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14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docx

三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

第三节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

时间:

2013-03-19   来自:

会计网   编辑:

晓玲

导读: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投资项目财务效益大小和评价投入产出关系是否合理,以及评价其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所依据的一系列量化指标的统称。

第三节    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

本节在介绍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定义的基础上,分别讨论计算这些指标必须考虑的因素、项目现金流量的测算和确定相关折算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主要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并介绍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价的技巧。

一、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投资项目财务效益大小和评价投入产出关系是否合理,以及评价其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所依据的一系列量化指标的统称。

由于这些指标不仅可以用于评价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而且还可以与不同的决策方法相结合,作为多方案比较与选择决策的量化标准与尺度,因此在实践中又称为财务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简称评价指标。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很多,本书主要介绍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和内部收益率五个指标。

上述评价指标可以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1) 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前者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简称为静态指标,包括:

总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后者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

(2) 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标两大类。

上述指标中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 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

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总投资收益率为辅助指标。

从总体看,计算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财务可行性要素、项目计算期的构成、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

其中,前两项因素是计算任何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都需要考虑的因素,可以通过测算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来集中反映;时间价值则是计算动态指标应当考虑的因素,投资风险既可以通过调整项目净现金流量来反映,也可以通过修改折现率指标来反映。

因此本节先介绍测算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技巧,然后结合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讨论如何确定折现率。

二、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

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记作 )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建设项目每年现金流入量(记作 )与每年现金流出量(记作 )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其理论计算公式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 = 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  

上式中,现金流入量(又称现金流入)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现金存量增加的变动量,现金流出量(又称现金流出)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够使现金存量减少的变动量。

建设项目现金流入量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等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

建设项目现金流出量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维持运营投资、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

显然,净现金流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无论是在运营期内还是在建设期内都存在净现金流量的范畴;第二,由于项目计算期不同阶段上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发生的可能性不同,使得各阶段上的净现金流量在数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建设期内的净现金流量一般小于或等于零;在运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则多为正值。

净现金流量又包括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和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两种形式。

前者不受筹资方案和所得税政策变化的影响,是全面反映投资项目方案本身财务获利能力的基础数据。

计算时,现金流出量的内容中不考虑调整所得税因素;后者则将所得税视为现金流出,可用于评价在考虑所得税因素时项目投资对企业价值所作的贡献。

可以在税前净现金流量的基础上,直接扣除调整所得税求得。

(一) 确定建设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确定一般建设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可分别采用列表法和简化法两种方法。

列表法是指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确定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方法,又称一般方法,这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方法;简化法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直接利用公式来确定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方法,又称特殊方法或公式法。

1. 列表法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的现金流量表,是用于全面反映某投资项目在其未来项目计算期内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具体构成内容,以及净现金流量水平的分析报表。

它与财务会计使用的现金流量表在具体用途、反映对象、时间特征、表格结构和信息属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使用的现金流量表包括“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和“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等不同形式。

本章主要介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要根据项目计算期内每年预计发生的具体现金流入量要素与同年现金流出量要素逐年编制。

同时还要具体详细列示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并要求根据所得税前后的净现金流量分别计算两套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可行性评价指标。

与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相比,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入项目没有变化,但现金流出项目不同,其具体内容包括:

项目资本金投资、借款本金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和维持运营投资等。

此外,该表只计算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并据此计算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指标。

【例4-16】 B企业拟建生产线项目的建设投资估算额及投入时间如例4-2所示,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额及投入时间如例4-10所示,各年经营成本的估算额如例4-11所示,各年调整所得税的估算额如例4-13所示,各年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估算额如例4-12所示,回收额的估算额如例4-15 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如表4-1 所示。

2. 简化法

除更新改造项目外,新建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净现金流量可直接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 = -该年原始投资额 = - 

上式中, 为第t年原始投资额;s为建设期年数。

由上式可见,当建设期s不为零时,建设期净现金流量的数量特征取决于其投资方式是分次投入还是一次投入。

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 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

-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流动资金投资

=  

上式中, 为第t年的息税前利润; 为第t年的折旧费; 为第t年的摊销费; 为第t年的回收额; 为第t年维持运营投资; 为第t年流动资金投资。

【例4-17】 B企业拟建生产线项目的建设投资估算额及投入时间如例4-2所示,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额及投入时间如例4-10所示,各年折旧额和摊销额如例4-11所示,各年息税前利润如例4-13所示,回收额的估算额如例4-15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按简化法估算的该项目投资各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如下:

建设期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 -100万元;  = -300万元;  = -(68+15) = -83(万元)

运营期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 74.62+20+(5+3)+0-0-5 = 97.62(万元)

  = 72.62+20+(5+0)+0-0-0 = 97.62(万元)

  = 136.43+20+(0+0)+0-0-0 = 156.43(万元)

  = 136.43+20+(0+0)+60-0-0 = 216.43(万元)

通过比较本例和例4-16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简化法与列表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对新建项目而言,所得税因素不会影响建设期的净现金流量,只会影响运营期的净现金流量。

运营期的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

=  

上式中, 为第t年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T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例4-18】 B企业各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如例4-16所示,各年息税前利润如例4-13所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例4-13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并假定本例中财务费用(利息)为0,按简化法估算该项目运营期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如下:

  = 97.62-74.62×25% ≈ 78.96(万元)

  = 97.62-72.62×25% ≈ 79.46(万元)

  = 156.43-136.43×25% ≈ 122.32(万元)

  = 216.43-136.43×25% ≈ 182.32(万元)

 

(二)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确定方法

如果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中,只涉及到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而不涉及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或流动资产投资,甚至连预备费也可以不予考虑,则该项目就属于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从这类项目所得税前现金流量的内容看,仅涉及到建设期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终结点发生的固定资产余值,在运营期发生的因使用该固定资产而增加的营业收入、增加(或节约)的经营成本、增加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这些因素集中会表现为运营期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和折旧的变动。

因此,估算该类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可直接应用以下公式:

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 = - 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运营期净现金流量: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 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

【例4-19】 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需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全部资金1 100万元均为自有资金,建设期为一年。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期末有100万元净残值,按直线法折旧。

预计投产后每年可使企业新增100万元息税前利润。

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上述资料,估算该项目各项指标如下:

项目计算期 = 1+10 = 11(年)

固定资产原值为1 100万元

投产后第1~10每年的折旧额 =   = 100(万元)

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 -1 100万元

  = 0万元

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 100+100+0 = 200(万元)

  = 100+1000+100 = 300(万元)

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 200-100×25% = 175(万元)

  = 300-100×25% = 275(万元)

三、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征

(一) 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记作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记作 )”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 公式法

公式法又称为简化方法。

如果某一项目运营期内前若干年(假定为s+1~s+m年,共m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建设期发生的原始投资合计,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求出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 ) =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 =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  +s

上式中, 为建设期第t年发生的原始投资。

如果全部流动资金投资均不发生在建设期内,则上式分子应调整为建设投资合计。

【例4-20】 某投资项目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如下:

 为-100万元, 为0万元,

 为200万元, 为3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静态回收期如下:

建设期s = 1年,投产后2~10年净现金流量相等,m = 9年

运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