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480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力学实验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力学实验专题

1、(2010·广东)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______。

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临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

(2)王永同学猜想:

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外,还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平整的木板、带钩的木块等器材,对此猜想进行探究,请你说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2010·德州)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图18

图17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例如:

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_____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_______ 法。

例如:

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4、(2010安徽)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

当水平拉动物体A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即F'=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5、(2010年泰州)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①图19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②图20甲、乙、丙、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2010无锡)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

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①③⑥B.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7、(2010·遵义)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

(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___________法。

8、(2010湘潭)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

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

2:

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

2:

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_______比。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___比。

(3)由图1、图5、图5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时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海绵在单位面积上不着天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_______。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

9、(2010龙岩)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

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

称重法。

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14(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N。

方法2:

阿基米德原理法。

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14(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图14

mL,根据F浮=G排=ρ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

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_________。

第二小组:

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_(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10、(2010莱芜)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

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

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11、(2010烟台)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17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问题:

12、(2010年泰州)图所示是有关浮力的小实验:

(1)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由图23(a)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N;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渐渐变___________,说明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_______________;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N,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2)结合实验进行推理,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否全面说明阿基米德原理?

为什么?

12、(2010年南京)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

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

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

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________(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13.(2010河池)小刚同学在河里拾到一块精美的小石头,他想知道这块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石头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以下的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

小石头、细线、溢水杯、水、小烧杯、量筒

(2)实验步骤: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B.用细线拴住小石头,把小石头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C.用量筒测量_________的体积V;

D.计算小石头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完成该实验后从溢水杯中取出小石头直接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质量,求出了小石头的密度.你认为小刚这样做,测得的石头密度值与实际密度相比偏__(选填“大”或“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4.(2010哈尔滨)学习浮力知识时,姜萍知道了阿基米德原理,并知道其数学表达式为F浮=G排。

该同学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于是她走进实验室,选择了大烧杯(或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这些器材,进行实验。

(1)用画简图的方法描述她的实验过程;

(2)请为她设计出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

(3)写出利用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的过程。

(测量数据用表格中的物理量表示)

15.(2010·茂名)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物体所受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如图13所示。

(1)由第一步可知,铁块重力为________N。

(2)比较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由图13可知,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是________N。

(4)若给你一杯浓盐水,利用本实验器材,你如何测出浓盐水的密度。

写出你的做法。

(要用字母表示测量的物理量,不用写出密度表达式)

16.(2010大理)某中学九年级

(2)班ST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有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

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