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795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docx

25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

作业指导书

编制单位

鲤鱼江检测中心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项目编码

Q/501-103.04.07-2007-JC

版次

第1版

名称:

光谱分析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工程部

日期

质管部

日期

安保部

日期

批准

日期

作业指导书控制页:

配置发放签收表

配置

配置岗位

电子版

纸质版

签收

项目总工

项目工程部

项目质保部

项目安监部

项目检测中心

施工班长

*注:

班组工程师负责每项目上交一本已执行完成的、并经过完善有完整签名的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级别

重要

签名

一般

技术交底记录检查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检测中心

重大方案执行情况

 

重要工序过程监控表

序号

重要工序名称

执行情况

质检工程师签名

1

2

3

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修改意见征集表

建议人

日期

修改建议:

 

回收签名(日期):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1

2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1

2.1工程概况1

2.2施工范围1

3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1

4施工作业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1

5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2

6作业程序及方法及要求2

6.1作业程序流程图2

6.2作业方法和要求3

6.3专项技术措施3

7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9

7.1质量控制标准9

7.2中间控制见证点设置9

7.3中间程序交接点设置9

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9

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措施和要求9

表8-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11

表8-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12

1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1.2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1.4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5钢铁看谱分析标志(390—700nm)天津光学仪器厂

1.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7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

1.8公司检测中心金属试验室管理制度

2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

2.1工程概况

(略)

2.2施工范围

合金原材料、零部件(含锅炉受热面管排、厂家焊缝、紧固件等)100%材质复查;安装焊缝按DL/T869规定的比例进行材质复查;安装用焊材光谱分析抽查。

具体部件的材质、规格、分布、见下表。

(以600MW机组为例)

分项名称

规格

材质

备注

汽机部分

φ133×10

φ583×50等

12Cr1MoV、SA335-P91、15CrMo、15Mo3、1Cr18Ni9Ti、TP304等

锅炉部分

φ406.4×40等

12Cr1MoV、SA335-T91、15CrMo、20MnTiB、1Cr18Ni9Ti、TP304等

电气部分

φ14×2等

12Cr1MoV、1Cr18Ni9Ti、TP304等

机组其他合金部分

1Cr6Si2Mo、1Cr18Ni9Ti、等

3施工作业人员配备与人员资格

人员

配备人数

人员资格要求

检验人员

4人

检验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经光谱分析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能从事光谱分析工作。

辅助工

4人

辅助工应经三级教育并考试合格。

4施工作业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名称

配备数量

型号

光谱仪

5台

WX-5

电源盘

5个

DE250C

组合工具

1套

32JT-5

绝缘胶垫

5块

δ=5mm橡胶

安全防护用品

各1件/人

安全帽、安全带、绝缘胶鞋、绝缘手套

5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

5.1使用现场统一布置的电源及移动式电源盘。

5.2检查发生器“接分析电极”的插孔和插头是否插得正确,带有接地标志要接在与看谱镜外壳相连的电极上,另一根带电火线要接在与看谱镜外壳绝缘电极上。

5.3辅助间隙的放电盘,工作200—300小时之后应打开前面板,把机芯向外拉出1/3,卸下来两个钨点,用砂纸打平钨点表面。

5.4在容器内进行光谱分析工作时作到一人监护一人操作,谨防人身事故的发生。

6作业程序及方法及要求

6.1作业程序流程图:

 

6.2作业方法和要求

6.2.1光谱分析的合理工作时间是:

工作5分钟,休息5分钟。

6.2.2严禁雨天在室外进行光谱分析工作。

6.2.3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光谱分析。

6.2.4了解被检试样的原始状态,以便作出准确判断。

6.2.5对被分析合金钢管道及焊缝,应绘制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作编号标记。

6.2.6检验人员在检验完后,按试验室统一的表格填写原始记录和签发试验报告。

要求记录完整,签字手续齐备。

对分析结果应进行有效标识。

6.2.7检验人员应及时将检验结果反馈给委托单位,对分析结果与委托不符的,应及时上报给工程师。

6.3专项技术措施

6.3.1在光谱分析中,对薄小试件和有一定精度要求的试件,应注意分析部位及燃弧时间,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及工件的技术参数。

