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5287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文档格式.docx

【解析】干冰是分子晶体,食盐是离子晶体,碳化硅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碳化硅和金刚石熔点高于干冰和食盐,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所以金刚石的熔点最高;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同子晶体的熔点判断,根据不同晶体熔点比较一般规律: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分析,注意把握同种晶体熔点比较方法。

3.原子的种类取决于

A.质子数B.质量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D.原子序数

【答案】C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质子数,同一元素因中子数不同,有多种原子,所以,决定原子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C符合,答案选C。

4.化学式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C6H6B.SiO2C.NaOHD.NH4Cl

【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化学式和分子式,应注意的是只有分子晶体才有分子式,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无分子式。

5.用浓盐酸配制l∶l(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00mL,应选用的定量仪器

A.量筒B.滴定管C.50mL容量瓶D.100mL容量瓶

【解析】用浓盐酸配制l:

l(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00mL,操作为用量筒分别量取浓盐酸50mL,水50mL,将二者混合得到溶液,所以应选择仪器为量筒;

答案选A。

6.将Na、Na2O、NaHSO4、干冰、Si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解析】Na为金属晶体,熔化时克服金属键,Na2O、NaHSO4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离子键,干冰为分子晶体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Si为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所以需要克服的作用力有4种,答案选C。

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B.Na2SC.Ba(NO3)2D.BaCl2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侧重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及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性质的考查,注意酸性的比较及硅酸为不溶性酸、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的氧化性等

8.分离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的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B.萃取、蒸馏C.分液、萃取D.蒸馏、萃取

【解析】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层,选择分液法分离;

②乙醇和丁醇,互溶,但沸点不同,选择蒸馏法分离,答案选A。

9.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1×

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NH4+B.HSO3-C.AlO2-D.Fe3+

【答案】B

【解析】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1×

10-13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NH4+不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共存,A错误;

B.HSO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B正确;

C.AlO2-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酸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C错误;

D.Fe3+不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

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颜色等。

10.16O中的“16”表示的含义是氧元素的

A.相对原子质量B.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C.某种同位素质量数D.某种同位素质子数

【解析】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氧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各同位素的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A错误;

B、元素的近似原子质量是利用各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结合各同位素的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B错误;

C、中的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16O中的16表示的含义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C正确;

D、同位素的质子数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D错误,答案选C。

11.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溶液导电性差B.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C.醋酸钠溶液呈碱性D.0.1mol/L醋酸溶液的pH=2.9

【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判断,要证明醋酸为弱酸,可证明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完全电离或从对应的强碱盐溶液呈碱性的角度解答。

注意电解质强弱是根据其电离程度划分的,不能根据溶液导电性强弱划分,为易错点。

12.有关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滴定管、容量瓶和分液漏斗使用前都要检漏、干燥

B.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滴定管中加标准液后,要调节液面位置在零刻度或以下

D.胆矾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解析】A.有活塞或塞子的仪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则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都必须检查是否漏水,但是不需要干燥,A错误;

B.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被稀释后浓度减小,则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B正确;

C.滴定管中加标准液后,由于0刻度上方没有刻度,则需要调节液面位置在零刻度或以下,便于计量消耗溶液体积,C正确;

D.胆矾结晶水含量测定时,为了避免晶体飞溅,影响测定结果,应该用小火缓慢加热,D正确,答案选A。

学#

13.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b-a)的差值减小

C.每生成2molAB分子吸收bkJ热量

D.若反应生成AB为液态,吸收的热量小于(a-b)kJ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注意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注意物质状态的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14.室温下,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

A.一定大于7B.一定等于7C.一定小于7D.可能大于7

【解析】pH=4的盐酸中c(H+)=10-4mol/L,pH=10的氨水中c(OH-)=10-4mol/L,两种溶液H+与OH-离子浓度相等,但由于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氨水浓度大于盐酸浓度,反应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则所得溶液的pH>7,答案选A。

15.实现Al3++3A1O2-+6H2O→Al(OH)3↓,正确的做法是

A.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加入小苏打B.向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

C.向烧碱溶液中不断滴入铝盐溶液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

16.右图是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装置,不正确的叙述是

A.此装置属于原电池

B.此装置中电子从铁经导线流向锌

C.此装置中的铁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

【解析】A.锌铁海水构成了原电池,锌失电子作负极,铁作正极,A正确;

B.该装置中,金属铁是原电池的正极,锌为负极,电子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铁,B错误;

C.该装置中,金属铁是原电池的正极,铁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该装置为原电池,锌为负极,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铁作正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以及金属的防护方法,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以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等。

17.反应2A(g)2B(g)E(g)Q(Q>

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体积加压B.扩大体积减压C.增加E的浓度D.降温

18.120mL含有0.20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1.5mol/L盐酸,①将前者滴加入后者,②将后者滴加入前者。

不合理的描述是

A.都有气体产生B.最终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C.①中一开始就产生气体D.②中一开始不产生气体

【解析】已知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0mL1.5mol/L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当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时发生CO32-+2H+═H2O+CO2↑,碳酸钠过量,HCl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0.15mol;

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为CO32-+H+═HCO3-,碳酸钠完全反应消耗0.2molHCl,再发生HCO3-+H+═H2O+CO2↑,消耗0.1molHCl生成0.1mol二氧化碳;

A.由分析可知,都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A正确;

B.将前者滴加入后者,生成二氧化碳为0.15mol,将后者滴加入前者,生成0.1mol二氧化碳,最终产生的气体体积不同,故B错误;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①中一开始就产生气体,故C正确;

D.②中一开始发生反应为CO32-+H+═HCO3-,一开始不产生气体,故D正确.

19.某铁的氧化物,用2.0mol/L的盐酸100mL恰好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28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

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FeOB.Fe2O3C.Fe3O4D.Fe5O7

xmol×

1=0.28L÷

22.4L/mol=0.0125mol×

2=0.025mol;

解得:

x=0.025,=0.05;

所以该氧化物中Fe(+2价)与Fe(+3价)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5mol、0.05mol,反应中HCl的H元素与氧化物中O元素全部结合生成H2O,则氧化物中n(O)=1/2×

n(HCl)=1/2×

0.2mol=0.1mol,所以:

n(Fe):

n(O)=0.075mol:

0.1mol=3:

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注意反应中HCl的H元素与氧化物中O元素全部结合生成H2O,反应后溶液成分为FeCl3,为解答该题的关键,计算时抓住电荷守恒定律、得失电子守恒定律是解题常用技巧。

20.下图烧瓶内充满氯气,底部有层细沙(不参与反应),b处塞有小块钠。

从a口用细铁丝把钠送下去,再从a口滴下一滴水,恰好滴在钠块上,立即剧烈反应,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不正确的说法是

A.水可能参与二个氧化还原反应

B.Cl2可能参与四个氧化还原反应

C.氧元素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氢元素参与的反应包含被氧化与被还原过程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铝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1)铝原子核外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氮化铝具有强度高,耐磨,抗腐蚀,熔点可达2200℃。

推测氮化铝是______晶体,试比较组成该物质的两微粒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铝和氧化钡反应可制备金属钡:

2Al+4BaO3Ba↑+BaO·

Al2O3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Al活泼性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