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2670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HC管桩监理细则文档格式.docx

1.监理编制依据和工程质量验收规定

2.1监理编制依据:

2.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1.4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2.1.5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等。

2.1.6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和经监理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1.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2验收规定: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划分要求,本桩基工程作为一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验收不合格桩必须作处理,不符要求或龄期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桩严禁使用;

在桩基工程验收前,须提供本桩基的单桩承载力的静荷测试报告,以及桩身完整性的小应变检测报告或接桩探伤报告。

2.3桩位和桩顶标高等实测实量项目的质量检验采用全数检验方案。

3.监理工作的流程:

3.1监理质量控制流程

3.1.1成品管桩验收流程图

3.1.2沉桩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3.2.进度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图

 

不符合

符合

3.3投资控制流程

3.3.1投资控制监理流程月工程量审核流程图

3.3.2工程变更监理审核流程图

同意

工程变更实施

4.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1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1.1质量目标风险分析

PHC管桩静压法沉桩过程应控制的关键是PHC管桩成品质量桩静压的合理选择、接装质量、沉桩的质量及最终沉桩贯入度和桩顶标高的控制。

PHC管桩龄期过长,超过1个月以后,蒸压养护的高强砼会疏散,脆性增加,影响桩的耐压能力,易引起桩身开裂或打碎现象。

由于接桩质量差,可引起桩位偏差,桩身倾斜,严重者接桩处在沉桩过程中或开挖产生侧向土压力作用下松脱开裂,造成严重事故,所以接桩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地层情况不明或地下障碍物未清除使沉桩困难,造成桩身倾斜或桩身破裂。

如不明确最终沉桩贯入度,盲目沉桩,当贯入度过大可能会引起承载力不足问题,当贯入度过小,甚至沉不至设计标高而盲目沉桩,则可能使桩身破碎、折断,同样使承载力损失,及时按实际情况作出判断,防止因沉桩不当造成质量事故。

4.1.2桩位放样允许的偏差如下:

群桩20mm单排桩10mm

4.1.3.3打(压)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强制性条文)

表1预制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4.1.4桩基承载力和质量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规定时,工程桩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对砼预制桩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4.1.5接桩质量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并按要求办理书面隐蔽验收手续,方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4.1.6接桩停接条件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4.2进度控制要点与目标值

4.2.1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

4.2.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实施项目进度控制中,要特别重视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对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呈现的可变性和不均衡性,要注意相关单位对进度的影响,设计对进度的影响、材料物资供应的影响、不利施工条件的影响、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施工组织不当、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对于上述影响要做到有预测并及时处理,对关键线路上的影响因素要全力组织解决。

进度差异导致多个平行分包商计划的变化,总监理工程师通知总承包单位予以妥善解决。

4.2.3进度控制目标值为经审核批准的计划进度完成节点。

4.3投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3.1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施工图,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应制定防范性对策,作技术经济合理性预测分析,并宜在工程变更实施前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

4.3.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现场计量的基础上,按施工合同的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支付条款审核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审查意见报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建设单位。

未经监理人员质量验收合格的工程量,或不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量,监理人员拒绝计量和该部分的工程款支付申请。

4.4施工现场质保体系审核

4.4.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4.4.2对桩基分包、总包单位项目班子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资质进行审核,并留下书面报审记录。

5.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5.1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5.1.1PHC管桩成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对每批进场的成品桩质量进行验收重点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含砼强度、钢绞束镦头检验、钢筋复试等报告)和外形尺寸与外观质量等。

a)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要求:

项目

检查方法

桩径

±

5mm

用钢尺量

管壁壁厚

桩尖中心线

<2mm

桩体弯曲

<1/1000L

用钢尺量桩长

顶面平整度

10mm

用水平尺量

b)外观质量:

PHC管桩外观质量要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无孔隙。

检验方法:

采用直观方法,对桩顶处用小锤敲击听是否有空隙。

c)PHC桩的运输、堆放、吊放要求

本工程所需的PHC桩全部采用大型平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桩的搁置点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搁置点的误差宜控制在25cm以内。

