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4403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事业单位考试《卫生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答案】C

【解析】肺弹性阻力来源于肺的弹性成分和肺泡表面张力,肺的弹性成分包括自身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

等,当肺被扩张时,这些纤维被牵拉而倾向于回缩。

肺扩张越大,其牵拉作用越强,肺的回缩力与弹性阻力

便越大。

肺的表面张力源于肺泡内表面的液-气界面。

肺泡内表面有一薄层液体,肺泡内则充满气体,由此构

成肺泡内表面的液-气界面。

由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远大于液体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体表面有尽可

能缩小

4、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

A、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B、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D、增加前列腺素代谢

【解析】茶碱是水解cAMP的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磷酸二酯酶被抑制后,cAMP含量增多。

目前认为

cAMP可能是作用中枢终末环节的发热介质,所以茶碱能增强发热反应。

故选B。

5、与摄水有关的中枢位于()。

A、下丘脑外侧区

B、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C、基底神经节

D、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

【答案】A

【解析】下丘脑控制摄水的中枢与摄食中枢极为接近,位于下丘脑外侧区;

丘脑的第三类核群,是靠近中线

的所谓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属于非特异投射系统。

6、关于胸膜腔负压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B、有利于静脉回流

C、维持正常肺通气

D、胸膜腔负压消失可导致肺塌陷

【解析】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1)不仅能扩张肺,使肺能随胸廓的张缩而张缩,使肺通气成为可能;

(2)加大胸腔内腔静脉和胸导管的跨壁压,使之扩张,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胸膜腔负压而对中心

静脉压的影响不大。

故选A。

7、男68岁,高热3天伴咳嗽胸痛,多量黄绿色脓性痰,白细胞总数20×

109/L,X线示右下肺实变,其间

有不规则透亮区,叶间隙下坠,伴少量胸腔积液,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肺曲菌病

B、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

C、肺结核(干酪性肺炎)

D、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解析】该病例特点为急性发病,大量黄绿色脓性痰,白细胞增高,X线示右下肺实变,其间有不规则透亮

区,伴叶间隙下坠,综上所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为最可能之诊断。

肺炎球菌性肺炎发病急。

白细胞增

高,但早期痰少,多呈带血或铁锈色.X线早期只见肺纹理增

8、精子产生于()。

A、睾丸

B、前列腺

C、精囊腺

D、尿道球腺

【解析】精子在睾丸中产生,并悬浮于精浆中,精浆起到保驾精子的作用。

9、心律失常的诊断,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

A、心脏听诊

B、心电图

C、心向量图

D、心音图

【解析】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

10、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在土壤中最长可存活()。

A、数月

B、十余年

C、数年

D、数日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数十年,是把破伤风梭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抵抗力混淆了。

破伤风梭菌是有芽胞的大

杆菌,芽胞通常经75~80℃10min仍保持活力,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则可存活数年。

11、寄生虫感染时滴度明显升高的是()。

A、IgA

B、IgE

C、IgM

D、IgG

【解析】IgE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血清农地极低,可能与抗体寄生虫免疫有关,因此寄生虫感染时滴

度明显增高。

12、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结果应为()。

A、红晕直径≥20mm

B、硬结直径≥12mm

C、红晕直径≥15mm

D、硬结直径≥20mm

【解析】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

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1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点是()。

A、有脂多糖

B、较坚韧

C、有磷壁酸

D、肽聚糖含量多

【解析】外膜由脂蛋白、脂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构成,为革兰阴性菌胞壁特有的主要结构。

14、人类反射包括()。

A、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

B、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解析】人类的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5、下列选项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结肠多发性息肉

B、结核球

C、纤维囊性乳腺病

D、黏膜白斑

【解析】所谓癌前病变,就是有些病变本身不是癌,可是在它的基础上容易生癌。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

斑、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糜烂、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结肠、直肠的息肉状腺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

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肝硬化。

16、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

A、形成浆细胞

B、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及组织碎片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释放氧自由基

【解析】炎区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甚至整个细胞。

17、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环,氧化酶阳性,可能

为下列哪种细菌()。

A、大肠埃希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

环,氧化酶阳性。

18、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鉴别依据是()。

A、痰菌检查

B、有无咯血

C、有无发热

D、支气管造影

【解析】肺结核痰菌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是其确诊的特异性方法。

支气管造影能确诊,并可明确支气管扩

张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病变的严重程度。

19、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鉴别依据是()。

20、各种形态的线粒体在透视电镜下观察都是由()所组成。

A、一层单位膜

B、两层单位膜

C、三层单位膜

D、以上都不是

【解析】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

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线粒体外膜、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四

个功能区。

线粒体外膜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单位膜。

线粒体膜间隙是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

空隙,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

线粒体内膜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单位膜。

线粒体基质

是线粒体中由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内部空间,其中含有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生化反应

的酶等众多蛋白质。

21、传染源指()。

A、体内有病原体繁殖

B、病原体能排出体外

C、病原体入侵人体

D、病原体不被清除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过程包括3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

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我们把病原体能排出体外作为

判断传染源的标志。

22、下列物质代谢调节方式中,属于快速调节的是()。

A、产物对酶合成的阻遏作用

B、酶蛋白的诱导作用

C、酶蛋白的降解作用

D、酶的别构调节

【解析】酶的调节分为快速的活性调节和缓慢的含量调节。

快速调节是通过别构效应和化学修饰改变酶的活

性来进行调节,作用较快。

缓慢调节是通过调节酶蛋白的合成或降解以改变酶的含量来调节酶促反应的速

率,往往起效较慢。

对酶蛋白合成的调节实质上就是对酶的基因进行表达调控,能促进基因转录合成蛋白的

属于诱导作用;

能抑制基因表达的属于阻遏作用。

故选D。

23、腹腔穿刺的部位有()。

A、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D、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点

【答案】AD

【解析】腹腔穿刺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

要器官,穿刺较安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处

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

(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

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故选AD。

24、除了先天素质外,()等因素也会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A、孕期及婴幼儿时间的营养状况

B、教育与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个人勤奋与努力

【答案】ABCD

【解析】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遗传和先天素质,也包

括后天因素。

主要有遗传与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因素)、孕期及婴幼儿时间的营养状况、教育与教

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勤奋与努力等五大方面。

故选ABCD。

25、临终患者处于()时往往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A、否认期

B、协议期

C、抑郁期

D、接受期

【解析】临终患者处于协议期时,意识到愤怒怨恨于事无补只能加速病程时,开始接受和逐步适应痛苦的现

实。

求生的欲望会促使其与疾病抗争,此时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希望通过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救助,

疾病能够得到控制和好转,期望医学奇迹的出现。

26、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嗽的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A、氧氟沙星

B、溴已新

C、氨溴索

D、可待因

【解析】老年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宜使用镇咳药,否则容易导致痰液集聚在呼

吸道,引起继发性感染。

可待因属于镇咳药,不能使用。

27、关于细粒棘球蚴病,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

B、是棘球蚴(包虫)病的其中一种

C、主要流行于牧区和半牧区

D、人因摄入棘球绦虫的幼虫而感染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是棘球蚴(包虫)病的其中一种”,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包括细粒棘球蚴

病及泡型棘球蚴病等。

应复习棘球蚴病的概念;

②选答“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本病虽然多在青壮年发

病’但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

应复习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史。

要点:

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

感染引起的疾病,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