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7681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历史Word下载.docx

15

10

低级官员

12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B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宫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

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

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

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B [根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

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可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可排除C项;

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

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D [根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当时社会对文化的崇尚,故答案为D项;

材料不能体现“迅速提升”学术文化水平,可排除A项;

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间注重风气,没有体现他们地位的提高,可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可排除C项。

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一位维新思想家,《天演论》的翻译主要是为了促进国人变法图存,非进行反清革命,故D项正确,排除B项;

严复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并非对生物进化论进一步研究并纠正其错误,可排除A项;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项。

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C [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

结合材料“一些人”主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传播的思想,可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和批判礼教,可排除B、D两项。

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C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因此在政治上需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故C项正确。

31.表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

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A [1988年我国城市化率还很低,农村发展程度远低于城市,排除B项;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

材料只是提到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不能得出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结论,排除D项;

农村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与材料信息相符,故A项正确。

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B [“必须能言善辩”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

B项与材料“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的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进入黄金时代,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公民表达不同的观点,不是思想纷争,D项错误。

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A [材料的主旨是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思想的变化,不是宫廷文化,B项错误;

当时法国专制王权强大,C项错误;

材料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不代表平民,不能得出贵族与平民平等的结论,D项错误;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思想极为活跃”,联系18世纪的法国可知,A项符合题意。

34.表 1929—1931年美国部分

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单位:

%)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C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在这两个时段都在下降,说明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C项符合题意。

规定工人工资最低标准的是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排除A项;

产业结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排除B项;

付给工人工资的是资本家,不是政府,材料所述现象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排除D项。

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A [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项错误;

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项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项正确。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

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

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

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

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

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

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

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

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

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

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6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中上海“依港兴市”“工业区”“十一届三中全会”,曼彻斯特“工商业城市”“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设立议会和市政府”等有效信息,从交通、工商业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概括。

(2)问,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中期以后”,结合材料“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并联系所学知识如国家政策扶持、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组织答案。

第(3)问,可根据材料中“过于拥挤”“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旧贫民区仍然存在”等有效信息,从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贫民窟现象等角度作答。

【答案】 

(1)交通便捷;

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

制度突破。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

人口老龄化;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

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

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