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0324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率定价的核心管理职能应该落实到银行的财务管理部门(尤其是当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起来的时候,应该落实到管理会计部门)。

因为只有这个部门才能从全面成本管理的角度来控制银行各类成本,包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资本成本、风险成本等等,并能够在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成本管理方法来完成成本的核算、转移和分摊;

也只有这个部门担负着从整体上对银行盈利能力负责的管理职能,它有责任依据银行最高决策层的要求来设定业务的盈利目标和资本的回报要求,并监督其贯彻落实。

  但同时,利率定价机制还涉及多个经营管理环节,笔者认为,每个环节都应该由相应的专业管理部门提供专业的支持。

比如,全行利率政策的确定,就需要资产负债管理部门结合全行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实际情况,向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并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最终决定,从而形成在全行有效、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利率政策体系;

预期损失和风险成本的计算,就需要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按照银行的风险政策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在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有关客户风险和债务风险的基础参数,并不断调整优化;

等等。

在明确管理职责的基础上,银行整体利率定价机制的组织架构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关于利率定价方法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其价格政策决策有其极为特殊的地方。

一方面,它要满足特定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它还要适应银行业高风险的行业特征的需要。

同时,银行业不像实体企业那样生产有形的实体产品,它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

这决定了银行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成本具有无形性、间接性的特点,而产品的收入则具有长期性和风险性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西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方法也走过了一条较为漫长的道路。

从最优惠利率法、市场基准利率法到风险调整利率法,从单业务定价到关系定价,其发展的核心脉络是遵循提高银行风险回报率这一根本要求。

而伴随着巴塞尔银行资本协议的形成和发展,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基础的现代利率定价思想逐步成为银行利率定价方法体系的核心。

我们知道,作为企业的银行,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要获取超过平均资本回报要求的价值增长,这可以用下述简化的EVA计算公式表示:

  EVA=P-R*(K)

(1)

  其中,EVA表示银行增长的经济价值,P表示实现的利润,R表示耗用的资本,K表示资本成本。

  在利率定价的时候,将上述公式逆向调整,就可以得到业务或者产品的最低收入要求,即:

  I=C+R*(K-r)

(2)

  其中,I表示业务实现的最低收入,C表示各项成本,r表示资本的无风险回报,R、K的涵义同公式

(1)。

  公式

(2)便是现代商业银行基于风险回报要求基础上,确定利率定价的最核心的理论公式。

它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结合实际情况,以贷款利率定价为例,我们可以将上述公式

(2)展开得到一般的利率定价模型如下:

  LR=FC+OC+EL+CC+(RR+/-CF)(3)

  其中,LR是需要事先确定的贷款利率。

  上式中,资金成本率(FC)即为贷款资金的成本,考虑适应未来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应该以市场为基础进行构建。

比如,一种思路是可以采用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作为全行资金成本基准价格,在此基础上考虑银行市场融资的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调整得到各行不同期限的资金成本。

另一种思路,是在资金完全集中管理的假定基础上,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调整流动性价差和信用价差得到。

  运行及操作成本率(OC)是贷款业务相关的运营和操作成本。

其计算思路一种是借助现成的成本计算和分摊系统,参考已经积累的成本数据计算调整得到;

另一种思路是假设没有现成的成本计算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类似ABC(作业成本法)的方法,按照贷款主要价值链流程(如营销推广、目标客户服务、贷款前期调查、审贷、贷款发放、账务处理、贷后服务及管理)进行成本测算后得到。

  预期损失率(EL)是贷款当期费用化的风险成本。

可以以BASELII的内部评级法为基础,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EL=PD*LGD*EAD

  其中PD是违约概率,LGD是违约损失率,EAD是风险暴露。

这些参数的确定和取得需要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提供专门的支持。

在初期没有数据积累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外部参数以专家模型法进行确定。

  经济资本成本率(CC)是贷款业务耗用的经济资本的最低回报率,它是业务耗用的经济资本与资本成本的乘积。

其中经济资本的计算思路,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根据BASELII的标准法计算,即采用监管资本代替经济资本;

另一种思路是根据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内在的数学关系,采用违约率模型直接计算得到。

而关于经济资本成本的计算,既可以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也可以参考银行内部的决策确定。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计算经济资本成本率的时候,要调整权益资本的无风险收益。

  此外,预期利润率(RR)和竞争性浮动(CF)是一个附加的选择项,由银行既定的盈利目标、业务发展策略以及客户的综合贡献和客户关系目标等实际情况调整确定。

  以上述模型(公式(3))为基础,结合客户类型的不同(如大客户、中小客户)、贷款类型的不同(如公司贷款、个人贷款)、业务类型不同(如存款、贷款),都可以确定不同的参数,从而给出不同的利率标准。