桩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桩身跳动和冲撞。

堆桩场地要求平整、坚实,不能有沉陷,堆桩高度视施工现场场地情况,最高不宜超过3层,以防止桩堆下沉,对于局部较软弱的场地,桩堆下应铺设路基钢板,桩堆应布置在沿道路边缘,(不影响施工为准)以便于运输和卸桩。

在管桩两侧用木楔塞牢,防止滑动,管端要挂标志予以标识。

防止其他物件碰撞而损伤和便于施工现场识别。

5.1.2沉桩施工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5.1.2.1沉桩前准备工作

(a)沉桩准备阶段工作要点是:

核查各沉桩区的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土层分布情况,判定沉桩的可能性;

进行试打试桩;

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确定打桩区域附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等级。

(b)管桩基础施工前,应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图纸;

2)调查场地及毗邻区域内的地下及地上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及障碍物;

3)可能受打桩影响的建(构)筑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4)场地面应平整,排水通畅,坡度不大于1%,承压能力应满足静压桩机稳定的要求;

5)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坐标、高程控制点及轴线定位点;

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7)供电、供水、道路、排水、照明、临设房屋等满足施工要求;

8)向打桩操作人员作技术安全交底。

(c)管桩基础施工前,应督促施工单位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

1)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2)管桩基础的施工图及会审纪要;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打桩设备(桩机等)的技术性能资料;

5)管桩的出厂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6)有关管桩承载力、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

d)当打桩施工可能影响附近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时,应采取减少震动和挤土影响的措施。

必要时,应对建(构)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并设点观测;

在毗邻边坡打桩时,应随时注意打桩对边坡的影响。

5.1.2.2测量放样控制

a.由测量控制网引测桩基轴线,桩基轴线定位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或受静压桩影响较小的地点,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定位点需要移动时,应先检查其准确性,并作好测量记录。

b.轴线要定期复测校正,并以此为依据按设计施工图逐个定出桩位中心,每个桩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管桩桩靴半径画圆,用石灰粉标出。

c.样桩测放时,应根据轴线用经纬仪(2级)和钢卷尺测放,用小木桩等材料表示并用白石灰勾出其轮廓线,样桩测放后要做好样桩保护。

每根桩在施打前,应检查其准确性,并做好测量复核验收记录。

d.沉桩过程中,由二台正交的经纬仪和角度计测定桩的精度和角度,以确保打入桩的垂直度和斜桩的角度,由一台水准仪观测沉桩深度及最终贯入度。

经纬仪、水准仪均应放在不受静压桩机移动及压桩作业影响的地方,并经常与静压桩机导杆成直角的移动。

5.1.2.3沉桩质量控制

(a)根据沉桩及环境特点,督促施工单位合理选择静压桩机具的机型。

(b)压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

(2)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

(3)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c)管桩的施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机就位后,应检查桩机平整度,并调整导杆位置和角度,使管桩和桩杆应在同一中心线上,并对准桩位;

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当桩身位移较大或明显走动时,必须督促施工单位拔出重新测设样桩、重新插桩。

(2)要求施工单位使用两台经纬仪控制插桩和打桩的垂直度和角度,用一台水准仪控制标高。

插桩和压桩的精度偏差应≤1/200,斜桩的倾角偏差应≤桩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正切值的15%。

(3)同一承台内相邻桩的接头位置错开不小于1米。

(4)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5)压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6)为保证沉桩质量,应督促施工单位在每根桩的压桩作业时必须在同一作业班次内压到设计标高,不得有过长的停歇时间,造成桩周土固结,沉桩困难

(d)焊接接桩控制:

电焊接桩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

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上下节端部错口≤2mm(当桩径≥700mm时应≤3mm),上下节平面偏差<10mm,接桩节点弯曲矢高<1/1000L(L为两节桩长)。

(2)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3)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4)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咬边深度≤0.5mm,焊缝加强层?

高度和宽度≤2mm;

焊缝应按二级标准进行检验控制,外观质量应无气孔、无焊瘤和无裂缝。

(5)电焊接桩时,应检查施工单位电焊工还须持有有效的上岗证书,焊丝使用前应经200~300C烘干2小时,并存放在恒温150C的烘箱内。

大风和雨天施工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