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911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doc

2013青岛中考化学难题预测

一.未知物质成分的判断

1.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4.4

5.4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2.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3.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8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g,则无X生成

4.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9.2

16.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表中a的值为5.6

5.将丙醇(C3H8O)与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C3H8O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g

9.0

19.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13.2

m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3.8B.物质X一定含有氢元素

C.物质X一定不含有碳元素D.若氧气的质量为21.6g,则无X物质生成

二.有机物成分的判断和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

1.完全燃烧3.2克某有机物,生成8.8克CO2,和7.2克水,关于有机物的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B.肯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

C.含碳.氢两种元素,其质量比是11:

9

D.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质量比为8:

1:

16

2.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8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

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H元素 ②一定不含O元素 ③可能含O元素 ④一定含O元素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

5 ⑥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

3:

8。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1.6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对该有机物组成有下列推断:

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含有O元素;③一定不含O元素;④可能含有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

3;⑥分子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其中正确的推断是(  )

A.①③⑤B.①②⑥C.①④⑤D.①④⑥

4.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硬质玻璃管内样品,根据氧化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在装置中C里的氧化铜是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写出用A装置制取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若去掉B装置会对元素的测定结果有影响,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是(选填:

①石灰水;②NaOH溶液;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克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D装置增重1.44克,E装置增重3.52克,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学生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假设实验过程中气体均被全部被吸收),得到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燃烧有机物的质量/g

实验方法

实验

(1)--(4)装置的质量/g

实验前/g

实验后/g

甲组

1.6g

A

(1)200

(1)202.3

(2)200

(2)201.7

乙组

1.6g

B

(3)200

(3)201.8

(4)200

(4)202.2

请分析后回答

(1)A B方法中正确的是;

(2)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元素;

(3)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6.某气体中可能有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气体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无水硫酸铜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无水硫酸铜增加的质量与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之比为18:

11,则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情况最多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能只有氢气B.可能是纯净物

C.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不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8.气体X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将燃烧后的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1)若只有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该气体是,反应方程式是

(2)若只有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该气体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性.

(3)若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溶液都质量增加,该气体是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9.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①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②可能只有氢气③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④可能只有甲烷.

A.①B.②③④C.①③④D.④

10.某气体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之后;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出现水雾,迅速将烧杯倒过来,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填名称).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除一定含有的气体外,该气体中还可能有哪些气体?

(有几种就填几种,可不填满)

11.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气体,也可能是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确定其组成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装置见如图),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

 65.6g

62.4g

氯化钙+U型管

  100.8g

  102.6g

若假设各步反应完全,试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1)该气体中含有.

(2)若该气体为混合物,则氢气与一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

某不纯一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入了二氧化碳或甲烷气体中的一种,经实验得到该气体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可能混入了.

三、混合物成分探究

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2.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适量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不能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B.杂质一定只含有硫酸钠

C.若步骤②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④可以确定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D.若步骤②改为滴加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通过准确测定各步骤中沉淀的质量,可定量分析出杂质是否含有氯化钠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