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6026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完整版教案Word格式.docx

讲民间故事有哪些有趣的方式呢?

指名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方法:

“换种人称讲述故事”“大胆想象合理编写故事”“变换情节顺序妙讲故事”。

3.这些方式听起来就很有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活动二:

想一想,讲一讲。

1.分组交流。

2.出示任务卡,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任务一:

“换种人称讲述故事”——合作用海力布的口吻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步骤1:

学习例文。

文章的第1~3自然段可转化为:

我是一个猎人,叫作海力布。

我是个热心肠。

每次打猎回来,我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很尊敬我!

一天,我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呼救声。

我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从我头上方飞过。

我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步骤2:

分工合作。

组长先进行内容的分工,每位组员负责一个部分,然后合作完成整个故事的讲述。

任务二:

“大胆想象合理编写故事”——讲一讲猎人海力布变成石头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读读文本。

《猎人海力布》最后两个自然段。

脑力激荡。

组长朗读问题:

猎人海力布变成石头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每位组员为故事增加合理的结尾,组内交流后推选代表在班里展示。

步骤3:

小组代表展示。

任务三:

“变换情节顺序妙讲故事”——将结局提前,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讨论如果将《猎人海力布》的故事结尾提前,最后一个自然段改写成开头,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供《宝莲灯》《白蛇传》故事资料,小组内完成结局变开头的转化,并把故事说精彩。

板块二 区分俗语与成语

1.指名读词,说说你的发现。

(同一行两个词语意思相同,两列词语的形式不同,分别是俗语与成语)

2.小组合作。

组内每人在信封袋中抽出词条,读一读、说一说是成语还是俗语。

3.词语运用:

曹操杀了蔡瑁、张允,知道上了周瑜的当,当即(    )。

我们年轻人,要敢于勇往直前,不能(    )。

长大后,我们要(    ),回报父母的恩情。

老师(    )地指出了我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此事必须大家群策群力,即使我有再大的本领,终究(    )。

4.思考交流:

俗语与成语哪个表达效果好?

(各有特色,按需使用)

1.能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创编,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和描述。

2.朗读、背诵《乞巧》等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板块一 仿照例文说具体

1.出示例文,比较交流:

你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意思一样)

2.有什么不同点?

画出第2段话中增添的部分。

(加入了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3.仿照例文说一段话,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

学生先静静地想象,并联系上下文,思考自己要加入哪些内容。

与同桌交流自己想增添的内容,并听听同学的建议。

班内讨论。

教师现场给予学生一些指导。

4.展示评议。

要求:

是否加入了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

句子是否通顺;

有没有抓住重点进行描写。

板块二 日积月累

我会读。

1.出示《乞巧》,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2.出示古代少女们乞巧的画面,读出心愿。

3.“穿尽红丝几万条。

”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啊!

熟读成诵。

我来说。

1.情景创设乞巧节夜晚,明月皎皎,让我们一起说出心底愿望。

2.交流:

除了乞巧节,你还了解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生交流,展示相关图片资料。

活动三:

我知道。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赛”快问快答:

以组为团队,队员轮流答题,答对得1分。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渠道,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

1.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通过句子的对比,找出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

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

了解诗人李白;

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1.学习本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

3.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一词多义”的词语;

2.学生查找相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板书:

语文园地一)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是在写什么的?

(写事物)仅仅是写事物吗?

是有没有其他内涵?

(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

二、交流平台

1.既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并且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交流平台】中第2.3位同学说的话,并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

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白鹭》一课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平凡之美的赞美和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抒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思考: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

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

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呢?

(梅花——不畏寒冷,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

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学习完【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修辞手法。

请同学们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齐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

①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用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作比较)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③这种通过比较来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修辞手法中叫做什么?

对比)

④请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掌握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大胆运用这些方法技巧,来给我们的文章增加亮点。

板书设计

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梅花、蜡烛等)

修辞手法对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知识点。

请同学们到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1.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

2.①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开辟是开创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发的意思)

②读第3、4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个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

3.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板书:

一词多义)

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

1.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

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

2.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

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

(眉目:

这个女孩眉目清秀。

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

(意识:

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

(算账、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1.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古诗吧。

(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

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

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

(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

①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②理解诗题。

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

诗题仅有10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

(再次齐读诗题)

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

①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

(故人)不错,还有呢?

(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扬州,所以在黄鹤楼与作者告别)

讨论:

三月前面的“烟花”一词,是什么意思?

(引导理解:

三月是什么季节?

这个季节的花有什么特点?

那么,这两句诗就交代了: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意思是说?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

送别时)的情景。

②齐读三、四句,这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

(孤帆、远影、碧空、长江),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看着朋友远去,心里空荡荡的)不错,还有没有同学有更深一层的发现?

(朋友乘船离开后,诗人还在那里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际,诗人还没有离开)

思考:

从这一细节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

诗人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

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诗人送别朋友后内心的孤独……)

结合我们的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解释?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送别后)的情景。

③再次齐读全诗。

通过朗读和理解,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④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

⑤试着背诵全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一个词就有多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体会和充分运用语言种不同的意义,短短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画面,所以,在以后学习语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