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427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docx

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精选范文

2019年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思路精选范文

一、基本情况

XX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34所(公办244所、民办64所、教学点126所),基础教育学校中,幼儿园63所、小学178所、初中54所、高中6所、特教学校1所,职业教育学校6所;全县在校生267470人(公办学校学生186873人、民办学校学生80597人),其中基础教育261356人(公办学校学生183425人、民办学校学生77931人,其中幼儿园58744人、小学129158人、初中56579人、高中16793人、特教学校55人),职业教育6114(公办学校学生3448、民办学校学生2666)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58所(公办学校213所、教学点126所、民办学校19所),在校学生185782人(公办学校162297人、民办学校23467人),普通初中54所(公办45所、民办9所),在校生56579人(公办48473人、民办8106人),普通小学304所(公办学校168所、教学点126所、民办学校10所),在校生12918人(公办学校95675人、教学点18149人、民办学校15361人);全县教职工13379人(公办学校10796人、民办学校2583人),专任教师12167人(公办学校10352人、民办学校1815人),其中公办基础教育专任教师10059人,公办职业教育专任教师293人。

二、2019年工作总结

XX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锁定目标、同舟共济、锐意改革,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就。

(一)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全县中小学校设置党委2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163个,教学点设立党小组,党的工作在公办中小学实现全覆盖,部分民办学校尚有盲区,2017年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党组织71个,通过率36.7%,其中,获得三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10个,占已通过验收的党组织的14%,占中小学党组织总数的5.2%。

在职专任教职工10428人,党员3500名,基础教育在校生241314人,学生中暂时没有发展党员。

一是以加强领导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小学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建立了局党组班子联系中小学党建工作制度,定期邀请县委组织部和相关乡镇党委负责人,到公办、民办学校调研指导,理清学校党建工作思路。

局机关党委负责具体抓好日常中小学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纳入办学水平考评指标体系,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学校党建工作格局。

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党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领导核心地位,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干部任免、评优选先、奖励惩罚、人事职称、基建项目、大额经费开支等重大事项,必须提交学校党组织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按分工组织实施。

积极推进学校党组织书记与校长一肩挑,办学规模较大学校设专职副书记,目前,122名校长兼任校党组织书记,配备专职副书记59名,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中小学党建工作水平。

1、好人好马上一线,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治家办教育的用人标准,优化了学校领导班子结构。

率先实行公开竞聘制、组织任命制、公推直选制、交流转岗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选拔任用校长和党组织书记。

今年初,局党组对学校领导班子采取现场述职,教职工、群众评议的方式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及时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党建工作滞后学校的个别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岗位调整。

为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管理能力,一年来年来共派出校长(校党组织书记)外出学习460人次。

在全县教育系统进行了书记、校长后备人选推荐考察工作,确定了120名中小学校书记、校长后备干部。

2、一流队伍战斗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并常态化制度化抓好落实,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积极开展“争做四有好干部、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持续开展评选“感动校园人物”、主题论坛、报告会等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实施“双培养一推选”工程,将教学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为教学骨干,在颍上教育资源平台开辟“园丁风采”栏目,推选党员先锋,弘扬师德大爱,传递教育正能量。

近三年,共表彰师德标兵、江淮好教师、最美乡村教师317名,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培育、催生鲜活的新榜样、新标杆、新动力,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

3、战斗堡垒建设好,通过推行“党支部+党员骨干教师”、“党支部+青年教师”、“党支部+脱贫攻坚”、“党支部+主题党日”、“党支部+实践服务”、“公办学校党支部+民办学校”等多模式,统筹推进中小学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引领党员干部教师率先、争先、领先,把党组织领导各项工作与党建服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拓展和巩固新时期“立德树人”基本教育理念。

抓好抓实党员教职工学习培训,在颍上教育资源网和“颍上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党建专栏,定期开展“微宣传”“微党课”,组织党员教职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网上答题等活动,为党员教职工学习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效建强党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

(二)教育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一是深入排查、精准资助。

对接公安户籍和计生人口信息,确定3-22周岁教育适龄人口基数,开展两轮教育扶贫大排查大走访活动,关注到教育资助的五类人群(正常在扶贫库学生、在外县就读学生、外地在我县就读、边缘贫困户学生、纸质管理户学生)、对10类特殊群体学生单独建立台账,宣传政策,逐人比对教育适龄人口信息和资助情况,及时更新信息,使教育扶贫更加精准有力。

春季学期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6202人(学前教育4743人、义务教育19784人、高中教育1483人、中职教育192人),已经全部打卡资助,打卡资金1500.89万元,普高和中职免学费114.76万元。

边缘户、纸质管理户、外县学生三类人群打卡3107人,打卡金额181.935万元。

补打2017年秋季学期各学段3249人,170.04万元,累计发放教育资助1967.625万元。

秋季学期各学段贫困家庭学生摸底填报工作进展迅速,学前阶段填报4469人、义务教育阶段填报19753人、高中阶段填报2206人、本科填报1207人、高校新生摸排529人,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1546人,申贷率71%以上。

