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历史人民版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二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二历史人民版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历史人民版期末复习专题练习二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土地改革
B.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
C.“一五”计划
D.工商业改造
7、对下面20世纪50年代的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为炼钢砸锅全民大炼钢铁
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②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③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④直接导致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8、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9、“文革”开始后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10、下列各项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土地所有制根本性变革的是
①1952年土地改革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
A.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②④
11、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从左图票证的取消到右图票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12、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13、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中共十四大召开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D.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
14、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②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
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5、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全民大办钢铁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改革开放
16.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C.私有化D.公私合营
17.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
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8.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资源配置方式B.分配方式C.管理方式D.思维方式
19.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20.“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1.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2、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实质是:
A、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D、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3、关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解读,不正确是:
A、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
B、主要发展重工业,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历史在这里沉思”。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据此回答24题。
24、下列事件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有:
①、《论十大关系》报告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⑤、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⑥、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C、①④⑤⑥D、②③④
创新之美无处不在。
在人类社会生活变迁史中,创造之美层出不穷。
据此回答25-26题。
25、在外来文化影响下,下列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中体现出创新性特点的是:
①中山装;
②改良的旗袍;
③列宁装和连衣裙;
④、四大菜系
⑤、毗连式居住房屋。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
26、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无不体现人类创造的激情。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自行车源于中国,中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B、“文革”期间,中国结束了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C、中国开始试办邮政是在辛亥革命之后
D、维新变法期间,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7、诗史是文学中的历史。
下列诗句反映了古代商业经济活动的是:
①、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⑤、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8、假如你生活在民国时代的上海,你可能体验到的生活情景有:
①、穿着中山装与穿着旗袍的妻子共进西餐;
②、看见西式婚礼;
③、在南京路看见西式花园别墅;
④、会见朋友跪拜作揖;
⑤、乘车时不分男女坐;
⑥、看《申报》观摩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⑥D、④⑤⑥
29、1956年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
A、没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D、上缴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30.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1、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3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D、团结一致向前看
33、下列有关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②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向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4、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3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6.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4年
1957年
贫农、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37.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
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
”横批:
“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了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38.下列表述反映了民国时期服装特点的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
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
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
39.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等,武官从一品至五品依次为麒麟、狮、豹、虎、熊等。
上述服饰的作用是
A.御寒保暖 B.标识身份C.装饰美化 D.个性展示
40.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则《征求如意郎君》的征婚启事:
“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
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
三、高尚的人格;
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
精神饱满,服饰洁朴;
五、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
诚而不欺;
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
七、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八、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
”这些内容说明当时
①出现男女平等的思潮②女性勇于公布自己的择偶标准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受到了挑战④婚姻习俗已得到彻底变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材料题:
1、(10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