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711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2版习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语法,语义,时序。

5.网络接口层(主机-网络层),网际层(互联层),运输层(传输层),应用层。

6.D。

7.C。

8.C。

9.C。

10.B。

11.C。

12.B。

13.D。

14.B。

15.B。

16.D。

17.答:

ARPANET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分类的研究;

第二,首次提出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概念;

第三,系统地研究了数据包的分组交换技术和网络的分散控制技术;

第四,提出并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和协议体系;

第五,促进了TCP/IP协议和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等。

鉴于此,人们把ARPANET称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认为它是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8.答:

局域网,简称LAN(LocalAreaNetwork),它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施互联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目的的通信网络。

局域网(LAN)的主要特点有:

网络覆盖范围小,数据传输率高,误码率低,传输延迟小,组网方便,易配置管理,易拓展,软硬件成本低。

城域网,简称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是一种介于WAN和LAN之间的高速网络,其特点是适合较大的联网范围,能提供介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数据传输速度,但设备成本高,网络维护相对困难,传输误码率也较局域网高一些。

广域网,简称WAN(WideAreaNetwork),是一种超大规模的国家网络或洲际网络。

WAN的特点:

具有超大规模的互联范围,超远距离的资源共享,相对较低的数据传输率,相对较高的误码率和较为昂贵的网络设备等。

19.答: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包括四个特点:

第一,地理位置不同,表明联网的设备是分散的。

第二,网络中各个结点之间通过通信线路实现物理互联。

第三,网络中各个结点之间相互通信和信息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的约定和规则,一系列约定和规则的集合就是协议。

第四,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各个结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和网中各种资源(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的相互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也称服务)很多,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信息的有机集中和综合处理、资源的调剂与均衡负载,提高利用率,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具有较好的保密性,能实现差错重发等功能。

其中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与负载均衡是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基本功能。

20.答: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9种。

(1)按传输信号的不同,网络可分为数字网络和模拟网络。

(2)按传输信道频率范围的不同,网络可分为基带网络和宽带网络。

(3)按照传输范围或互连距离的不同,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4)按网络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

(5)按通信传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点到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

(6)按网络配置分类的不同,可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

(7)按拓扑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混合型、网状型等不同形式的网络。

(8)按网络技术的不同,可分为陆地网、卫星网、分组无线电网、局部区域网等四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

(9)按照网络使用范围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此外,计算机网络按照数据交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

按传输介质不同分为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按网络用途可分为的教育网、科研网、商业网、企业网等多种称谓或形式的网络。

21.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一是大型化、智能化和集成化。

二是高性能化和操作的简单化。

三是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四是高服务质量和低成本。

五是更好的可扩展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就具体的网络技术来说,移动计算机网络,三维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存储区域网络、高智能的“仿人脑”网络、网络并行计算、网络计算、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等技术将正在或逐步成为计算机网络理论和应用领域中的研究难点和热点问题。

22.答: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体系结构。

即网络体系结构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些层次,每一层次应该提供哪些功能服务的精确定义。

23.答:

优点:

(1)层间相互独立。

高层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适合本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

(2)灵活性好。

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则在这层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

另外,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将这层取消。

(3)易于实现和维护。

整个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变得容易控制。

(4)有利于网络标准化。

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精确的说明,所以标准化变得较为容易。

缺点:

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24.答: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和服务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

首先,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层的协议对上层的实体是透明的。

其次,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另外,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称之为“服务”。

25.答: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不同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分层结构不同。

TCP/IP模型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并且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二为一。

(2)标准的特色不同。

OSI模型具有明显的通信系统的特征,是先定义一套功能完整的构架,再根据该构架来发展相应的协议与系统。

TCP/IP协议是应实际需求而产生的,再标准化,并未定义严谨的框架。

(3)通信方式不同。

在网络层,OSI模型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方式,而TCP/IP模型只支持无连接通信模式;

在传输层,OSI模式仅有面向有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支持两种通信方式,给用户选择机会。

(4)应用范围不同。

OSI由于体系比较复杂,而且设计先于实现,有许多设计过于理想,不太方便计算机软件实现,因而完全实现OSI的系统并不多。

而TCP/IP协议在计算机系统中有稳定的实现,并且提供了简单方便的编程接口(API),可以在其上开发出丰富的应用程序,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1.采样、量化、编码

2.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

3.B

4.B

5.B

6.B

7.答:

抗干扰能力不同: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它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不受距离的影响,能适应各种通信业务的要求,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保密通信和计算机管理。

不足之处是占用的信道频带较宽。

模拟通信抗干扰能力弱。

系统不同: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相比,模拟通信系统设备简单,占用频带窄,但通信质量、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能等不及数字通信。

从长远观点看,模拟通信将逐步被数字通信所替代。

模拟通信系统主要由用户设备、终端设备和传输设备等部分组成。

数字通信的模拟通信系统相对复杂。

保密性不同: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它容易加密和解密。

因此,数字通信保密性好。

模拟通信保密性差。

模拟通信,尤其是微波通信和有线明线通信,很容易被窃听。

只要收到模拟信号,就容易得到通信内容。

8.数字信号011000101的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9.答:

特点:

1.节点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2.分组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3.动态分配信道,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不足:

1.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造成一定的延时2.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管理控制比较困难

10.答:

连续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协议指发送方维持着一个一定大小的发送窗口,位于发送窗口内的所有分组都可连续发送出去,而中途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

这样信道的利用率就提高了。

而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

其要点就是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不是停下来等待确认帧,而是可以连续再发送若干个数据帧。

如果这时受到了接收端发来的确认帧,那么还可以接着发送数据帧。

由于减少了等待时间,整个通信的吞吐量就提高了

11.答: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方的重发表中设置为待确认帧数目的最大限度,这一限度称为“发送窗口”(SendWindow);

同样设置哪些数据帧可以被接收方接收,这一限度被称为的“接收窗口”(ReceiveWindow)。

发送方在收到某确认帧之前,对发送方可继续发送的帧数目加以限制。

这是由发送方调整保留在重发表中的待确认帧的数目来实现的。

如果接收方来不及对收到的帧进行处理,则停发确认信息。

此时发送方的重发表就会增长,当达到重发表限度时,发送方就不再发送新帧,直至再次收到确认信息为止,这种重发机制就是著名的滑动窗口协议机制。

下面将具体介绍滑动窗口协议。

发送的信息帧都有一个序号,一般用n个二进制位表示,从0到某个最大值。

发送窗口大小=发送窗口上界–发送窗口下界,大小可变,其中发送窗口的上界表示要发送的下一个帧的序号,下界表示未得到确认的帧的最小编号。

(1)发送窗口

1)开始时,发送窗口内是需要连续发送的数据帧。

发送窗口外是不允许发送的帧。

2)当发送方已经开始发送数据帧时,发送窗口始终保持一个已发送但尚未确认的帧的序号表,其中窗口下沿代表最早发送但至今尚未确认的帧。

当发送窗口尚未达到最大值时,可以接收一个新的帧,然后将窗口上沿加1,并将新的上沿序号分配给新的帧;

当收到对窗口下沿帧的确认时,窗口下沿加1。

由于每一个帧都有可能传输出错,所以发送窗口中的帧都必须保留在缓冲区里以备重传,直至收到确认为止。

3)当发送窗口达到最大值时,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有一个缓冲区空出来为止。

如图2.31发送窗口示意图,设Ws表示发送窗口,Ws=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