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7183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教育活动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小结:

有小蜜蜂,有小狗,有小花,有小鸟。

哇,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那我们拿出右手的食指来一起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好不好?

有一只小蜜蜂,两朵小花,三只小狗,四只小鸟。

(二)学习5的点数。

1、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操作盘,一个人只能请5只小动物(可以请不同的动物)。

2、去请小动物的时候要轻轻地,不能把小动物的家弄倒了,不然会吓到小动物。

(2)验证幼儿操作结果。

小动物请完以后请小朋友把它们带到我们的位置上,跟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数一数看你是不是请了五只小动物,待会才能去参加森林party。

每个人都请了小动物了,那现在请你们把托盘放在椅子底下,有哪位小朋友要上来把你请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认识的,看看一共有几只?

今天我们的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怎样数数,而且也能按老师说的请五只小动物出来玩,现在小动物们玩累了,我们来一起把它们送回家休息。

活动延伸:

将房子及小动物投放到益智区,供幼儿进行点数或排序。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教育灵魂。

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我班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及动手操作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次活动主要以一些材料将情境性教学、幼儿操作、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让幼儿趣味学习数学。

一是操作法,给幼儿充分的操作,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找到点数的规律。

二是游戏教学法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认知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吸引幼儿活动的注意力。

为了更有效地围绕目标进行教学,通过一些材料的运用,将情境性教学、幼儿操作、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点数活动的乐趣。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是:

游戏方法引入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点数乐趣,激发幼儿兴趣。

二是:

通过观察图片和幼儿点数图片上5以内的数量物和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三是: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

在活动中,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

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课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活动内容。

现将对本次活动作出一个自我反思:

优点:

1、材料准备充分,能够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游戏活动的运用。

2、重难点的把握有突出,有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够将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点数活动的乐趣。

4、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缺点:

1、材料:

图谱的设计可以更加美观一点,将背景涂上颜色。

房子的设

计也可以自己挖两个孔,用皮筋栓在椅子上。

2、在第二环节第三部分的时候,在验证的时候也应该让幼儿一只一只

动物拿起来粘在黑板上。

3、第三环节,在语言上没有多加指导,应该提醒幼儿用完整句回答。

第二部分的时候可以多创设一个情景,让幼儿的目的性更明确一点。

4、在提要求的时候应该更加简练一点。

5、教案设计缺乏活动延伸,会使得教具没有更多的充分利用。

【篇二:

大班科学数学《快乐出行》】

大班数学教案

《快乐出行》

设计思路:

生活就是幼儿教育的最好环境,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和数字打交道,这些都需要教师去进一步发掘,应该引导幼儿多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数字的相邻数,特意设计了“快乐出行”的数学活动,以出行玩耍,找邻居为例引导幼儿学习有关相邻数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让幼儿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4的相邻数是3和5,5的相邻数是4和6,6的相邻数是5和7,7的相邻数是6和8,8的相邻数是7和9,9的相邻数的8和10。

2.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了解10以内的相邻数,并为数字宝宝找到各自的邻居。

1.数字填写卡(每人一份),森林场景布置,1—10数字卡。

2.贴绒教具:

10间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猪、小牛、小猴、小马、小羊、小兔)

1.导入活动,以找客人的方式引入课题。

今天小老虎告诉老师,它在森林里面修了好多漂亮的房子,它想请小动物去它家做客,还为每个小动物安排好了房间,小朋友们想不去去呀?

以转圈圈的方式进入老师实现布置好的森林场景。

2.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1)分别出示10个小动物和10间房子。

(2)先请一名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1—10的数字贴在房子上,再请10名幼儿给

10个小动物分房子。

(3)学习2的相邻数。

一号是小猫,小狗在它旁边是2号,小兔是3号。

问:

小狗的邻居是谁?

(小猫和小兔)

小兔的邻居是小猫和小兔,小兔是几号呢?

(数字1和3)

(4)用同样的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3—10号房的邻居,从而引导幼儿找出3—9各数的相邻数。

(5)教师小结:

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它们就是这个数前面的一个比它大1和后面一个比它小1的数。

3.幼儿游戏,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游戏:

小猴找朋友。

幼儿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教师带着幼儿念儿歌:

“小猴小猴转一个圈,小猴小猴瞧一瞧,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你的朋友是几和几?

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说出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

换其他的幼儿再次游戏。

可反复玩儿几次。

4.小朋友们真聪明,都为小动物们找到了自己的房间,那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去玩耍吧。

【篇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教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本章将帮助你: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内涵。

2.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3.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和特点。

技能目标

1.能举例说明科学的内涵,能概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2.能概括说出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标志。

3.能分析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幼儿园常识仍沿用50年代的教材教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已显得有些陈旧,无法满足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因此,全国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了常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科学”逐渐取代了“常识”。

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中。

“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一个进步。

具体比较“科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我们发现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科学教育在目标上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方法上强调学前儿童自己探索与发现;

在内容上考虑到数学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工具,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渗透的,因而将数学并入科学领域,统称为科学教育。

第一节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一)科学是什么

对于常人类似说,科学是什么?

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

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

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那么,科学的含义呢?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综合各家论述给科学的内涵作一个解释: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

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二)“儿童的科学”是什么

对于儿童来说,科学是什么?

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深思的问题,儿童眼中的科学不是什么牛顿定律、三角函数,也不是密密麻麻的科学公式。

科学是他们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是他们眼中好奇的现象。

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例子来讨论。

例一:

科学区中,两位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

这时,幼儿a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

幼儿a去找幼儿b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

这时,教师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

“这辆小汽车真漂亮!

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

”两位小朋友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

“小汽车开了!

小汽车开了!

”两位小朋友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

显然,这两位儿童经历了一次典型而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

起初,科学区投放的磁铁和小汽车引起了儿童摆弄的兴趣。

而摆弄的过程又引起了儿童的发现:

磁铁能把东西吸过来,它能不能让小汽车跑起来?

这个问题引发幼儿a去不断重复操作,但是都没有成功。

这一发现又引起了梦龙更进一步的问题:

为什么小汽车每次都被吸住,却跑不起来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寻求幼儿b的帮助,但是直到最后,他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

这就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尽管他最后并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

例二:

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

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

“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

”幼儿b回答。

“我认为正好相反。

你看,昨夜热得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探究行为。

似乎他们很满足于自己

例三:

某5岁女孩有一天突然对妈妈说:

“我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

”妈妈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

而儿童的解释则更令她奇怪:

“因为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

我们在地球上看,就好像是星星在眨眼睛。

”这位妈妈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的解释,只得对她说:

“你想的真好!

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原因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例四:

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

“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

”我想了想,就尽量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说道:

“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人的祖先,就是猴子……”女儿咯咯笑着说:

“爸爸说话好啰嗦呀!

”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