由于此利率标准综合考虑了利率的成本覆盖和盈利目标,以此为基础进行客户利率的谈判,会使银行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并且有利于衡量客户执行利率的回报状况,从而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各项存贷款业务的资本回报水平。

  三、关于利率定价信息系统建设

  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不仅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和资本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该能够满足一线业务营销人员的需要。

一个理想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应该能够为营销人员和业务谈判人员提供详细的银行成本资料和价格信息,使客户关系经理和营销团队在谈判的过程中,事先就能够明确地知道什么样的利率价格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底线,从而增强谈判能力,提高客户利率确定的针对性。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可移动的、开放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

利率,定价机制-[飞诺网FENO.CN]

一个理想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是与商业银行内部各个信息系统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既要从银行成本管理系统中获取运营和操作成本信息,也要从银行风险管理系统中获取有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经济资本占用等风险参数信息,还要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收益率曲线和流动性调整等信息。

此外,从关系定价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还应该从银行内部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已有客户综合贡献度的信息;

从全面管理会计实施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得到银行内部各个责任中心之间内部服务和内部成本转移的信息。

从用户端来说,它还应该具备移动办公的能力,使系统用户(尤其是业务谈判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登录系统以得到系统的支持。

  但是,实事求是地来看,要一步达到上述目标是不现实的。

作为一个有效的实施途径,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

在把握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方法发展趋势和信息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先构建一个B/S结构、主要业务参数能够完全差数化设置的系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这个系统可以允许银行在其他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前,以手工方式确定和维护各个主要参数;

同时,也可以待配套系统成熟后,不用改造或者稍加改造便可以实现系统参数的自动更新。

借助B/S结构,将后台管理和参数维护集中,有利于整个利率定价规则的统一,也有利于全行价格政策的传导;

同时,客户经理等用户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方便地登录系统获取需要的利率定价信息。

在这个定价系统中,参数设置和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

他们应该综合各个专业部门反馈的信息和数据,在补充必要的成本信息和盈利目标信息后,综合决策层的意见进行调整设置,并定期跟踪、分析全行利率价格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各项业务价格的成本覆盖和盈利实现情况。

业务部门在营销和业务谈判中,负责收集具体客户和业务的信息录入系统并使用系统计算得到的价格信息,在权限内决定或者得到授权后决定最终的客户执行利率。

运营部门结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和系统打印的利率报价信息以及相应的审核文件,负责在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中实现相应业务的利率参数设置。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一个事前的管理系统,定价系统不能完全代替绩效评估系统或者盈利分析系统。

因为无论是运行操作成本,还是客户风险状况以及其他各项预先设定的参数,都可能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与事先确定的参数不一致。

利率定价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根据历史情况和业务发展策略事先确定业务的价格水平,从事前管理的角度控制业务的成本和收益。

定价系统可以通过绩效评估的反馈信息来不断调优,但两者间不能相互替代,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两者间的相互对账。

  四、关于利率定价运行机制建设

  如何使整个定价机制有效运行,从而达到利率定价管理的目的,这涉及到利率定价运行机制的建设。

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三个主要因素会对未来利率定价运行机制产生影响。

首先是市场监管的影响。

我们认为,即便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市场监管者,如人民银行、银监会以及物价部门等仍然可能对各商业银行的利率价格实施一定的监管和影响,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建设的初期。

价格战或者哄抬价格,是市场监管者极力要避免的两种极端情况。

其次,任何一个企业价格决策的出发点,都是试图在补充成本、吸收费用的基础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商业银行也不能例外。

一旦放开利率管制,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报价既能覆盖各项成本,提高资本回报率,又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足够的市场份额,实现银行的持续增长。

第三,在放松利率管制、实现利率由各商业银行自主决定的时候,业务营销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舞弊,以及随意加价或者让利等不良现象都有可能出现,从而损害银行整体的根本利益,甚至成为新的风险来源。

而同时,业务一线的谈判人员又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否则将使银行各项业务限于被动的境地。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未来利率定价运行机制应该贯彻三个基本原则,才可能协调好商业银行内、外部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

第一个原则是统一管理、明码标价:

即未来所有存、贷款产品应该根据银行利率政策和营销政策,按基本产品分期限向外公布价格。

商业银行总行(一级法人)有义务对各类存、贷款基本产品公布的利率价格及执行情况进行管理,以充分满足监管的需要,也实现了商业银行内部利率政策的一致性。

第二个是收益与成本匹配:

即客户合同利率及执行价格,必须覆盖银行运行管理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并满足银行既定的盈利目标。

业务的收益应该与风险相匹配、与成本相匹配、与盈利目标相匹配。

第三个是分级授权管理:

总行对分行的利率定价管理工作实行分级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