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6069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设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北魏政治和北方魏晋南北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归纳导入:

三国时期又是我国历史上混战时期之一。

留下了许多故事。

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曹操          刘备           孙权

探究一:

官渡之战

【小组讨论】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

教师再引导:

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

(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

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曹操势力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

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

此外,在这里可以提前把后面有关“屯田”的内容进行处理。

待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加以总结。

3.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强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

最后让学生明白:

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这个道理应让学生阅读教材P74页上面的小字和插图去思考、观察,从中得出结论。

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4.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的描述说出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

答案一:

曹操虚心接受谋士的意见,袭击袁军全部粮草。

答案二:

曹军抓住战机,趁袁军军心动摇之时,大举进攻,大败袁军。

答案三:

袁绍刚愎自用,不接受谋士的建议,丧失了时机。

答案四:

袁绍骄傲轻敌,过分自信,导致手下人才流失,反而起了辅助敌人的作用。

过渡: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接着,曹操又陆续消灭了其他的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

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他发兵南下,与孙刘联军大战于赤壁。

探究二:

赤壁之战

1.找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

【点拨】应从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去分析比较。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最后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归纳】都是以少胜多,胜利一方都采用了火攻,都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形成。

2.同样是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大获全胜,而在赤壁之战大败于孙刘联军?

【点拨】应从曹操,在两次战争中所处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用人的态度、地理环境等即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去分析。

【归纳】官渡之战,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早日统一。

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广招贤士;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曹操势力日益强大。

这些就是他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赤壁之战,这次战争曹操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再加上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合实力增加,联军用火攻办法,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建立后他们经济的发展情况怎样呢?

3.魏蜀吴经济的发展。

学生自学了解他们各自发展的特点。

4.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的区别。

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一千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

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

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探究三:

三国鼎立

1.三国的形成:

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

【归纳】通过本课学习,要破除封建史家的正统观念,正确认识曹操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刚愎自用,不堪一击,曹操的善于用人、沉着冷静;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雄心勃勃,刘备、孙权的精心策划、同仇敌忾。

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从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身上,学生们能很好地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2.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1.小组合作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

2.知识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可以知道,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封建割据势力混战的结果。

官渡之战使曹操大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

这种鼎立局面,直到280年西晋统一全国才结束。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里,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全国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各族人民都迫切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

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显著,物力和财力都较南方充足,所以后来全国的统一便由代魏而立的西晋来完成。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关题目。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了解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理解北人南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八王之乱。

人口迁徙所起的作用。

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

那么三国鼎立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统一全国?

为什么?

估计学生会回答:

魏国。

因为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

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三国的角逐竞争中,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能够统一,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吧。

西晋能够统一中国与三国鼎立有何关系?

(分层探究)

1.在三国鼎立时期哪国实力最强?

2.在三国鼎立时期哪国最先灭亡?

【归纳】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全国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各族人民都迫切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

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显著,物力和财力都比南方充足,所以后来全国的统一便由代魏而立的西晋来完成。

八王之乱

【想一想】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2.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你能举例说明吗?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3.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在什么时间?

【归纳】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八王之乱时,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前往南方的就数以十万计。

【学以致用】

从西晋的迅速灭亡中,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

从西晋灭亡中找出主要原因。

(1)反腐败。

(2)要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执行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

执政者一定要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切不可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掠夺的政策。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教师出示《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然后提问:

西晋时期出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除了灭掉西晋的匈奴族以外,还有哪些?

你怎么看少数民族的内迁这一历史现象?

【归纳】少数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进步,因而不能排斥,应该虚心接纳。

(借此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提出问题:

1.西晋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2.十六国政权都在北方吗?

3.氐族建立的前秦任用谁为相进行改革?

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1.图说历史: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想一想,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了解东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等。

2.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及影响。

3.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们总是以“鱼米之乡”来形容江南地区,今天这一地区经济仍然非常发达。

但是,在三国之前,这里却是一片荒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得到了怎样的开发?

又是哪些原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呢?

你能从政治、地理角度分析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条件吗?

江南地区的开发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它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呢?

由于战乱,北方的人逐渐南移。

这就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经过长期的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教师首先提问:

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谁?

在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西晋统治的灭亡。

那么在这个短期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什么阶段了?

此阶段为什么政局虽然动荡,南方经济却能迅速发展?

我们不妨读读这段历史,探个究竟。

东晋的兴亡(偏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出示下列文字,

西晋→建立者:

→时间

东晋→建立者:

请学生进行填写,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

同时通过知识的补充,使学生了解当时东晋政治的特点,了解:

“王与马,共天下”。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阅读教材,体会东晋的偏安,了解祖逖的故事。

教师简单介绍淝水之战,学生了解战争的结果,理解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之一。

1.前秦是由什么少数民族建立的?

2.前秦军队的人员结构是怎样的?

3.苻坚在指挥上犯了什么样的错?

4.相比之下东晋将领在指挥上又高明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