6.3.2注意燃弧间隙燃弧的稳定性及燃弧时间,及时更换或清除已污染的电极,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6.3.3容易产生成分偏析的试件、铸件及大体积试件,应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分析数点以保证分析结果尽可能的准确。

6.3.4调好极间距离,试样与电极间距以2mm为宜。

6.3.5分析合金元素时应由低含量到高含量进行,以免因为污染或干扰而造成误判。

6.3.6定性分析只能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和复核钢号。

定性分析必须以被分析元素的最“灵敏线”(最低含量时出现的谱线受干扰时除外)的出现与否来判定。

6.3.7半定量分析对比线组宜选用同一视场,相距较近的谱线,同时应选用灵敏度较高即含量变化很少就能引起谱线强度较大变化的线组进行分析。

6.3.8半定量分析要考虑被测元素以外的元素影响,要了解引起光谱图改变的元素(同时含有钛、镍的试样)含量,以及干扰分析线的元素及含量。

6.3.9光谱分析时,应先对谱线范围内的合金元素逐个定性再进行半定量分析。

6.3.10合金元素的半定量分析其含量线组的选择必须由低到高进行,应对两组以上分析线进行半定量,大致一致后再下结论。

6.3.11常用合金钢光谱分析图表

光谱分析时可观察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谱线,铁谱线在七色中均有分布,并有其固定的特征,故也称铁基线。

光谱图谱的编号是以波长范围从短到长依次排列的,将较有特征的谱线依次编以Fe1、Fe2、Fe3…元素线编以Cr1、Cr2、Cr3…并按其波长色区编排分析线组。

以下是采用天津市光学仪器厂编制的《钢铁看谱分析标志》的谱线编号制定的锅炉常用合金钢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图表

牌号12Cr1MoV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0.9~1.2

Cr4(520.602nm)

Cr6>Fe2,Cr5≤Fe4

Mo

0.25~0.35

Mo1(553.305nm)

Fe1≤Mo1≤Fe4

V

0.15~0.30

V1(437.924nm)

V1≥Fe2,V2≤Fe3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15CrMo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0.8~1.1

Cr4(520.602nm)

Cr6≥Fe3,Cr5≤Fe4

Mo

0.40~0.55

Mo1(553.305nm)

Mo1≥Fe4,Mo2≤Fe4

V

V1(437.924nm)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15Mo3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Cr4(520.602nm)

Mo

0.25~0.35

Mo1(553.305nm)

Fe1≤Mo1≤Fe4

V

V1(437.924nm)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SA—213T91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8.0~9.5

Cr4(520.602nm)

Cr5>Fe6,Cr6<Fe6

Mo

0.85~1.05

Mo1(553.305nm)

Fe4<Mo2<Fe5

V

0.18~0.25

V1(437.924nm)

V1>Fe2,V2<Fe3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SA—213T22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1.9~2.6

Cr4(520.602nm)

Cr5≥Fe5,Cr6≤Fe4

Mo

0.87~1.13

Mo1(553.305nm)

Mo2>Fe4,Mo2<Fe5

V

V1(437.924nm)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SA—213TP304H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18~20

Cr4(520.602nm)

Fe1<Cr2<Fe2

Mo

Mo1(553.305nm)

V

V1(437.924nm)

Ni

8.0~10.5

Ni2(503.537nm)

Ni5>Fe1,Ni6<Fe1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SA—213TP347H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17~20

Cr4(520.602nm)

Fe1<Cr2<Fe2

Mo

Mo1(553.305nm)

V

V1(437.924nm)

Ni

9~13

Ni2(503.537nm)

Ni5>Fe1,Ni6<Fe1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0.3~1.0

Nb(534.416nm)

不做半定量分析

1Cr18Ni9Ti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17~19

Cr4(520.602nm)

Fe1<Cr2<Fe2

Mo

Mo1(553.305nm)

V

V1(437.924nm)

Ni

8~11

Ni2(503.537nm)

Ni5>Fe1,Ni6<Fe1

Ti

0.4~0.8

Ti2(499.951nm)

Ti1>Fe3,Ti2≤Fe4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20MnTiB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Cr4(520.602nm)

Mo

Mo1(553.305nm)

V

V1(437.924nm)

Ni

Ni2(503.537nm)

