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070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法研究报告记录《任务驱动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docx

为了保证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包括课本知识的预习、了解宏观及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广开思路,积极发言,使模拟教学法真正达到效果。

1.2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

任务"

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

同化"

或"

顺应"

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在证券投资的教学中通过模拟交易、模拟炒股、模拟期货及组织模拟比赛等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动手参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能力。

1.3确定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任务的解决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任务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4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

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

能力。

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1.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2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案例

2.L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证券投资教学中的应用

2.l.1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财务管理专业×

×

级×

班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掌握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中K线理论,切线理论,趋势分析,移动平均线及MACD等技术指标的分析方法,了解证券分析交易软件的操作;

学习能力方面,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技术分析水平一般,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心理状态方面,学生害怕枯燥的文字说教,喜欢有声有色的现代化教学。

2.l.2教学目标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日标是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综合运用K线图、缺口理论、形态分析、切线分析、成交量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技术分析法,由于证券价格在证券市场中的波动起伏是扑朔迷离的,所以,证券投资技术对于提高投资人的判断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掌握图表解析和技术指标技术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证券在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表现,总结市场行为的典型特点,建立起固定模式,并利用这些模式来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增强对证券市场未来的预见能力,躲避即将来到的风险,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术分析方法。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实际分析能力。

选取的案例是在学生在前面通过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的股票,技术分析的重点是对证券交易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注重相对短期的投资,“发现”证券价格走势的特点,预测未来。

基本解决“买点”和“卖点”的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团结协作、归纳总结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2.l.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总结技术分析的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及主要的技术指标等。

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在本节课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利用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在仿真的环境中,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使枯燥的探究问题变得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从而获得心理体验,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乐于观察、思考,主动分析、探究。

2.l.4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的计算机教学媒体、证券实时交易及分析软件

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的计算机媒体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运用证券行情分析软件。

选取大盘指标股等有代表性的股票及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的自选股进行全程跟踪,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

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把任务和自己关注的股票联系起来分析,以预测未来走势的一般原则。

根据这一通常的做法,本节课教学设计如表1—1所示。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表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

证券技术分析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运用证券分析软件分析股票价格高低及幅度、成交量大小、时间长短证券的市场行为,掌握K线分析法、切线分析法、形态分析法、技术指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初步运用。

通过证券技术分析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团结协作、归纳总结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同花顺金融实验室实时模拟炒股软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及技术指标分析方法的总结。

难点是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环节)

一、教师给学生布置确定任务

在上一节课布置学生复习已经讲过的技术指标分析方法,然后把本节课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布置给学生。

根据班级总人数,将学生分组,每4~5人一组,每人都要运用证券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对自选股进行技术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

每个组各设一名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股票走势技术分析的讨论及疑难问题的提出。

同时,要对其进行提前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画出趋势线,压力线、支撑线等,并注意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如K线分析要综合成交量等等。

二、开始上课

1.回顾前面讲过的K线分析、切线分析、形态分析、技术指标等内容。

(教师进行)

2.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任务总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

3.学生分组操作:

依据之前自选股及买入的股票让学生尝试完成,先独立分析,有困难时,可加入小组合作。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教师巡回各组,教师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可以全面提示,也可以个别指导;

对各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分析。

三、大家评判

选取组员交易获利及交易亏损的股票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家运用所学的技术分析方法进行评判。

同时找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由教师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基本完成“任务”后,教师要主导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从“任务”完成的思维过程及方法方面加以反思、从“任务”内容方面进行力所能及的拓展,并指导学生课后完成证券技术分析报告

五、让学生代表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六、在评价手册上记录本课程的结果和教师授课评价手册

七、课后教研交流任务

(一)完成任务

1.小组活动:

(1)将教师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位组长。

开展教研活动。

(2)活动内容:

以证券技术分析为知识点,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议计一个45分钟的公开课准备参加单元检验公开课测试会。

(3)要求:

①内容完整;

⑦课程设计科学;

③教案内容详实;

④课件制作精美;

⑤符合教学规律。

2.个人完成:

(1)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

(2)设计公开课;

(3)参加小组交流活动。

(二)小组思考

1.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门课程中还可以应用到哪些知识点?

3.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三)单元检验公开展示课的综合评价

1.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评课。

2.培训教师作综合评价(登记教学效果评价表)。

相关事项说明:

第一、任务驱动法教学流程如图1-1

图1-1

第二、结合任务驱动法的特点“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任务驱动法内容的设计和对知识的选择是否以任务为主线;

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引导和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操作的是否准确、有效;

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

教师、学生、任务三者的互动过程形式是否生动、活泼;

教学档案的建立是否完整、科学等等。

如表1—2所示。

表1—2教学效果评价表

总体印象:

优□良□中□差□评议分数:

——————————

评价项目

分值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1

任务驱动教学法内容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0分

2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

3

能加深学生对所担任的角色的价值观的了解

4

设计的情节流畅,内容具体

5

教学环境安全、宽敞明亮、没有噪音影响

6

教学气氛愉快、活跃

7

任务驱动法内容能反映或联系专业的新思路、新概念、新成果

8

能给与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9

学生达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比例高

10

能有效的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对本节课的建议:

3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3.l应用的条件和合适的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