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61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doc

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护理常规

一、rtPA(阿替普酶)溶栓入选标准

1、年龄18-80岁(最新指南无年龄上限)

2、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引起可评估的神经功能缺失(如语言、运动功能、认知的损害、凝视障碍、视野缺损或/和视觉忽视)。

缺血性组中定义为突然发生的急性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推测原因为脑缺血,CT除外出血。

3、症状出现3小时内(最新指南为4.5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

4、组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临床表现必须和全脑缺血(如晕厥)、癫痫或偏头痛鉴别

二、rtPA溶栓排除标准

1、CT或MRI检查发现出血、明显的占位效应伴中线移位(梗塞范围大)、急性低密度病灶或脑沟消失,>MCA供血范围的1/3、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蛛网膜下出血征象。

2、昏迷或临床评估(如NIHSS>25)和/或其他合适的影响学证实为严重卒中

3、发病时伴有癫痫发作

4、3月内有过卒中史

5、发病前48小时内应用肝素,并且APTT超出实验室正常值上限

6、既往有卒中史且合并糖尿病病史

7、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8、积极的降压治疗后高血压仍未得到控制,未控制的高血压是指间隔至少10分钟,重复3次测得的收缩压>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

9、血糖<2.7mmol/l或>22.2mmol/l

10、目前或既往6个月内有显著出血性疾病

11、患者正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令),INR>1.5

12、已知有颅内出血病史或怀疑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13、妊娠期或哺乳期

14、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如肿瘤、动脉瘤、颅内或脊髓手术)

三、溶栓前准备:

抽血(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生化),ECG,CT,建立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溶栓药物,抢救设施和药品。

四、溶栓药物及用法:

阿替普酶

§总量0.9mg/KG,总用量不大于90mg,加入生理盐水中,

§先10%静推(弹丸式给药,1分钟内)

§余量1小时内泵入

五、溶栓后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瞳孔,

§意识状态

§头痛

§出血征象,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

§NIHSS评分

§4及24小时复查CT

§24小时内绝对卧床、避免插胃管、尿管

1、溶栓时护士须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脉搏,意识,瞳孔及血压变化,尽量排除一切影响患者呼吸、脉搏、意识、瞳孔及血压变化的因素,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紧张激动等,溶栓开始后应每10min监测呼吸,脉搏,意识,瞳孔及血压变化1次,并详细记录。

2h后改30min监测1次,6h后改1h监测1次。

如果患者收缩压≥180mmHg或者舒张压≥105mmHg应增加测量血压的频率,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

当收缩压≥185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是溶栓引起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宜进行溶栓治疗

2、溶栓后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意识,瞳孔,血压变化及有无出血倾向。

出血性病变是早期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故溶栓后严密观察皮肤黏膜皮肤,牙龈,鼻腔,消化道,泌尿道有无出血倾向。

当患者在溶栓24h内出现头痛,呕吐或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溶栓后患者卧床休息72h,应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的发生,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