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290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施工组织设计新技术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力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系统;

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电话系统、网络及监控等弱电系统;

空调系统;

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

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压力污水系统;

重力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

本工程给水系统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生活污、废水采用合流制。

本工程按一类消防给水设计;

防雷等级为二类;

地下室设有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本工程共设置9部载客电梯(含两部无障碍电梯)1部货梯

二、工程目标

2.1河南省建设工程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2.2确保“中州杯”、争创鲁班奖;

2.3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平安杯”;

2.4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

三、组织措施

项目部建立新技术应用管理体系,从组织上保证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实施;

同时项目部把新技术应用项目进行分解,落实至班组,责任到人;

并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和把关,为示范工程的创建提供保障。

(1)公司领导小组

组长:

江学成

副组长:

丁保华张晋

成员:

李霞李刚马杰张志强雷霆

武东阁

(2)项目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人员名单

姓名

小组分工

职务

职称

组内工作

李银渠

组长

项目经理

高工

全面指导、组织实施

李胜利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技术措施编制、组织实施

郭增强

项目副经理

组织实施

王政委

组员

施工员

助工

李留欣

质检员

王宇

朱荣理

范建洲

郭俊玲

安全员

配合实施

张献敏

资料员

资料收集、整理

四、工程拟采用的建设工程十项新技术:

本工程拟采用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共22小项,其他技术1项,具体项目名称、应用部位如下:

(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二)、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1、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2、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三)、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2、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四)、钢结构技术

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2、厚钢板焊接技术

3、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五)、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2、通信网络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4、安全防范系统

(六)、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控制技术

(2)GRC板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1)断桥型窗

(2)中空玻璃

3、预拌砂浆技术

(七)、建筑防水新技术

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2、建筑防水涂料

(1)聚氨酯防水涂料

(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3、建筑密封材料

(八)、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施工放样技术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九)、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工具类技术

2、管理信息化技术

五、拟组织技术攻关的项目:

种植屋面

内容:

入口庭院的屋面为种植屋面,应用数量约为1780㎡。

六、主要施工方案(新技术应用项目)

1.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1.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长为130.8m、宽为109.2m,属于超长、超宽结构,为了避免在结构中积累过大的约束应力而引起间接裂缝,在基础纵、横向各设置了两条后浇带,把平面分成九块施工。

并在地下室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抗裂纤维和砼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

应用量约18520m3。

1.1.2施工准备

1.1.2.1技术准备:

1.1.2.1.1对砼配合比的要求:

①、在保证砼强度、和易性、凝结时间、耐久性及塌落度要求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

②、塌落度120~160㎜(入模前)

③、砼初凝时间:

≥8h

④、水灰比:

≤0.5

⑤、含碱量:

≤3㎏m3

⑥、氯离子含量:

≤0.1%

⑦、水泥用量:

最小水泥用量300㎏m3

1.1.2.1.2浇注砼前一天,先召开会议,由技术负责人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浇注前由施工员、安全员对作业班组及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1.1.2.1.3复核标高控制点

1.1.2.1.4现场派专人抽查砼搅拌站所用砂石及外加剂质量及计量。

1.1.2.2主要机具计划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砼输送泵

2

插入式振动棒

30

3

振动器

15

4

塔吊

5

布料机

6

抹子

50

7

铁锹

8

水准仪

1.1.2.3劳动组织

项目部要求施工员、质检员在砼施工全过程进行旁站检查、监督,并做好记录。

作业班组在浇筑砼前向项目部上报振捣手、抹面人员、摊铺人员、负责人等名单,施工员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检查落实。

人员

人数

职责

负责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对砼浇筑全过程进行旁站管理

负责对砼浇筑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安全施工

材料员

负责材料供应

试验员

负责试件制作、塌落度检测

测量工

负责控制标高

电工

负责供电设备、电器维修

砼泵车司机

负责砼输送泵操作

钢筋工

负责修整看护钢筋(两班)

木工

10

负责看护模板(两班)

砼工

60

负责砼浇筑养护等。

每台泵车配备5名振捣手(两班)

粉刷工

负责砼的抹面(两班)

1.1.3砼的制作、运输、浇注及养护施工方法

1.1.3.1砼制作、运输及现场浇筑前的准备

1.1.3.1.1本工程所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砼由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浇筑,塔吊配合浇注。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必须按规范要求检验和备料。

施工现场按规范要求制作试块,并做塌落度试验。

1.1.3.1.2浇筑前应先清除模内垃圾等杂物,检查模板缝隙及孔洞是否堵严,在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1.1.3.1.3浇筑砼前,钢筋及水电配管均作隐蔽验收签证。

1.1.3.2注意事项:

1.1.3.2.1混凝土基层要清理干净,浇水冲洗,但不得有积水;

模板及其支架、钢筋保护层、预埋件和预留洞进行检查,保证模板内和钢筋上的杂物已清理干净,缝隙、孔洞已堵严,并做好模板予检、钢筋隐检等资料,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1.1.3.2.2对现场有关的计量设备及器具进行检查、校验,所有计量器具均应检定合格。

1.1.3.3混凝土浇注

1.1.3.3.1浇筑分层厚度

浇筑层厚度≤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对于50振动棒浇筑的混凝土为450㎜,现场制作五根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杆(在50mm×

25m×

4500mm木条上刷黄油漆),正面自下而上每450mm用红油漆标上刻度,刻度字体要大而醒目,随时探测、调整混凝土(包括柱、墙、梁混凝土等)浇筑厚度。

浇筑柱混凝土时用手电筒照明读取厚度控制杆上数据,从而控制浇筑厚度。

1.1.3.3.2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本工程混凝土的振捣采用5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38.5cm)或3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27cm)。

振捣时要快插慢拔;

顶板、梁采用斜向振捣,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50。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最大距离为40—50mm左右。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浇筑混凝土时须派木工看模,钢筋工看筋,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过振、漏振和蜂窝、麻面等现象。

1.1.3.3.3在浇筑混凝土垫层前,在基坑底四角钉上高出地面40cm钢筋头,用水准仪抄出垫层+0.2m线,由标高控制点拉上小线控制浇筑垫层混凝土厚度,确保垫层厚度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

由监理单位见证做垫层混凝土试块。

1.1.3.3.4底板砼浇筑采用商品砼,设固定80型泵车两台保证砼的输送量满足浇注要求,另准备三十米臂长混凝土布料机一台(套)。

在砼浇筑过程中,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不停。

为保证砼底板不留施工缝,在初凝前浇筑新砼,采用高性能掺加剂掺加到混凝土中,可减少拌和水和水泥用量,从而降低了水化热,大大减少了砼在体积施工中出现的温度裂缝的可能性,掺和剂的用量及可掺性必须经过试验后方可按试验配比使用。

底板混凝土浇筑沿地下室横向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灌方法。

即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以同一坡度一次到顶向前连续浇筑,以保证不形成施工缝。

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泵管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的实际情况,在每条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3道振动棒,前道振动棒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后道振动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实;

中部振动棒使中部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并促进混凝土流动。

混凝土在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将振捣棒上下略微抽动,可有效避免振捣时上部振实而下部漏振以及快速抽棒时在混凝土中留下孔洞的缺陷,确保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表面的泌水将顺混凝土坡面流至坡脚,在浇筑过程中我们将派专人负责用海绵球及时将泌水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