战争时延安的经济困难“抗战八年了,我们开头还有饭吃,有衣穿。

随后逐步困难起来,以至于大困难粮食不足,油盐不足,被服不足,经费不足。

这是伴随着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敌人大举进攻和国民党政府发动三次大规模反人民斗争所谓“反共高潮”而来的绝大的困难,绝大的矛盾。

”毛泽东在一九四五年四月《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的文章提出“一九四二和一九四三两年先后开始的带普遍性的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曾经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引下,延安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边区人民的经济负担,基本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

这其中尤以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带领下开垦南泥湾最为典型。

从1941年春到1942年,三五九旅生产自给率就达到了60%,1943年达到了100%。

至1944年,三五九旅总共开垦了26万亩土地,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000

多头,上缴公粮1万石。

通过广大官兵的辛苦劳作,昔日荆棘丛生、豹狼成群、荒无人烟的烂泥湾终于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的奋斗史也成就了伟大的南泥湾精神。

5、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还有一个思想改造方面的重要方法,即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大众的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

《论联合政府》中提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

开展“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二、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一百年来的近代史回顾要论及10年延安革命实践及其升华出来的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首先要完整回顾1840年以来的一百年的近代史。

因为延安革命实践和延安精神绝不只是一个延安这个地域概念所能表达的,她是一百年中华民族苦难史的扬弃,是一百年中华民族奋斗史的总结。

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近代史展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是一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国家史。

从1840年开始,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等,侵占我国领土和瓜分势力范围,迫使中国签订了几百个不平等的条约、条款和协定等等。

在军事侵略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收买和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和买办,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实行了无穷尽的巧取豪夺,控制了中国的通商口岸和关税自主权,输出资本并倾销商品,最终把中国主要的经济命脉都操纵在自己手中,完全被列强垄断。

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过程中,中国社会原有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方面,现代的民族工商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则是外国资本和依附于外国资本的官僚买办资本,中国没有发展出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

另一方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传统的地主阶级控制的封建经济和小农经济还占主导地位。

因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状态。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其内部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主要包括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

这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是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这两个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主要矛盾,向中华民族提出了两个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围绕着这两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探索中国出路的早期历史中,先后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在此过程中,一大批爱国人士先后提出并实践了工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等主张,但最终都归于失败。

这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对中国国情和历史本质认识不清,具体表现为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不敢否定帝国主义、惧怕人民群众的觉醒与斗争。

20世纪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911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并推翻封建主义的清政府。

但是,革命成果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所窃取,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国家中不可能实行资本主义建国方案。

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缺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二是没有也没有能力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主要力量。

三是没有建立起一个具有科学理论武装和坚强领导力量的革命政党。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人类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也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送来了马列主义真理。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中国近代史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也就是中国革命开始了广泛的群众自觉运动,表现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她的成立,解决了中国革命没有先进的和坚强的政党领导的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