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5184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主任原创发言稿 3700字Word下载.docx

低年级常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开始如果歪着长,以后就直不了,开始是直着长,以后就会变成参天大树。

所以常规教育一直是我班级管理的重点。

一年下来,学生进步都很大,从刚入学的时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到现在学习、卫生、纪律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很多同学的思维比刚上二年级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方面:

说说期中检测(课件)

当家长拿到试卷的时候,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考到了好成绩,忧的是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其实这正是有关专家早就预料到的,新课程改使孩子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当你看到孩子的成绩时,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你为孩子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当然,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一味地看分数,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目标也是一样的。

不过,从这张试卷上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很多孩子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有待加强。

语文的问题集中在短文题上,学生升入二年级独立审题答卷本来就很难,再加上要回答问题,可谓是难上加难。

但是有些爱看书、学习认真、会动脑的

孩子都已经能够做到不扣分,可见孩子的识字量、理解能力都很好。

此外,我感觉咱们班上的孩子们在看图写话方面还需下工夫,这次看图写话,很多孩子没看清图意,都只说到阿姨把东西掉了。

其实,这幅图的中心应是赞扬小孩子捡到东西能及时归还给阿姨,并得到了警察叔叔的表扬。

写话刚刚起步,是教学重点,我会在课上会教给他们方法,加强指导、训练他们。

不过我只能教给他们方法,要提高孩子的写话能力,关键要注重阅读,光学习教材上的课文,远远不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所以希望家长们买些课外书让孩子多读读。

当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时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家长平时在家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或者有针对性地多做些写话练习。

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写话能力会有明显进步。

最近,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

“5+2=0”。

“5”指的是学生5天在校接受教育,“2”则指周末回家、走出校门接触社会。

“5+2=0”说的是学校对学生5天的正面教育被社会以及家庭对学生2天的“负面影响”抵消掉了。

因此,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在教育学生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第三方面希望家长们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搞好家庭教育,就要真正了解孩子,关心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然而,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但这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分之一,要教育好学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跟上。

现在,有一些家长都以自己忙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饭上学去了,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干什么,对孩子的学习和其它行为也不了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失职。

对孩子全面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家长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留意孩子的书包、笔记,经常与之谈心交流,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根据

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以帮助和指导,引导孩子健康发展,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二、进行励志教育,知识改变命运,跟孩子谈谈学好文化、学好知识意义,教育孩子要有上进心。

三、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苛求过度,更不能粗暴的斥责打骂。

三、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早饭必须要让孩子吃,不然孩子的身体吃不消,上午也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加强体育锻炼。

四、注重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教育。

五、加强安全方面教育。

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放学后不逗留,要径直回家,不接触陌生人,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横过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不要跑。

教育孩子注意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

低年级每天到校接送孩子的家长,接送时按规定的时间在指定地点接送。

第四方面、在学习方面及习惯养成方面具体建议

1、学习上要帮助孩子。

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家庭作业,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要做好学习辅导。

特别是星期天或长假期间内的作业,一定要督促孩子提前完成,千万不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

请家长们看看孩子的作业,小练习册或者大书中简单的题目我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有难度的稍做提示,作业当堂就改,错了的订正,总的说效果不错。

小字作业(写话),希望家长能严格要求孩子,写的不好要重写,(课堂作业写的不好的要到办公室练字)。

口头作业(预习课文生字词,朗读课文、复习课文),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的孩子能自觉去读、去背课文,但还是有很多孩子认为老师检查不到,根本没读。

这学期学校主抓了阅读工作,我们每周二也都会上阅读课,当然光凭一节课的时间就让学生读通顺弟子规可能有些难度,所以我最近把阅读任务留回家中,请家长帮忙辅导,在此先谢谢你们的配合。

(课件)首先坚持让孩子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

重视孩子对好词好句的积累。

建议您能和孩子一起读

并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

为孩子购买适合的课外书及一套工具书(成语词典、谚语词集、歇后语词集等)。

关于作业的事,我经常跟家长沟通,但家长说,孩子说做了,也就不去看。

老师要求家长要检查并签字的。

看都没看,这是不负责的。

有些家长总以自己忙找借口,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

孩子考得不理想就想起来找老师,问为什么没考好。

如果我严厉指责家长的不对,都是大人,是很尴尬的。

其实现代社会人人过着节奏紧张的生活。

同样作为家长,我们身有体会。

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希望,请家长们重视起来,我想大家每天抽出5-10分钟,还是可以的。

如在饭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情况,问一问最近的学习的内容,然后帮助他默写一下词语,背诵一下古诗,出上几道数学题,甚至和他们一起读读课外书籍。

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好处是多方面的。

2、让孩子尽量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多阅读课外书。

3、做孩子的榜样。

我们对孩子提什么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

比如,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回家至少看半小时的书,如果家长在一旁看电视却要孩子去看书,孩子肯定不服气。

我们不准孩子抽烟、喝酒,我们自己却抽烟喝酒,当然就没有说服力。

5、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每天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洗红领巾和袜子,自己梳头发,书包是不是干净,书包里面有没有整理得清清爽爽。

另外要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五方面、加强家校联系

1、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一切工作和生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对于小学生来说,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搞好学生在家在校的安全工作。

教育学生在家要听从父母的安排,不玩火,电,不接触危险品;

外出要征得家长的同意等。

2、严格管理时间,科学安排时间。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家长注意:

(1)对于孩子的到校时间,我们规定早上在7:

40前到教室上早读。

日生早20分钟来收拾班级,打扫卫生;

下午1:

40到校。

每一个学生都应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

(2)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睡觉时间不少于8小时,最好达到10小时。

晚上让孩子早睡觉,中午尽可能让孩子也能打个盹。

有些学生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盹,下午第一节打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请家长给予关注;

3、平时要主动多与学校、老师联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来校来电话均可,及时沟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工作。

徐子桥妈妈、李柏文妈妈做得很好,经常会打电话了解孩子在校表现,问问作业等,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第六方面、小的远景

学校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学校管理也在进一步规范化,我们的老师有信心改变目前状况,请家长们相信公刘小学的前途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最后,敬请各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也请各位家长会后能留下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便于我们改进工作。

我们将不胜感激。

祝我们家校合作愉快、顺利!

祝我们的孩子在校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谢谢!

(1)班家长会议程

一、播放音乐

二、领导广播讲话

三、班主任发言

四、数学老师发言(课件)

五、家长代表发言:

(课件)

席江桐、房佳杨、李柏文

六、家长交流

七、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