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5584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

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

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

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

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 

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

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

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

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4.3 

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

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的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

4.4 

组团绿地的面积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

4.5 

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

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以上。

4.6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

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

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4.6.1 

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的植物。

4.6.2 

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等。

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

5.1 

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

绿地设计的内容包括:

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

5.2 

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

5.3 

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5.3.1 

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

5.3.2 

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

5.3.3 

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种类。

5.3.4 

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

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

5.3.5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

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

3~1:

4之间。

5.3.6 

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

5.4 

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

5.5 

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的有关规定。

5.6 

居住区绿地内的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

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的规定。

5.7 

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的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的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的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

5.8 

绿地内乔、灌木的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定:

5.8.1 

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单位:

m

名 

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或绿篱外缘

电力电缆 

1.50 

3.50 

0.50

通讯电缆 

3.50 

0.50

给 

水 

管 

1.50 

2.00 

--

排 

3.00 

--

排水盲沟 

1.00 

消防笼头 

1.20 

2.00 

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 

3.00 

1.00

热力管 

5.00 

2.00

注:

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

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蘖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

5.8.2 

落叶乔木栽植位置应距离住宅建筑有窗立面5.0 

m以外,满足住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

5.8.3 

在居住区架空线路下,应种植耐修剪的植物种类。

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CJJ 

75-97中表

5.8.4 

居住区绿化乔灌木与其它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 

设 

施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测量水准点 

2.00 

1.00

地 

上 

杆 

柱 

2.0 

挡 

土 

墙 

1.00 

3.00 

楼 

房 

5.0 

5.00 

1.50

平 

围墙(高度小于2m) 

1.00 

2.00 

0.75

排水明沟 

1.00 

5.9 

居住区绿化苗木的规格和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或本市苗木质量标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9.1 

落叶乔木干径应不小于8 

cm。

5.9.2 

常绿乔木高度应不小于3.0 

m。

5.9.3 

灌木类不小于三年生。

5.9.4 

宿根花卉不小于二年生。

5.10 

居住区绿地内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可布置垂直绿化。

开放式绿地设计

6.1 

开放式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设计中应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这三方面问题。

6.2 

开放式绿地的总体设计、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其它设施设计等均参照CJJ 

48-92要求执行。

6.3 

开放式绿地要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做好总体设计,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6.3.1 

根据绿地的规模、位置、周边道路等条件设置功能分区,要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别是要为老人和儿童的健身锻炼设置相应的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

儿童游戏场、健身场地等应远离住宅建筑。

6.3.2 

绿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广场的设置应综合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人流方向一并考虑,保证居民安全。

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6.3.3 

绿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线路,必须穿行时,居民密集活动区的设计应避开架空线路。

6.4 

地形设计可结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处理,微地形面积大小和相对高程,必须根据绿地的周边环境、规模和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则加以控制。

不宜堆砌大规模假山。

6.5 

绿地内设置景石时,可结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头石等处理,置石量不宜过大。

6.6 

可结合不同居住区的特点,集中布置适当规模的水景设施。

占地面积不宜超过绿地总面积的5%。

6.7 

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6.7.1 

绿地内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铺装场地,铺装面积一般控制在20%以内。

其位置必须距离住宅建筑的前窗8 

m~10 

m以外。

6.7.2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一般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栽植树木的铺装场地必须采用透水、透气性铺装材料。

6.7.3 

绿地内的道路和铺装场地应平整耐磨,应有适宜的粗糙度,并做必要的防滑处理。

6.7.4 

绿地内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设计应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6.7.5 

绿地内的活动场地提倡采取林下铺装的形式。

以种植落叶乔木为主,分枝点高度一般应大于2.2m。

夏季时的遮荫面积一般应占铺装范围的45%以上。

6.8 

绿地内建筑物和其它服务设施等的设计以及绿地内各类用地指标,必须按照CJJ 

48-92要求执行,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6.8.1 

小区游园内一般应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供不同年龄段居民健身锻炼、休憩散步、社交娱乐的铺装场地和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园亭、花架、坐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