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8388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运算Word格式.docx

你喜欢哪种方法?

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

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其目的是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计算方法及提供算理的经验支撑。

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提炼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暗示了学法,即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从生活实践中学数学。

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过程变成学生亲自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题,各自独立列出算式。

对于后一个问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也就是启发学生思考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种算法能使计算简便。

如有必要,还可以把这本书的总页数改成266,使学生看到有时依次计算更简便,如遇这种情况,选用先减第二个减数的算法就不合适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总课时:

1课时

教学课时:

教学预设:

一、情境导入

1.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

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78+22凑成多少?

100

78+122凑成多少?

200

2.换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

126 

-26 

凑成多少?

278 

-78凑成多少?

小结:

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

二、新知探究

同学们,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最想干什么?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旅行吗?

你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

在他旅行之前要阅读《自助旅行指南》,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助他解决。

提问:

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提示三个条件都要用上)

数学信息: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1.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预设:

三种情况,学生说列式依据。

(1)从这本书的页数里先去掉李叔叔昨天看的66页,再去掉今天看的43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列式:

234-66-34

(2)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没有看过的页数。

234-(66+34)

(3)先从总页数里面去掉今天看的页数,再去掉昨天看的页数。

234-34-66

3.提问: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都很有道理,说明这三种方法都是求还剩多少页没看的,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相等的)

4.尝试计算

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进行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请第一个算完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的方法。

其他同学的方法也要出示。

(1)用234-(66+34)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正好凑成100,再从总数中减去100,不容易出错。

在这道题目中,66与34是可以凑整的,得到100,并且将66与34先相加是表示今天与昨天共看的页数,从总数234中直接减去两天看的和100,是很简单很方便的方法。

(2)用234-34-66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便,因为234-34正好也能凑成200。

这种方法也是比较简便的方法,从总数中先减去今天看的页数,可以得到整数200,再减去昨天看的66,也是可以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3)用234-66-34这种方法的应该相对比较麻烦,少有人用。

从计算简便的角度考虑,我们都不喜欢这种方法,是因为它算起来比较麻烦。

看起来,我们在正确遵循题意的基础上是可以根据数据特点,通过“凑整”进行简便计算的。

5.总结规律

大家再观察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用字母表示吗?

指名生黑板写出算式及公式。

(1)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a–b–c=a-c–b

在没有括号的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6.变式练习

现在老师把书的总页数改为266页,想一想,你认为怎么算简便了?

7.师生共同小结。

刚才我们讨论了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内容——简便计算。

说一说,在连续减去两个数的时候,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总结,强调凑成整百数的时候计算比较简便,适时强化凑整思想。

强调:

在今后的做题时,我们可以根据连减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计算。

三、实践应用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56–52–48=868○(52+)

1500–28–272=()-(28○272)

415–74-26=()○(○)

2.计算正确的请在()里打“√”,错误的请改正。

898-78-20()120-70-30()697-85-197()

=898-(78-20)=120-70+30=697-197-85

=898-58=120-100=500-85

=840=20=415

3.我会算

(1)528-53-47

(2)672-36+64

(3)1232-578-132(4)545-167-145

四、总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日期:

附送: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

三角形的特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来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和特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德育目标:

在合作、表达和交流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为此,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观察—讨论—操作—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小组合作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将动口、动手和动脑想结合,从发现新知到概括新知再到获得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先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寻找三角形,然后直接引出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这一环节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为新知过度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观察三角形,同桌互相说说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意义的教学是本课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主题作用,让学生在逐步探索,相互交流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根据学生的结论相机出现一组图形进行辨析,从而达到理解、概括三角形意义的目的。

2、三角形高的画法

这是本课难点。

先让学生自学三角形高和底的定义,然后学生尝试作高,指名板演。

教师再加以示范讲解,让学生独立作高,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高的方法。

3、三角形的稳定性

通过展示生活中三角形的图片,提问:

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通过动手验证、观察得出结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再通过举例说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三)综合应用

1、出示一组判断题,巩固基本概念。

2、实践应用题:

出示一把歪斜的椅子,思考:

怎样修理?

说出根据。

(四)全课总结

五、说效果预测: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实施,预计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和稳定性的应用。

2019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

麦元中心学校:

蔡文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80、81页例1、例2,练习十四1、2、3题。

设计理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

因此,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

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让学生通过三角形、四边形的学具,自己操作、观察,发现其稳定性。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知识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给三角形画高。

2、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

能力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周围,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地方凝聚了我们数学家的心血。

不信?

请看!

(出示课本情境图一)

如果把这幅图与数学联系起来,你看到了些什么?

(三角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举例)

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师在这些地方要用到三角形呢?

仅仅是因为美观吗?

那三角形究竟有哪些特点,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探讨

(师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课件:

各种三角形的图案)

(1)生画出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

它有几条边?

几个角?

几个顶点?

(2)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

它有什么特点?

(3)给自己画的三角形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引导:

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都有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