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废物
【解析】【分析】
(1)和(3)可综合分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理解谚语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
(1)人;
(2)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废物.
【点评】
(1)和(3)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谚语的理解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
n
bāo
yù
fà
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
——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
gà
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
(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__雨声
________天
________飘散
________雨点
(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横线上。
há
ng
fù
gà
i
________
(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徘徊:
________。
②遮蔽:
(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
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②“母亲啊!
”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③“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
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
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
请把印象深刻的一,二句写下来。
【答案】
(1)繁杂的;
浓阴的;
轻轻的;
心中的
(2)含苞欲放;
覆盖
(3)作者不安的来回走动;
有东西遮挡
(4)叫
(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能为我遮挡。
(6)①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②把母亲比作荷叶。
因为在我伤心或遇到困难时只有母亲才能安慰我,就如荷叶保护红莲那样。
③略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解析】
【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找出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5)反问句:
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一般方法步骤:
去掉句中的反问词“难道”“怎么”“怎能”;
肯定改否定,否定变肯定;
删掉语气助词“吗”“呢”,问号改成句号。
(6)①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
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②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③谈自己的感动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7)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1)繁杂的、浓阴的、轻轻的、心中的
(2)含苞欲放、覆盖
(3)作者不安的来回走动;
有东西遮挡。
(4)叫
(5)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没人能为我遮挡。
(6)①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①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要求会判断,写作时会运用。
②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③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的含义。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诗云: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由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找近义词:
娇媚——________
洁白——________
②找反义词:
烦心——________
快乐——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4)雨中的丁香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的原因是________。
(5)作者之所以把丁香花比喻为丁香结,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丁香花色彩绚丽、香气浓郁、婀娜多姿,令作者浮想联翩。
B.
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
丁香花担负着解不开的愁怨。
(6)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妩媚;
莹白;
顺心;
愁怨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花苞;
衣襟上的盘花扣
(3)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
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雨中的丁香线条模糊;
格外妩媚;
作者觉得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只有在雨天才极为明显。
(5)A
(6)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决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比喻句: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6)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1)妩媚、莹白、顺心、愁怨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衣襟上的盘花扣。
(3)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
(4)雨中的丁香线条模糊;
(5)A
(6)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决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第一爱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