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0915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案第一章 循环语句WordWord下载.docx

end

②while循环语句.

while 表达式

1.下面程序最后输出的结果为(  )

A.17        B.21

C.27D.37

答案:

B

2.如图循环语句中,循环终止时,n等于(  )

A.6B.7

C.8D.9

C

3.执行语句“for n=1:

50”时.

(1)变量n的第1个值为________.

(2)变量n的第2个值为________.

(3)变量n的最后一个值为________.

解析:

“for n=1:

50”的意思是n的初值为1;

步长为1,终值为50.因此变量n的第1个值为1,第2个值为2,最后1个值为50.

(1)1 

(2)2 (3)50

for循环及其应用

[典例] 设计一个计算1++++…+的算法程序框图,并设计程序.

[解] 程序框图如下:

程序如下:

1.利用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三个关键点

(1)确定变量的初值,即进行初始化操作.

(2)确定循环的次数,步长以及终值.

(3)确定循环体的内容.

2.利用for语句编写程序的注意点

(1)循环体要正确,尤其要注意循环体中的变量是否齐全.

(2)循环条件要正确,条件与初始值要对应.

(3)程序语句的格式要正确,循环结束时要有end.  

[活学活用]

1.下面的程序运行后第3个输出的数是________.

第一次输出的数是x=+=1,

第二次输出的数是x=1+=,

第三次输出的数是x=1++=2.

2

2.以下程序是计算1×

…×

101的值的一个算法,其中①和②处应分别填写________和________.

循环变量i的初值为1,终值为101,步长为2,循环体为S=S*i,故①处应填2:

101,②处应填“S*i”.

2:

101 S*i

while循环及应用

[典例] 画出求满足1+2+3+…+n>

2016的最小的自然数n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为:

利用while语句的三个关注点

(1)在用while语句解决相关问题时,要熟练掌握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后面的end一定不要忘记.在运行语句的时候,一定要先判断表达式是否成立,再执行循环体.

(2)while语句可以不知循环次数,但需要知道循环终止的条件.条件为真时执行循环,条件为假时终止循环,防止表达式相反出现错误.

(3)用while语句解决循环次数不确定的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控制运算次数的变量,然后确定变量与运算次数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将运算次数当作一个确定的量,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循环次数确定的问题来解决.

1.执行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运行程序如下:

S=0,i=1,i≤4;

S=1,i=2,i≤4;

S=3,i=3,i≤4;

S=7,i=4,i≤4;

S=15,i=5,i>

4.

结束循环,输出S=15.

15

2.写出计算+++…+的值的程序.

解:

循环语句的综合应用

[典例] 给出以下10个数:

4,10,70,33,95,74,29,17,60,40.要求将其中大于40的数找出来,画出求解该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 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for循环语句:

while循环语句:

循环语句的实际应用的解题策略

(1)分析循环特征:

仔细分析题意,建立适当模型,明确题目中需要反复执行的步骤,以确定循环体.

(2)设置变量初值:

一般累乘变量初始值为1,累加变量初始值为0,计数变量根据题意设置.

(3)确定终止条件:

根据选择语句的不同确定循环终止条件,有时for语句和while语句可以互化. 

高一

(1)班共有50人,市青少年保护中心抽样检测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要求学号能被3整除的同学参加体检,已知学号是从1到50号,请编写输出参加体检的同学的学号的一个程序.

法一:

运用for循环语句.

法二:

运用while循环语句.

[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

1.下列程序输出的结果s是(  )

A.17           B.19

C.21D.23

选A 每次进入循环体时的i值依次为15,13,11,9.最后一次执行循环体为i=9>

8,i=7,s=17.

2.下面的程序循环次数为(  )

A.2B.3

C.4D.5

选B 每次执行循环体时的i值依次为1,2,5,一共执行了3次循环.

3.执行下面的程序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运行程序,得

n=5,S=0,满足S<

14,∴S=0+5=5,n=4;

满足S<

14,∴S=5+4=9,n=3;

14,∴S=9+3=12,n=2;

14,∴S=12+2=14,n=1;

不满足S<

14,

结束,故n=1.

1

4.已知程序如下,则该程序的算法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到并输出1至100(不包括100)之间的所有偶数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

1.下面的程序运行的结果n是(  )

A.0B.3

C.4D.29

选C 循环体的执行次数为4次,所以n=4.

2.下列问题可以用循环语句设计程序的有(  )

①求1+3+32+…+39的和;

②比较a,b两个数的大小;

③对于分段函数,要求输入自变量,输出函数值;

④求平方值小于100的最大自然数.

A.0个B.1个

C.2个D.3个

选C ①④可以用循环语句设计程序;

②③要用条件语句设计程序.

3.如果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中while后面的表达式应为(  )

A.i>

11B.i>

=11

C.i<

=11D.i<

11

选B 132=12×

11,循环体执行了2次,所以表达式为i≥11,即i>

=11.

4.程序如下:

以上程序用来(  )

A.计算3×

10的值

B.计算355的值

C.计算310的值

D.计算1×

选B i=1时,S=31×

1=31;

i=2时,S=32×

3=31+2;

i=3时,S=33×

31+2=31+2+3;

i=4时,S=34×

31+2+3=31+2+3+4;

i=10时,S=310×

31+2+3+…+9=31+2+3+…+10=355.

5.已知有下面的程序,如果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360,则横线上的“条件”为__________.

由360=6×

3,知S中的数乘到3时循环结束,此时i=2,但i=3时,循环继续,故条件为“i>

=3(或i>

2)”.

i>

2)

6.下面程序的结果是________.

每次执行循环体时的i值依次为2,5,8,11,14,17.代入循环式中依次计算,s=2+5+8+11+14+17=57.

57

7.下面程序表示的算法是________.

由题意可知符合循环的条件是S<

5000,即只要S<

5000就执行S=S*n.因此表示的应是1×

n≥5000的最小的n值.

求1×

n≥5000的n的最小值

8.小明第一天背一个单词,第二天背两个单词,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背一个单词,问:

他前十天共背了多少个单词?

(写出Scilab程序)

9.猴子第1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一半,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2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只剩下一个桃子,设计第1天共摘多少个桃子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