Ti

0.04~0.10

Ti2(499.951nm)

Ti1≤Fe2

W

W2(505.330nm)

Mn

1.3~1.6

Mn5(478.342nm)

Mn9≥Fe2,Mn8≤Fe3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19Mn6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Cr4(520.602nm)

Mo

Mo1(553.305nm)

V

V1(437.924nm)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1.0~1.6

Mn5(478.342nm)

Mn8≥Fe1,Mn8≤Fe3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2Cr13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定性分析灵敏线

半定量分析

Cr

11~14

Cr4(520.602nm)

Cr6>Fe6,Cr5<Fe7

Mo

Mo1(553.305nm)

V

V1(437.924nm)

Ni

Ni2(503.537nm)

Ti

Ti2(499.951nm)

W

W2(505.330nm)

Mn

Mn5(478.342nm)

Si

Si1(634.701nm)

Nb

Nb(534.416nm)

7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

7.1质量控制标准

7.1.1光谱复查准确率100%

7.1.2材质粗定准确率≥95%

7.2中间控制见证点设置

(无)

7.3中间程序交接点设置

7.3.1委托方提供委托单,将被分析物件运到指定地点,提供检验条件并派专人进行配合。

焊检中心即组织进行检验分析工作。

7.3.2检验完成后,检验人员及时作好标示,通知委托方并向委托方提供检验报告。

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

7.4.1光谱分析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

7.4.2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规程

7.4.3必须保证被分析物件干燥、清洁

7.4.4必须保证分析电极干燥、清洁

7.4.5保证预燃时间

7.4.6高级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抽查

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措施和要求

8.1仪器应轻拿轻放,不应受到撞击。

注意电极是否处于中心位置。

8.2仪器应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防光学零件发霉。

仪器也不能放在酸碱等腐蚀性液体的地方。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对仪器也十分有害。

8.3仪器应注意灰尘的防护,在灰尘多的地方,工作完毕,应盖好目镜。

8.4当保护玻璃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8.5尽量避免雨天在野外工作,工作时仪器要注意防水,发生器受潮后要烘干才能工作。

8.6仪器盖板不得随意打开,光学零件表面需清洁时可用脱脂棉花蘸酒精与乙醚(1:

8.7混合液轻檫。

光栅表面严禁揩檫。

8.8仪器表面处于激发状态时,切勿关闭电源开关。

8.9仪器处于激发状态时,严禁转换“电弧”“火花”开关。

8.10仪器处于激发状态时,切勿触摸分析电极。

8.11光线对人眼有害,不得直视弧光。

8.12电源线保护层是橡胶制造,应避免与油类接触。

 

表8-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计划表(RCP)

施工单位:

施工班组:

金试班作业项目:

光谱分析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控制措施

控制方法

控制时机

措施执行人

签名

检查/监督人

签名

备注

1

高空坠落

(1)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布置安全绳、安全网

W

P

组长及施工人员

班长/安全员

2

高空掉物

(1)光谱分析仪应放置稳定。

(2)仔细观察施工环境,防止其它意外掉物。

W

A

P

组长及施工人员

班长/安全员

3

触电

(1)坚持用带漏电保安器开关的电源。

(2)严禁钩挂电源刀闸。

(3)做好设备接地工作。

(4)仪器处于激发状态时,切勿触摸电极或关闭电源开关,严禁转换“电弧”“火花”开关。

(5)在金属壳体,箱体及密闭容器内从事光谱分析工作时,应做好防触电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W

S

P

T

组长及施工人员

班长/安全员

4

防中暑

(1)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2)准备好凉茶。

A

P

组长及施工人员

班长/安全员

注:

控制方法:

W:

见证;H:

停工待检;S:

连续监护;A:

提醒;R:

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

P:

作业开始前:

D;每天至少一次:

Z每周一次(4Z每月一次,12Z:

每季度一次):

T:

活动连续过程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

表8-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

施工单位:

施工班组:

金试班作业项目:

光谱分析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目标和指标

控制措施

措施执行人

签字

检查/监督人

签字

备注

1

光谱分析

废旧电缆

无丢弃废旧电缆现象

责任人回收

光谱分析人员

班长/安全员

2

砂纸

无丢弃废旧砂纸现象

责任人回收

光谱分析人员

班长/安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