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2710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文档格式.doc

实地考察采取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

5.测评结果:

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D描述测评结果,分别对应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一、省(区、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测评标准

测评方式

1.组织领导

1.1领导体制

1.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关心重视,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每年召开相关工作协调会

2.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群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有工作部署和考核

材料审核

符合上述两项标准为A;

符合其中一项为C;

其余情形为D

1.2工作机制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2.有党委政府领导联系高校工作机制,党委政府领导每年深入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5人次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督查工作,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项调研和督查

4.定期开展所在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

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为A;

符合其中三项为B;

符合其中两项为C;

2.条件保障

2.1制度保障

1.有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实施意见

2.适时修改完善相关实施意见

2.2队伍保障

1.有组织、人事、教育等党政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文件和措施

2.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核定落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编制

3.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4.落实高校辅导员相应职级、职数

5.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按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

6.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境内外培训,有实施队伍轮训的规划

符合上述六项标准为A;

符合其中四项为B;

符合其中三项为C;

2.3经费保障

1.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符合上述标准的为A;

不符合的为D

3.社会环境

3.1文化建设与舆论氛围

1.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宣传舆论氛围的措施,及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典型的宣传

2.推出有益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形成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机制,每年集中开展文化市场的专项治理

3.加强对当地主流媒体的监管,弘扬主流意识文化

4.依法加强对各类网站的管理,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5.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扎实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推动形成优良学术风气

1、3、5材料审核,2、4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符合上述五项标准为A;

3.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免费开放

2.支持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

3.支持并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符合上述三项标准为A;

符合其中二项为B;

3.3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1.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有专门机构、办公场所、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工作有专项部署

2.每半年排查一次学校周边环境的突出问题,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3.打击学校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及时处理各类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4.学校及周边200米内无夜总会、电子游戏厅和无证经营摊点等

2、3材料审核,1、4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4.统筹协调

4.1课堂教学

1.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项要求和措施

2.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培训培养和管理,每年按要求开展骨干教师研修

3.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明确教师的育人职责与要求

符合其中两项为B;

4.2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

1.支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当地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2.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

3.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手段

4.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建立高校与专业卫生机构之间大学生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治疗的转介机制

5.建立资助育人机制,宣传表彰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6.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表彰基层建功立业先进典型

符合其四项为B;

4.3党团工作

1.定期召开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2.定期召开高校共青团工作专题工作会

4.4科学研究

1.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六个二级学科的具体发展规划

2.有省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并经常性开展工作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列入各级1.各级:

指高校所在省(区、市)及其以上级别的各类课题或项目管理单位。

社科(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规划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纳入各级政府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范围

测评结果

根据以上12项二级指标获得A的总数(用X表示),得出测评结果:

X≥10,二级指标无C或D,结论为A;

X≥8,且二级指标无D,结论为B;

X≥6,结论为C;

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

1.1工作定位与思路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体现

3.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明确思路

1.2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1.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门工作会

2.学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

3.有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实施办法

4.学校有关部门有明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并完成相应任务

5.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分别到堂听思想政治理论课≥4学时

2.队伍建设

2.1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队伍

1.对学校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组织、协调、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明确要求

2.每年对学校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职责有考核

3.对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课团课等教学有具体管理措施

2.2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

1.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2.任职资格准入制:

指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

,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师生1:

400的比例配备

2.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的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

4.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

5.按照要求选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科研骨干参加全国和省(区、市)培训、研修,每学年至少安排1/4专任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

6.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表彰纳入学校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一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

1、2、3、5、6材料审核,4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符合1和其余标准中三至四项为B;

2.3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1.按师生比不低于1:

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研究生配备有专职辅导员

2.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

3.对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4.落实辅导员相应职级、职数和待遇

5.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队伍轮训,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6.有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和年度考核结果,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并纳入教师表彰体系

3.思想政治理论课

3.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1.独立设置直属学校领导的、与学校其他二级院(系)行政同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并配齐机构主要负责人

2.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同时应作为重点学科建设

3.落实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定课程和学分及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

4.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

5.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建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覆盖大多数学生

6.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

1、2、4、6材料审核,3、5材料审核与实地考察

3.2形势与政策教育

1.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2.落实规定的课时和学分

3.制定并落实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制度3.集体备课制度:

每所高校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人员对某一专题进行集体研究的备课制度。

4.有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的制度并有效实施

符合其中二项为C;

4.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

1.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教育

2.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以及党史宣传教育

3.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

4.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4.2实践育人

1.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

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育人基地

3.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