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历史九下《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案Word格式.docx
《最新冀教版历史九下《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历史九下《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每一个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3.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1.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2.对“通货膨胀”“新经济”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分析法,例证法,图表法。
●教学媒体
图片:
《欧盟扩大的广告》《西欧政区图》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自从有国际关系史以来,大国或者若干国家联盟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历来是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的主要因素。
冷战后十年来,构成国际关系新体系的主要国际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明朗化。
美国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已经确立。
雅尔塔体系崩溃以后,作为世界上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它雄厚无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从基本民众到军政要员,一种充当“世界领导者”的强烈愿望,空前迅速地膨胀起来。
这种强烈愿望演化成战略和策略,集中表现为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的强权政治。
你要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援助吗,我点头才行;
你想参加WTO吗,要先接受我的条件;
你不同意我提出的主张和规则吗,就制裁或者动用武力迫使你认同。
十年来,通过“北约战争”,美国确立了它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尽管美国国内外都有人对美国充当“世界领导者”提出质疑,从各个角度去探讨美国的制约因素,但都只能在其程度和持久性上做文章,无法改变美国已经确立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这个基本事实。
那么,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能担当“主角”,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我们经常说“财大气粗”,实际上,美国之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国际事务,与它的经济实力强大很有关系。
美国经济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弄清。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第13课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的第一目“超级大国”美国的内容。
[板书]第13课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
一、“超级大国”美国
1.战后的繁荣
(1)原因
[教师引导]请大家把课本上第一目内容看一看,从中分点找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生看书]……
[教师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
从50年代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稳定发展,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充分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二次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两次革命。
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19世纪末,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已产生,二次大战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的投资,在一定时间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膨胀的刺激下,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第四,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许多科技成果,并能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第五、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国经济繁荣的表现。
[板书]
(2)表现
[教师讲述]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945年,美国占有西方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以上和出口贸易的1/3,黄金储备则达到了西方世界黄金储备的3/4。
1945年-1969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数据来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板书](3)特点
[教师分析]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从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
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
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
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的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
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
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
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
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
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
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最后,战后美国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
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
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9.1%,失业率达6.2%。
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
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
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
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
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
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影响也大大减小。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暴露,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经济危机和政策的重新调整。
[板书]2.危机与调整
(1)危机的表现
[教师讲解]1973年底,西方国家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始发于英国,接着扩展至美国、日本、加拿大、联邦德国和法国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这次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普遍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倒闭严重,股票行情大跌,失业人数和贸易赤字猛增,国际贸易状况恶化,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
[投影显示]
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7%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上述材料显示,美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逐渐减少。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还出现了贸易逆差,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和联邦德国上升为最大的债权国。
随着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1973年初,黑市黄金价格已涨到每盎司100美元,美国再也无力按1盎司35美元的价格兑现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
自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不再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中心。
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过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恢复并有所发展,但已不再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结束了战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
“滞胀”具体表现在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
在这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
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
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互相矛盾的,资产阶级政府只好经常在这两种相反的政策中摆来摆去,动摇不定。
经济政策的不稳定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也在减弱。
这种情况在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开始改变。
[板书]
(2)调整的结果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教师讲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对经济进行干预政策,而里根的做法恰恰相反。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后的第二次讲话中指出:
“美国的经济情况是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
”为了重振经济,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其中包括四条施政纲领:
减税,削减预算支出,撤销或放宽政府管理企业的有关法令规章,控制货币供应量。
这其中蕴涵的基本经济哲学就是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和干预。
解除管制的一个成功典范是航空业。
美国在罗斯福总统任内建立的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