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305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docx

届《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阶段评估检测(五)

(第八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B.在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

C.组织液可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选D。

血浆与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正确;糖原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一般不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在人体内环境中,组织液的去路有两条,一条是渗回血浆,另一条是渗入淋巴,C正确;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仅血浆成分稳定,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D错误。

【加固训练】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

B.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A正确;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能导致呆小症,C正确;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使免疫系统处于弱应答或无应答状态

B.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发生于再次接触过敏原时

C.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HIV数量持续增加

D.扁桃体、淋巴、胸腺、脾、骨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解析】选A。

环孢霉素A等药物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A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HIV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淋巴结才是免疫器官,而不是淋巴,D错误。

3.有关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解析】选A。

由于运动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强,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不在大脑皮层,B错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血浆的pH并不会显著降低,C错误;剧烈运动需要消耗葡萄糖,但是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4.(2018·唐山模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为垂体分泌的多肽,是用于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常用药。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CTH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B.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过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

D.治疗婴儿痉挛症时,ACTH可以采用注射或口服的方法

【解析】选D。

ACTH为垂体分泌的多肽,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正确;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根据反馈调节,过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C正确;ACTH为多肽,治疗时需采用注射的方法,口服会因为水解而失效,D错误。

5.(2018·武汉模拟)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均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选D。

c组和d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本实验没有用到c组和d组尖端,故A错误;a′组和b′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故B错误;实验过程未用到c组和d组尖端,故C错误;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导致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D正确。

6.(2018·哈尔滨模拟)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B.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液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C.抗体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麻风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细胞分裂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解析】选A。

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产生电位变化,即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液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错误;抗体不能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C错误;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7.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解析】选D。

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正确;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降低,所以从图中结果可知,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B正确;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缓冲液组的曲线较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错误。

8.(2018·泰安模拟)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565

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

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

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

【解析】选D。

“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其中肾上腺属于效应器,A正确;“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B正确;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通过增强细胞呼吸释放更多热量,C正确;题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分别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D错误。

9.(2018·包头模拟)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还可诱发人体产生不正常的体液免疫。

依据上述信息,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人体呼吸道表面黏液对PM2.5的附着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的作用

B.诱发机体产生不正常免疫的颗粒物是蛋白质或多糖分子

C.PM2.5诱发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过程,需要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的参与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PM2.5不可能进入细胞内,只能进入内环境

【解析】选A。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呼吸道表面黏液对PM2.5的附着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的作用;PM2.5主要是燃煤、地面扬尘等形成的,并不是蛋白质或多糖分子;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PM2.5可通过肺部进入血液,故其肯定能进入肺泡壁细胞及血管壁细胞。

10.(2018·湘潭模拟)如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2、3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B.细胞1、4、5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C.细胞2、4的高尔基体特别发达

D.物质a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解析】选B。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1~5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A正确;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能分泌抗体,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物质a是抗体,具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11.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566(  )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解析】选C。

ab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引起的,而ef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导致的,A错误。

bc段血糖浓度偏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de段血糖浓度偏低,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B错误。

fg段血糖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正确。

肌糖原不能直接水解产生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来补充血糖,D错误。

12.如图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567

A.细胞①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B.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细胞④可增殖分化为细胞⑤

C.物质B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D.图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②③④

【解析】选C。

分析图示可知,细胞①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

细胞④是记忆细胞,细胞⑤是浆细胞,再次受到α-银环蛇毒刺激,记忆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B正确。

物质B为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发挥作用,C错误。

细胞②是T细胞,细胞③是B细胞,其中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又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1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跳水运动员做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B.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

C.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

D.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解析】选B。

跳水运动员做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A错误;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如下丘脑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C错误;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能成为抗原,如癌变的细胞等,D错误。

14.下面是测量神经纤维上电位的变化装置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世纪金榜导学号14120568

A.图甲装置或图丙装置均能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B.给予图甲和图丙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发生偏转的方向和次数相同

C.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的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

D.给予图丁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未产生兴奋

【解析】选C。

图甲或图丙装置测量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图甲指针先偏左再偏右,图丙指针先偏右再偏左,图甲与图丙中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的方向不同;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电位表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