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298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doc

10

九年级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背诵是基础,理解是核心,书写是关键。

——题记

一、知识要点: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诗文默写主要考查考生诗文名句的记诵情况,包括现行教材中的诗文名句,大纲和课标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中的名句,比较熟悉的课外诗文名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富有哲理的名句、警句、格言、俗语、谚语等。

解答默写题,首先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第四是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每个字的字形,不要写错别字。

二、常见题型分类:

(一)接句式默写:

依据课文上下句默写。

试题为考生提供古诗文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写出相应的语句。

回答这种试题,关键的要领是注意书写中不要出现错别字。

例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

(二)理解性默写:

试题为考生提供诗文的意思,要求考生根据意思的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语句。

回答这种试题,一方面要注意书写中不出现错别字,还要注意对诗文的意思进行准确把握。

例题:

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三)情境性默写:

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

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

例题:

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四)开放性默写:

试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答题的方向,对试题的答案没有确切的要求,考生答出相关的内容即可。

解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积累的优秀古典诗文多,解答这种试题才会应自如。

例题:

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二、习题汇集:

(一)记忆性默写

九年级上册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7、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8、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

10、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

1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

1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13、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破阵子》)

14、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16、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7、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骊山怀古》)

18、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朝天子咏喇叭》)

九年级下册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5、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9、“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羌村三首》)

10、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登楼》)

1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望月有感》)

1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1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6、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

(二)理解性默写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李清照词《醉花阴》的末尾5个字,既惜花,又自怜,既摹形,又传神。

这就是“人比黄花瘦”。

7、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一致。

9、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所说的那样“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

这正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人生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义”与“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舍生而取义者也”。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是:

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5、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

1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7、写出《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8、醇香浓烈,文坛酒味千年不淡。

浪漫潇洒的李白曾“举杯邀明月”;报国心切的辛弃疾曾醉梦军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遭贬却仍旷达的欧阳修曾坦言“醉翁”的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9、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蒹葭萋萋,白露未晞”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20、《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1、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倾诉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绵绵情意;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报国豪情。

2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借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5、苏轼的《浣溪沙》中写景的诗句是: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26、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7、夏完淳的《别云间》中表现作者誓死抗清的诗句是: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阐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揭示国家灭亡原因的语句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一句话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1、《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政治上取信于民的语句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3、温庭筠的词《望江南》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梦。

其中表达女主人公两句表现女子盼夫早归,望眼欲穿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4、白居易的《观刈麦》:

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5、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36、《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7、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所抱有的无意于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8、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9、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4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个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情境性默写

1、今年5月23日,温总理来到地震灾区看望北川中学的师生,勉励大家用信心、镇定、勇气和力量战胜灾害。

他说,对国家我们要记住四个字,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

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

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他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句,如文天祥发出了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慷慨豪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从容就义;陆游晚年虽然年迈力衰,但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少年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