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514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总结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世界经济格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国际关系

的变化

雅尔塔体系瓦解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形势的主流。

近代科技

17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和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理性主义思想的萌发和滋长,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突出的建树。

现代科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学法指导

一、关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可从单元专题角度入手

本单元是世界史的最后一个时期,学习过程中注意从三个角度对整个世界史涉及本单元知识的专题进行归纳,加强对知识的梳理。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重大演变

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

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美苏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原因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而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历史

第一次贸易全球化(1500~1850年)是在16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其主要推动力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结果导致欧洲经济文明的全球性扩散。

第二次贸易全球化(1850~1945年)起始于19世纪中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

其主要动力是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主要特征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化。

第三次贸易全球化(1945~21世纪初)开始于二战后的欧洲的经济复苏。

其主要动力是以美国为龙头的科技革命,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和信息的全球化。

2.关于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可从历史阶段特征上把握

(1)兴起阶段:

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创立、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物学创立等,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2)综合化阶段:

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和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关系研究的飞跃。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等,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

(3)飞跃阶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学科。

考情总结

本单元知识近三年高考试题多有涉及,原因是这个时期的历史与今天联系异常紧密,成为以时政考查历史的一个切入点。

1.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但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材料题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2009年北京文综以材料题形式考查。

从高考命题看,近几年题型全,再现率极高。

2.从考查内容看,侧重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德国重新统一、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且试题比重有加大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在复习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世界历史上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解体概况;

美国在这些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2)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中国在20世纪初和中期的两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中国作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3.从考点分布看,2007年全国文综Ⅱ、江苏、广东、上海单科、四川、宁夏、山东文综等均涉及了本单元的内容。

2008年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成为命题的重点。

2008年海南单科以选择题、材料题的形式考查了当今世界区域集团组织,学生对此部分的内容应多加关注;

上海单科、广东单科、江苏单科涉及牛顿、爱因斯坦。

2009年江苏单科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全球化的影响,2009年四川文综考查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命题趋势

1.纵观本单元近几年高考试题,其命题特点是重点突出课本主干知识,注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大背景下考查本单元的内容。

2.2007年、2008年、2009年本单元的试题明显增多,且富有时代感、现实感,许多问题都与当今国际热点问题相关,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欧盟、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在以后的试题中跨学科、跨章节综合考查的可能性增加。

因此,学生在备考中应加强对本单元的重视程度。

3.本单元往往与政治学科联系较紧,常常以时政材料为切入点,建议学生在备考时多积累一些时政知识,将历史知识与相联系学科有机结合。

4.热点链接:

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看我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

思考 4.读下图,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可从积极和消极角度考虑。

资料卡片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尽管各国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密切,但它们之间的经济实力相差很大。

同时,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各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它们原有的面貌,但不同民族的各自特点包括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价值冲突。

从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下面就这几个方面作一简单分析。

第一,经济价值的冲突。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扩张,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又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而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拓展新的市场,利用当地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了自身面临的生产相对过剩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虽然存在着这种互利互补的一面,但也存在着经济利益尖锐冲突的一面。

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收益不均现象十分严重。

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富国和穷国的人均收入比例,从1960年的30:

1,到1990年发展为60:

1,现在更扩大到80:

1。

发达国家经常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以保证自己的最大利益。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或危险的废物,把发展中国家变成自己的“垃圾场”。

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世界上绝大部分污染是发达国家造成的,20多个发达国家生产了占世界95%的有毒垃圾。

这些“污染转移”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竞争。

民族利益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联系在一起,而世界的资源和空间有限,这势必引起民族利益的冲突。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弱小或落后的民族在其经济发展中必然要受到严峻的挑战。

幻想经济全球化会带来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放弃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毁灭性的灾难。

若不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竞争能力,就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再度落伍。

第二,政治价值冲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利益冲突决定了政治利益的冲突。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资本的扩张导致政治的扩张。

少数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大限度地拓展世界市场、攫取别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必然要在国际舞台上充当霸主。

由少数经济和政治大国挑起、操纵或发起的名为捍卫“人权”或“道义”的国际争端、侵略战争闹得全球不得安宁。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本国或民族利益,对霸权主义发出了“不”的抗议。

其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原则产生了冲击。

高科技手段、市场经济和资本扩展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超越了民族相互隔离的界限、个性、差异,增强了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

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受到挑战,跨国活动和跨国主体的急剧增加,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和领土范畴。

一些西方学者鼓吹“国家主权过时论”,为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提供辩护。

事实证明,如果不尊重别国主权或不注意保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就会给别国或本国利益带来危害。

第三,文化价值冲突。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广泛而迅速地传播提供了载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但是,经济全球化不可能造成全球文化的“同化”,事实上,在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差异性乃至对立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比以前更加明显或突出。

文化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冲突上。

西方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在人权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反对。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政治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文化侵略,从而促进并强化了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因此,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就越能走向世界。

民族隔阂的消除,不仅不会削弱文化的民族性,反而会大大加强全人类文化的“差异性”,使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鉴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作用的两重性和现实中的种种价值冲突,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利用外来的资金、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发展我们的经济,增强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管避免和减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因素,努力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三、在新旧世界格局转换之中,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新旧格局转换之际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

1.机遇

(1)国际政治环境:

世界形势走向缓和,亚太地区局势相对稳定,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

(2)国际政治地位:

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增强了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

①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解决世界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第三世界保持密切关系,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④苏东剧变后,作为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着更加健康方向发展的主干力量。

(3)国际经济环境:

多极化经济结构和国际间的竞争,使中国的对外经济有回旋余地。

2.挑战

(1)政治:

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西方大国强权政治与“和平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