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1821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螺杆桩复合地基监理实施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卵石(Q4al+pl):

浅灰色为主,稍湿~饱和,主要由卵石和砂土组成,局部夹有砂层透镜体,卵石主要成分为玄武岩、花岗岩、局部为灰岩、石英砂岩,充填粗粒砂土,结构中密~密实状。

卵石直径1~30cm,含量50~70%,目前钻探揭露厚度5.50(ZY66)~36.65m(ZY33),分布在粉土层之下。

经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三)设计要求

1、设计单位:

本工程车库、商业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由重庆博建设计院设计,4#、5#、6#、7#楼基础为复合地基,复合地基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所完成设计。

复合地基图纸由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图纸审核。

2、设计简介

4#、6#、7#楼选用直径500mm旋转挤压灌注桩,桩间距1550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00KPa(4#、6#楼)、625KPa(7#楼)。

5#楼选用直径500mm旋转挤压灌注桩,桩间距1500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350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750KPa。

3、旋转挤压灌注桩设计要求

a、工程开工前进行试验桩施工,对试验桩进行承载力检测,核实是否达到设计单桩承载力要求。

试验桩预计进入卵石层3.5m。

b、采用C35泵送水下砼,各栋楼桩基础主要技术参数:

4#、5#、6#、7#楼为复合地基,采用旋转挤压灌注桩为增强体,桩直径500mm,桩顶标高186.35m(4#、6#、7#楼)、184.7m(5#楼),设计暂定桩长13m,以桩端进入卵石层3.5m为控制指标,桩顶超灌高度700mm。

c、本工程施工桩顶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700mm。

d、应抽取不少于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e、单桩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载荷试验,试验数量暂定为每栋楼主楼直径500mm桩两条。

f、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每栋楼为3组,载荷板下垫层,同桩顶垫层,垫层宽度为承荷板直径的3倍。

g、桩基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二、监理依据及相关的规范、规程

一)、监理依据

1、专家论证会议纪要;

2、设计施工图纸;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

5、施工合同。

二)执行的相关规范、规程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1997年局部修订);

8.《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9《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4、《螺杆桩技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LG2-2010C)

三、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一)、施工技术准备

A、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

(2)熟悉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时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图纸交底;

(3)收集现场的测量基础资料,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场地轴网等控制点的引测,做好保护工作并及时组织复核;

(4)了解场地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及埋置深度,影响桩基施工时要督促施工方及时清理;

(5)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技术资料格式对施工方统一交底;

(6)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机械配备是否合理等。

(7)对轴网复杂的项目,组织进行桩位翻样,对桩的定位、测量放样坐标化、数字化并整理成册;

同时,结合地质勘探资料中勘探点的坐标,将勘探点反映到桩位图中,并根据勘探点揭示的持力层界面标高,圈出场地范围内持力层初步的等高线情况,这样,各部位桩应该达到的深度一目了然,具有对比性、指导性。

B、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a、本项目旋转挤压灌注桩采用C35水下细石混凝土进行施工,由业主组织供应。

考虑到施工工艺特殊性,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

①.初凝时间不低于8小时;

②.粗骨料粒径5~15mm;

③.塌落度:

200±

20mm;

④.良好的和易性。

b、螺杆桩机工作时,用电量较大在200KW左右,而且电流较高,线路距离在50米范围内。

C.技术管理

(1)螺杆桩桩复合地基工程是地下隐蔽工程,具有工序多、工艺复杂等特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设计,采用的施工工艺均可能不同。

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①、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②、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③、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水、供电条件等;

④、适应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较少设备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

⑤、能较好的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辅助设备和工机具的选型配套。

(2)督促施工方对桩进行合理编号,并统一发放各有关单位。

(3)对复杂工程,要求施工方提出测量方案,提出控制措施和要求,并进行核对、统一。

(4)要求施工方对场内钻机进行编号,组织对各钻机的钻具、钻杆尺寸进行测量,并统一登记造册;

对使用的混凝土初灌料斗,其容量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否则督促进行更换、加大等。

3.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

进场的钢材、水泥材料必须提供质报书,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炉号的材料要进行批量检验,有关的水泥安定性检验,砂石含泥量检验,石料强度检验,混凝土配合比及试块试验等必须有专职人员操作完成。

监理工程师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根据规范要求安排监理人员做好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并做好登记明细单;

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1)水泥:

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一般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到商砼厂后应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

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水下混凝土;

(2)粗骨料:

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碎石粒径宜用15~25mm,卵石不宜大于50mm、碎石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2%,无垃圾及杂物;

不宜选用灰岩碎石;

(3)细骨料:

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

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

(4)外加剂:

外加剂的选用要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外加剂选用6~8%的膨胀防渗剂。

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监理人员必须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

(5)拌合用水:

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

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

(6)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到达现场,分批分规格检查验收并随机抽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见证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4.检查施工方的施工准备情况

(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泥浆循环系统、施工设施放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

(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和钻机负责的有关人员手中;

(3)调试准备:

在工程桩正式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整体设备试运转,同一种成孔机械、同一设计方案、同一地质条件试成孔数量不应少于二个,试成孔必须邀请勘探、设计单位代表到场。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

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

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