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6060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文档格式.docx

鲁尔区的煤钢生产企业在地区结构性危机影响下逐渐走向衰退,相继停产关闭,其中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最初都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当时保护工业遗产的观念尚未形成,能将这些废弃的工业设施和场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德国最早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是对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发动机房”的保护。

此后的30年间,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鲁尔区有更多的煤钢及其相关企业陆续衰退、关闭,其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工业场地和设施很多都被作为工业遗产得以保护。

例如,哈姆市的马克西米连煤矿在1979年受到保护并建设成公园(图1);

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是由废弃的旧水塔在1982年得到保护后改建而成的(图2);

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1986年12月停产后得到保护;

北杜伊斯堡蒂森钢铁厂1985年关闭,1989年在工业遗产保护前提下开始计划建设景观公园;

波鸿市的世纪大厅在1990年被保护更新;

瓦尔特罗普的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在1992年得到保护并整修为博物馆(图3);

奥伯豪森市的“煤气储罐”在九十年代被保护;

“关税同盟”炼焦厂1995年被纳入保护框架等等。

图1图2图3

1.哈姆市马克西米连公园

2.米尔海姆的“宝瓶”水博物馆

3.瓦尔特罗普老赫恩雷兴堡升船闸

2001年,继矿业城镇格斯拉尔(Goslar)和弗尔克林根炼铁厂(VoelklingenIronWorks)分别在1992年和1994年被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WorldHeritageSite)之后,鲁尔区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炼焦厂成为德国第三个(鲁尔区第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

1.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1)整体结构保护——对厂区的整体布局结构框架(包括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

例如,对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蒂森钢铁厂以及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邻近的炼焦厂等工业遗产都采取了厂区整体结构全面保护的措施。

(2)工业设施保护——工业设施涵盖了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这些设施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

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

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

(3)场地环境保护——德国著名景观大师彼德·

拉兹提出对工业遗产所处的场地环境进行全面保护。

例如对受污染的土壤以及在其间顽强生长的植被(图4、5)、工业生产过程形成的地表痕迹以及工业废弃物等。

图4废弃地上生长的植被图5废弃地上生长的植被

2.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层级及其模式

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是在保护的框架下进行的,适度利用而不局限于静态保存更具有现实意义,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更高层次。

保护性再利用体现在单体建筑及设施、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区域整体等不同尺度层级上。

(1)单体建筑及设施的保护性再利用

①博物馆模式

将工业遗产更新为博物馆是鲁尔区工业遗产再利用中最常见的做法。

其一,利用建筑及设施的内部空间,用于永久性展示工业生产过程、工业产品、工业文化、社会经济、工人生活与工作环境等。

多特蒙德市的“卓伦”Ⅱ号、Ⅳ号煤矿旧的标签检验办公室、盥洗室、灯房、工资发放大厅等更新为以鲁尔区采矿工业社会和文化历史为展示主题的博物馆展厅(图6、7)。

图6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博物馆展厅图7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博物馆展厅

其二,建筑(包括内部结构、设备)或设施自身作为向游人展示并传递工业技术文化信息的展品。

例如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中的“发动机房”,其内部结构和压缩机、风机、变压器等设备布置基本保持原状,直接作为博物馆的展厅(图8);

Ⅱ号提升井南侧的分拣车间也基本保持以前生产时的布置方式作为博物馆的展厅(图9)。

其三,为参观者提供过程体验的动态博物馆。

例如在“波鸿—达赫豪森铁路博物馆”,游客可以乘坐老式的蒸汽机车做真实的旅行体验。

图8煤矿发动机房作为博物馆展厅图9煤矿分拣车间作为博物馆展厅

②展览馆模式

利用建筑及设施的内部空间、支撑结构、设备设施等陈列展品。

例如奥伯豪森市的“煤气储罐”(Gasometer)利用气罐内部可升降的空气压缩盘分隔空间,更新为欧洲最壮观的室内展场(图10、11);

“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洗煤厂房的原内部大空间在水平方向上分隔为几层,用作展览空间,原厂房内的结构构件都用作布设展品的载体,各层之间通过楼梯和电梯联系。

图10图11

奥伯豪森市的“煤气储罐”(Gasometer)更新为欧洲最大的展览空间

③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

很多工业建筑中的大空间经改造后用作会议厅,或演奏音乐会、开办舞会、表演戏剧、开演唱会、举办发布会、放映电影等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波鸿“世纪大厅”曾作为煤气鼓风机房、发电站以及压缩空气站,经过重新整修作为国际音乐厅和鲁尔区表演艺术节总部(图12、13)。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利用铸造车间改造成露天影剧院(图14、15)。

