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9206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小结: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地震的直接伤害

——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

——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

——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

——被地光烧伤。

•地震的间接伤害

——地震引起的火灾;

——地震引起的水灾;

——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

——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

确实,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看过视频以后,关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1.学生分小组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前兆?

预测?

自救?

……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这些问题。

(三)学生讨论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地震发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那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

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我们已经知道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2.研究地震成因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之前所学的方法,来推测一下:

地震的成因?

学生猜测。

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出示课件

(观看视频: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课件资料补充:

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四)课后探究:

地震来临前有哪些反常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概括上节课知识要点,引入新课。

一、认识地震前兆

1、师:

地震的破坏力确实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通过课前的探究,你们知道地震来临前有哪些反常现象?

2、学生汇报。

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

(课件展示)

3、归纳小结,预测地震小常识

地震前兆

4、爱国教育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

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

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

关于地震的预测人类还在不断探索中,这项研究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同学们身上。

二、探究避震知识

1、师: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2、学生讨论、汇报。

(10分钟)

3、老师再补充一点,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这是前提,是至关重要的。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

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4、不同场所避震方法

对于不同场合的自救方式同学们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校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

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2、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1.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2.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3.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4.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2.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3.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4.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等。

◆高楼避震:

策略一: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

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

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策略二: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

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

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

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

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策略三: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

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

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以上就是地震不同场所的逃生方法,另外加上地震九条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附:

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

(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3、(D)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

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

D、1976年7月28日

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5、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6、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7、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

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D)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四川松潘7.2级

B、河北邢台6.8级

C、云南龙陵7.4级

D、辽宁海城7.3级

8、目前,我国共划分为8个地震区和25个地震带,其中大震主要发生在(B)

A、华中、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B、华北、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C、华北、华西、新疆、青藏和海南地震区

D、华西、华中、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9、人们在避震"

自救瞬间"

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0、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C)。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1、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12、(B)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

1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4、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B)。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15、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次。

A、5千次

B、5万次

C、50万次

D、500万次

1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发明的。

A、祖冲之

B、张衡

C、毕升

D、蔡伦

17、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A)。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18、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19、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多次,一般情况下,(B)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20、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遇难失踪总人数达(B)。

A、20万人

B、22.5万人

C、24万人

D、28万人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地震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下列哪些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