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867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教材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1米时,伸开两臂比划1米有多长,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丰富测量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

如测量铅笔、身高、黑板等各种物体的长度,测量跳远的长度。

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皮尺等尺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

如第6、8题。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是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教学的。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无限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实际生活中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三、具体编排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描述物体的长度:

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

得出结论:

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单位长度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使用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

其实,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单位长度,如曲别针、硬币等。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单位长度。

不同的国家选用的单位长度也经常是不同的,如我国的寸、尺、丈,英国的英寸、英尺,国际通用的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做一做P2

(1)第1题,让学生估计每种蔬菜大约有多少个方格长。

◎让学生学会把物体的长短与测量标准的数量对应起来,能够量化地比较(一年级上册中在方格纸上比较各种物体的长短是一种渗透)。

◎让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尤其是离方格远的物体。

◎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难度不算太大。

(2)第2题,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用一个测量标准去量一个物体长度的方法。

◎比例1中的测量方法稍难一些,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教材中选取削过的铅笔进行测量可能不太合适,应该用同一单位长度度量不同的物体,再比较它们的长度。

(3)第3题,估计不同的文具大约有多少个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那么长。

◎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

◎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学生估计完以后,可以用实际的正方体量一量,看看估得准不准。

认识厘米

(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向学生说明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

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教学时,要让学生拿出一把尺子观察一下,认识一下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

◎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大约是一厘米长。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如从1厘米量到6厘米,可能有的学生知道用6—1=5厘米,但也要引导学生避免看成6厘米。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实际观察米尺

◎量身高

◎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例如,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然后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去探索,教材上量绳子的活动只是提供一个范例。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做一做P5

使学生通过活动知道,量跳远距离是从起点量到落点的脚后跟的距离。

2.线段

以前:

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修订教材就改过来了。

(1)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特征:

直、有两个端点。

(2)让学生运用量长度的方法量出线段的长。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练习一

第3、4、5题,是实际测量的题目,要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选择该用什么工具。

第6题,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

第9题,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

计算第1小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的例子进行计算,如14厘米的纸条剪去8厘米,还剩几厘米。

再类推到第2小题。

第10题,利用人的视觉误差,让学生进行判断。

四、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套教材和九义教材区别最明显的一点,教学时应注意体现。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尽量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

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背景: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

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

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

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

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

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

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P27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

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

”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多种算法:

小女孩直接运用学过的口算解决问题。

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小棒用一种形象的竖式形式摆出来,与竖式相对应,使学生很容易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使学生看到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就应该鼓励。

虽然教材上是从个位加起的,但在不进位加中,从个位加起并没有显出其必要性来,如果学生觉得不一定要从个位加起,也没关系。

“做一做”P9

题目都是一年级下册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重点是解决竖式中的对位问题。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编排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

还可以怎样加?

”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为以后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做准备。

“做一做”P10

与P9一致。

进位加

例3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

“做一做”P12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二

第6题,改错,重点是解决进位的问题。

第7题,第一次出现复式统计表,为二年级下册正式教学复式统计表做准备。

第8题,有几个采不走的蘑菇,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第9、10题,结合计算,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10题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第2小题可以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再精确计算,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