二是压实责任,控辍保学。

建立控辍保学网上填报系统,对辍学劝返和在学区外就读学生调查取证工作进行实时监测。

以贫困县退出指挥部命令的形式压实乡镇、村、学校控辍保学的责任,各乡镇、村(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在开展辍学劝返工作,学校劝返成效不明显的,逐人下发限期入学通知书,与镇村干部进行联合控辍,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正常入学。

三是双基建设,进展较快。

教育“双基”建设项目20个,其中,新建项目11个,改扩建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约7.4亿元。

截至11月份,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已竣工5个,占年度项目数的25%,其余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累计完成投资约4.5亿元,占年度投资总额的61.2%。

四是扩大宣传,落实政策。

开展教育系统“我的扶贫故事”征文评选,录制扶贫政策音频,利用校园广播反复播放,提升政策知晓率。

组织开展教职工帮扶人扶贫政策专题学习和测试,提高帮扶工作的能力。

加大高校资助政策宣传,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办机构下沉,设立乡镇代办点,建立助学贷款宣传动员奖励机制。

五是问题导向,抓好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落实“重抓补促”排查、市委巡察反馈和大排查工作专班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细化整改任务,严格把关整改成效。

严格落实督查督办,各股室包保到各中心校和县直学校,抽调人员组成4个机动式督查组,对问题整改情况专项督查,确保效果。

六是精准调度,兑现奖惩。

新学期教育扶贫推进会之后,按照工作时间节点,对高校助学贷款、学生资助填报、学区外就读学生调查取证工作进行调度,对进度较快的中心校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的中心校、县直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中约谈,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办学模式持续创新。

合肥十中托管颍上二中,使颍上二中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校风校貌得到全新改观。

二是人事制度改革创新。

1、统一城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班师比小学1:

2.4、初中1:

3.7、高中1:

4.4配备教职工。

县教育局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学段、学校、班额、生源等情况把教职工编制统筹分配到各中心校和县直学校,并报县编办同意后实施。

编制核定以中心校和县直学校为单位核定,不核定到自然校。

在编制核算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班师比和师生比相结合的办法核定,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

2、建立中小学教职工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

县人社局根据编制核定教育系统岗位总量,进行宏观管理。

县教育局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充分考虑校长、教师流动的需要,将岗位统筹分配到各中心校和县直学校,并根据人员编制、班额等情况实行动态调整,报县人社局备案。

对全县的教师岗位以中心校和县直学校为单位重新核定,并以中心校为单位分初中、小学统一分别使用,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

3、学区协调打破教师交流壁垒。

根据我县实际,组建两大类、两小类学区。

两大类学区是:

全县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校组成“高中学区”,全县初中、小学、幼儿园组成“初中小学幼儿园学区”。

“初中、小学、幼儿园学区”又分成A、B两小类学区:

A类学区是所有城区初中、小学、幼儿园组成的“慎城学区”,B类学区是其他乡镇行政区域内所有初中、小学、幼儿园组成的“镇级学区”,在学区内,教育局根据学校规模、学科结构、学生数等变化进行教师编制和岗位设置数动态调整,教师在编制和岗位职数内交流。

4、学校聘用,双向选择,打破教师铁饭碗。

各学区学校在教师编制计划、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负责教师的聘用和日常管理、工作考核、评职评优、绩效奖金分配等。

学区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全面实施聘用合同管理工作。

(四)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2019年以来,在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撤并了一批教学点,启动名校带动工程,调整城区学校布局。

城区在建教育项目工程包括东城社区、南湖新区、西四里湾社区、城北文教区四个地块的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有一小南北校区、二小东西校区(东校区现为慎城镇回民小学)、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管仲小学),以及一中的扩建项目。

总共包括11处地块、18所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约3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3亿元。

至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际为370所(含教学点),实现合理布局,为不断向优质均衡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从中考成绩来看,全县今年参加中考人数14342人,其中最高分783.3分,700分以上考生699人。

颍上一中今年招生2808人,其中普招分数线698.1分,定向生最低分411.1分。

颍上二中今年招生2352人,最高分705.3分,最低分494.05分。

从高考成绩来看,全县今年参加高考人数6872人,理科最高分677分,被北京大学录取,文科最高分634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全县一本达线618人,达线率9%;本科达线2201人,达线率32%。

(七)教育发展特色不断凸显。

一是规范行为,打响“绿色校园”品牌。

认真执行省颁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切实减轻课业负担。

推行阳光办学,全面落实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深入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治理行动。

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和综合评价机制,不断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努力形成校校抓管理、人人讲质量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教育质量提升的后劲和活力。

二是多彩活动,打响“活力校园”品牌。

加强党组织对学生社团建设活动引领,以特色活动为平台,以读书工程为载体,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台筑巢”。

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持续开展了“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阳光下成长”文艺展演、感恩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