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
《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划建设新拓展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XX年实现新拓展园区框架4平方公里,新建成园区1平方公里。
在园区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区,启动实施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进园区项目,完善园区功能配套,为园区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便
捷优质的商务服务。
力争用3-5年时间把彝良工业园区建成在全市、全省有重影响的工业发展样板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高新产业的集聚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成为彝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势板块。
2、着力做好“以农促城”文章。
高标准抓好现代天麻科技产业园建设。
加快天麻等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民“洗脚上岸”,加入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经营等领域,从而使更多的农民“非农化”、“市民化”,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
建立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
1、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镇人口集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任务。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
改革“二元制”人口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
凡在角奎街道办和建制镇有合法职业、固定住所的居民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经审核批准可登记为城镇户口。
大力推进“村改居”、“农转非”工程。
明后两年,大力推进村委会改居委会、农民转居民工作。
这部分居民和全家迁入城镇落户的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保留,并鼓励依法有偿进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县政府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
各地在办理户口迁移工作中,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城镇建设增容费和变相收取各种费用。
2、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城镇化过程中把保障农民权益放首位。
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完善面向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服务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扩大城镇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规划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普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加快住房建设步伐,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按需求量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XX年全县新建廉租住房3000套。
对农村进城人口和已经转换为城镇身份的人口享受居民同等住房政策待遇。
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住房租金补贴,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逐步放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条件,对符合低收入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
加大城市棚户区
改造力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平稳推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积极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建设,XX年全县新建普通商品住房6万平方米。
4、加大小城镇建设扶持力度。
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机制,强力推进和积极扶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
积极抓好示范镇建设,实行重点扶持:
一是与小城镇建设管理密切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责权向示范镇下放,可成立二级单位由镇和县职能部门双重管理;
二是建设发展用地指标上重点倾斜,每年不少于15%用地指标用于以上小城镇发展建设;
三是多方筹集资金,推进小城镇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县城投公司分公司,统一实施项目建设融资工作。
三、取得的成效、主做法和特点、亮点
明确思路,把握重点,着力构筑具有彝良特色的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发展新格局。
1、把拉开城市骨架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
坚持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原则,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
县城建设上,按照优先发展新区、统筹推进旧城改造的思路,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推进建设,既避免遍地开花、一轰而上,又防止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做到成熟一片、动工一片、建成一片。
当前,加快施工进度,年内建成洛泽河大道、渔湖大道,拉开城市骨架,拓宽城市容量;
有条不紊地推动渔湖、堰坝塘、游乐场等新区开发和东西正街、中河坝等片区旧城改造,塑造城市新形象;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确保被拆迁群众住有所居的前提下,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花生地、高涧槽等片区建设,有计划推进林业局、曹家沟等片区开发,力争县城人居环境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将县城打造成“人气旺盛、活力强劲、宜居宜业”的山水新城。
集镇和村庄建设上,按照人口聚集、能聚尽聚、环境改善、生产发展的原则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聚商、以商活镇的求,量力而行,积极而为,推广荞山和树林模式,建新推旧,分片区、分步骤推进特色集镇和美丽村庄建设。
与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整合发改、财政、住建、国土、扶贫、农业、水务等部门的资金和项目,对特色集镇和美丽村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申报并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程序规范,取得实效。
按照“一年一片区、逐年覆盖”的思路,XX年着重抓好龙街、奎香、树林片区建设和高寒、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村寨建设。
各部门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开展项目申报前期工作,为明年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着力提高城市品位。
新型城镇化工作汇报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并于XX年4月11日召开“两化”工作动员大会后,县住建局根据县委政府安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具体工作正在实施中。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段工作开展情况
1、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
根据荆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明确了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对接“两圈”、推进城镇化、建设“生态京山”为目标,以服务京山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为根本,注意城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镇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2、确立了总体目标。
至XX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4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5%。
①中心城区:
到XX年,实现东西对接,形成以新市城区为主中心,永兴镇区为副中心的京山新城区。
新城区总建成区面积发展到45平方公里,其中永兴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永兴中心镇区人口规模发展到3-4万人;
新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发展到20万人,基本建成中等城市,京山实现撤县设市;
成功创建“国
家园林县城”,争取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②重点镇:
到XX年,宋河镇镇区人口达到4-5万人,钱场镇镇区人口达到3-4万人规模。
③特色镇:
坚持把产业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选择区位优越、实力较强、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建成特色镇,到XX年,曹武、绿林、孙桥、三阳、雁门石、石龙、坪坝、杨集等镇区居住人口达到万人规模,永隆、罗店镇区居住人口达到2万人规模,建成各具特点的特色城镇。
④中心村和中心社区:
每个镇选择7-8个条件较好、人口较多、交通较为便利的行政村和社区,作为中心村、中心社区重点进行扶持、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争取有25个行政村达到全省“宜居村庄”标准。
3、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是科学编制了城乡规划。
目前,我县14个建制镇已有13个镇完成了总规修编工作,城乡规划编制在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新台阶,规划设计上坚持了兼容并蓄、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我县山水园林城市建筑设计风格;
全县405个行政村已有392个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0%,在全市范围内属于完成较好的县。
二是加快了小城镇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于XX年5月,经我局积极争取,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小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文件,明确规定各镇镇长是小城镇建设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将建设中收取的配套费、土地净收益、城市维护税等首先用于小城镇管理,然后再用于建设。
同时确定每季度对小城镇环境卫生进行考核,对工作抓得好的给予奖励,对抓得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是启动了宜居村庄的建设。
根据省、市建设部门要求,我县已申报并启动了五个宜居村庄示范点的建设。
今年雁门口镇瓦庙村和三阳镇岔河街村两个宜居村庄有望建设完成,村民乔迁新居,省住建厅将验收合格后每个居民点给予50万元的资金补助。
四是乡镇小区建设正在起步。
截止今年5月底,已有罗店镇、宋河镇、三阳镇、钱场镇、雁门口镇、永隆镇等镇已开始高标准、高品位的建设新型小区,开发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此举不仅改善了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小城镇的品位。
五是县政府从XX年开始,在将小城镇管理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加大了小城镇管理建设考核的权重,将该项指标的考核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3个百分点,考核获得前三名的镇,县政府将给予单项奖励,激发了各镇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发展不平衡。
多数镇建设有计划,管理有目标,规划起点高,但也有少数镇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认识不高,无明确的建设计划,管理工作不能到位,处于被动应付。
2、小城镇建设受到资金的瓶颈制约。
有的镇无卫生管理设施、设备,按照县编办核定的住建分局的管理人员有些还不能到位。
三、今后的打算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县“十二五”规划,今后,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按照“坚持适度规模、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特色、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行,预计到XX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到20万人,基本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宋河、钱场2个重点镇以建设荆门十强工业强镇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支点,以商贸物流为基
础,建设工业企业、区域商贸物流和农村转移人口集聚的优势区域。
到XX年,镇区形成3-5万人的居住规模;
其余11个特色镇按照产业主导、特色突出、规模发展、功能齐全的要求,五年内分别集中建设1-2处融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宜居于一体的规模新区。
到XX年,条件好的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其他镇不少于2平方公里,每个特色镇人口达到1-2万人。
100个农村新社区以30个城中村、50个原管理区小集镇、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为基础,按规划引导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新社区集中,着力建设一批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京山生态特色的农村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