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488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安全须知新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使用现场量(房间)

  最大存量

  备注

  1

  氧气

  1(瓶)

  0(瓶)

  202室

  2

  液化石油气

  3

  硫化氢

  4

  一氧化碳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附件1所示。

  2.电器设备

  实训中心的电器设备主要有:

电机控制实验装置、数控机床、电脑、投影实验系统、红外摄影监控系统、可变频控制器等。

详细见表2所示。

  表2电器设备等列表清单

  名称

  数量

  使用地点(房间)

  可能发生的事故

  原因

  机床排故装置

  10

  102

  机械伤害、触电火灾

  操作违规

  电机控制实验台

  104

  触电火灾

  电机调速与排故实验装置

  12

  105

  数控机床

  106

  机械伤害

  5

  变频器及PLC装接

  401

  6

  电工技术实验台

  402

  7

  电子焊接操作台

  36

  404

  8

  PLC设计

  20

  405

  9

  电脑

  150

  106、301、307、405、502、503、504、507

  火灾

  电线老化,短路

  电器设备易发事故:

主要是触电、火灾,其中触电原因主要是电器由故障或潮湿漏电等原因引起;

火灾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自燃,主要是由于内部线路故障机潮湿造成内部短路以及房屋漏水等原因造成,二是实验人员不当使用明火(比如抽烟)等造成木制桌椅及窗帘等易燃物着火所致。

  二、安全防火须知

  1.以防为主,杜绝火灾隐患。

了解各类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知识及消防知识。

  2.实验室及实验楼内严禁吸烟或焚烧其它物品。

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理,发现火灾主动扑救,及时报警(119)。

  3.实验室使用电炉、电热干燥箱等强电和明火电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实验中采用易燃易爆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必须严格根据使用说明规范操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每天离开实验室前,要作必要的安全检查,关好水,断电,关好窗户,锁门。

  三、安全用电须知

  1.要树立安全、节约的用电思想。

  2.电源、电闸下方禁止摆放易燃物品和仪器设备。

  3.启动或关闭电器设备时,必须将开关扣严或拉妥,防止似接非接状况。

使用仪器设备前,应先了解其性能,按操作规程操作,若电器设备发生过热现象或糊焦味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4.电器设备及配电装置有故障时应及时请专人修理。

不得擅自乱改线路和乱接电线。

  5.开放热源设备后,必须有人负责照管,有自控装置亦需有人照看,防止自控失灵。

人员较长时间离开房间或电源中断时,要切断电源开关,尤其要注意切断加热电器设备的电源开关。

  6.要警惕实验室内发生电火花或静电,如遇电线走火,切勿用水或导电的酸碱泡

  沫灭火器灭火,应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和人体分离后,实施抢救。

  8.仪器使用完毕,要切断电源,归位,如有记录本,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四、防盗安全须知

  1.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要坚持“三关一锁”(关灯、关水、关气、锁门)。

  2.每天实验结束后要及时交回钥匙专人保管,不得私配钥匙。

  3.使用实验室需预约和登记,不得带无关人员到实验室。

  五、仪器设备使用须知

  1.借用仪器设备需通过指导教师与实验室负责人协商,同意后办理借用手续。

不得随意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2.贵重仪器需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凡违反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而造成设备损坏等事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按规定赔偿损失。

  六、实验室卫生须知

  1.实验期间注意保持实验室卫生,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设备、器材,清理好实验台面,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排。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用餐以及吃零食。

  七、事故处理应急方案

  1.得知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信息和情况后必须立即报警。

  2.报警内容:

  1)事故或隐患发生的地点与时间。

  2)事故或隐患的类型、危险源和人员被困与伤亡情况。

  3)已经采取的措施及其它应对办法。

  4)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

  3.相关电话:

  1)分管实验室安全的副院长办公室:

88320216(顾容)

  2)学院办公室:

88320485(张常洁)、88320489(陈永忠)

  3)实训中心主任办公室:

88881145(孙国良)

  4)校保卫处:

88320119

  5)校医院:

88320120

  6)其他常用电话:

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

  八、急救的一些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方案

  实训中心的危险化学品有可燃气体、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其事故主要是中毒和气体爆炸事故。

  1)隔离、疏散。

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境界区域以外,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现场急救:

  

(1)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2)当人员发生爆炸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二)触电事故处置方案

  实验室有电源220V和380V,由于线路老化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触电事故,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1、脱离电源

  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1)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销,切断电源;

  

(2)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把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3)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体下面,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4)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1)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3)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

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3)注意事项

  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迅速为原则,选择采用。

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下列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

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2、现场急救

  

(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

  

(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

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

  (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三)电器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实验中心有电器设备较多,常因线路老化或电线安装不良等现象,出现电器火灾,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

  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进行灭火。

  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

  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

  5.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面具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7.公安消防人员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

  (四)机械操作伤害事故处置方案

  实训中心有机械加工设备,常因学生(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伤害事故,则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1.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人员进行接应。

  2.立即拨打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

  3.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先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4.派人员到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5.有程序的处理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五)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方案

  如遇到地震等需要紧急疏散大量人员的突发事件时,则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1.立即打开所有人员疏散通道。

  2.以就近原则组织人员从通道撤离,现场教师和管理人员做好秩序维持,首先让学生疏散。

  3.组织撤离人员到安全地点集合。

  4.确认安全后,调配器材、组织人员抢救仪器设备。

  一、氧气

  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克/升,密度比空气大(空气密度1.293克/升)。

加压、降温条件下为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氧气应与其他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贮存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验收时注意验瓶日期,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的破损。

  二、液化石油气

  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

  S、CO、CO2

  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在通常状况下,外观与性状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不溶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