图12世纪大厅外观图13世纪大厅外观

图141号高炉铸造车间更新为露天影剧院图15露天影剧院增建的遮雨大棚局部

④体育休闲活动模式

这种模式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有较多应用,例如将原钢铁厂的煤气储罐改造成潜水中心(图16),利用“矿石料仓”的混凝土墙壁作为攀岩的载体等(图17)。

图16煤气储罐改造成潜水中心图17利用混凝土墙壁作为攀岩的载体

⑤餐饮模式

在绝大部分工业遗产中都利用原有建筑设施设置了餐饮空间(图18、19)。

图18埃森关税同盟炼焦厂的酒吧餐厅图19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配电站改造为餐厅

⑥办公模式

“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煤矿的车间厂房被改造成公司办公室;

在盖尔森基兴的诺德斯特恩景观公园中,原先的煤矿建筑利用为管理办公楼(图20)。

图20诺德斯特恩景观公园中的煤矿建筑更新为管理办公楼

⑦旅馆模式

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利用旧办公楼改造成青年旅社(图21)。

图21旧办公楼更新为青年旅社

(2)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的保护性再利用

①综合利用模式

充分发掘场地上各种设施的空间潜力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力求使厂区的群体建筑和设施发挥更高的效能,实现综合利用。

“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建筑群是综合利用模式的典型案例:

厂区的配电站用作游客信息中心;

生产车间转化为现代艺术展厅或各种小型公司的办公场所;

锅炉房改造成设计中心;

涡轮压缩机房设计成著名的Casino酒吧、餐厅;

洗煤厂房改建为展厅等(后文有详细介绍)。

②后工业景观公园模式

该模式是指将厂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后工业景观的重构与组织、空间布局结构的整合、生态环境的修复与重建、交通系统的梳理等相结合,营造具有工业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多重功能的后工业景观公园。

例如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波鸿的城西景观公园、盖尔森基兴的诺德斯特恩景观公园等都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成功案例。

(3)区域性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

工业遗产之路的德文为routeindustriekultur,简称RI;

英文为IndustrialHeritageTrial。

德国鲁尔区的区域规划制定机构于1998年规划了一条覆盖整个鲁尔区、贯穿区内全部工业旅游景点的区域性游览路线,称作“工业遗产之路”。

①主要景点

工业遗产之路联结了15座工业城市、25个重要的工业景点(包括6座国家级的博物馆),见表1,还有14个能鸟瞰全景的观景制高点和13处典型工人村(见图22)。

图22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示意图

②交通设施

工业遗产之路联结了围绕鲁尔区的400公里长的环型线路以及总长度为700公里的自行车路网(图23),在工业遗产之路的主要景点都设有停车场,有的景点内还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大型景点,例如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波鸿城西景观公园的景区内都建设了步行系统和自行车专用道路系统(图24、25)。

图23工业遗产之路的自行车路网结构图

图24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自行车路图25波鸿城西景观公园的道路系统

③导引服务设施

信息咨询中心——在整个工业遗产之路上,分别在埃森市“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多特蒙德市“卓伦”Ⅱ号/Ⅳ号煤矿设置了信息中心,有关游览路线及各景点的全面信息可以在这里获得。

标志物——在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各景点的场地入口处,游客都会看到斜插在地面上的细长黄色锥形标志棒,上面印有“routeindustriekultur”的文字,作为工业遗产之路的景点标志(见图26)。

图26工业遗产之路上的景点标志

指示牌——在连接各景点的公路沿途都设置了大量标示出景点区位图、总平面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等各种有价值信息的褐色指示牌。

三、典型工业遗产选介

1.埃森市“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及邻近的炼焦厂(theZollvereinPitⅫandtheZollvereinCokingPlant)

“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曾经是欧洲最大的矿井,它始建于1928年并于1932年建成投产。

煤矿建筑群的设计者是鲁尔区声望很高的工业建筑师弗雷兹·

斯库珀(FritzSchupp)和马丁·

克雷默(MartinKremmer),他们希冀将该建筑设计成城市居民引以为自豪的、象征城市工业文明的纪念碑。

建筑师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包豪斯”风格,并认真推敲了建筑群体在不同视点的透视效果以求在整体空间关系上取得和谐统一(图27)。

图27“关税同盟”煤矿XII号矿井建筑群

Ⅻ号矿井巨大的四轮井架凌驾于建筑群之上并在群体空间中起主导控制作用,以其独特的尺度和形式成为地区的重要标志,被称为“鲁尔区的艾菲尔塔”(图28)。

建筑建成后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现代、最优美的煤矿建筑群(图29-34)。

矿井在1986年12月停产关闭后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在保护厂区整体结构和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很多建筑空间经更新改造后得到了再利用(图35)。

图28“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井架

图29“关税同盟”煤矿Ⅻ号矿井建筑群局部图30Ⅻ号矿井井架落脚于地面上

 

图31建筑群局部图32建筑群局部(原压缩机房与锅炉房)

图33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