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239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docx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

中班关于纸的音乐教案

D

三、师总结

四、延伸活动

寻找身边的纸秘密

观察与推进:

在“与纸交朋友”的活动中,幼儿对“你见过哪些纸”的问题,很兴趣,他们说的最多的便是图画纸、报纸、卫生纸、新纸、挂历纸等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纸。

于是,我们打算在星期一傍晚,我们发出了通知,发动家长一起搜集,让他们把他们认识的纸搜集起来给幼儿,讲给幼儿听,幼儿再来讲给全班幼儿听。

活动内容:

各种各样的纸

(二)

活动过程:

一、幼儿展示带来的纸,介绍名称和用途。

二、引导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常见的纸。

三、参观幼儿园的仓库,认识各种纸。

四、提供画纸、彩笔,启发幼儿将观察到的纸画下来,并进行记录。

观察与推进:

今天幼儿将自己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平时不常见的纸,如复写纸、瓦认纸、信纸等,大家都很兴奋地向大家介绍,还要老师加上文字。

幼儿集中在展板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我认识的?

?

;不认识?

?

”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介绍。

在幼儿的观察中,有的幼儿提出了,纸是哪里来的?

怎样做成的?

我们准备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导brp/p幼儿回家查资料。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很多。

比如:

幼儿平时区角活动经常使用的电光纸等,但是教师没有抓住教育契机,去引导幼儿使他们知道电光纸也是纸的一种,导致了孩子知识面的狭窄。

所以,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抓住契机适时教育,这样幼儿的知识面才会不断扩大。

另外,通过本次活动,我也深切地感觉到了家园配合的重要性与便利性。

家长先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幼儿再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孩子们很感兴趣,而且对这些传授知识的幼儿来说,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活动内容:

实验——纸的特性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纸怕水、怕火、易撕碎等特性。

2、鼓励幼儿发现现象,喜欢提出问题。

活动过程:

1、讨论:

如果纸遇到水(火)会变成什么样?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3、各组演示汇报实验的效果。

观察记录:

在讨论中,幼儿表现出的兴趣很浓厚,交流得也很热烈,纸易撕碎这个特性,大家已经达成了同时。

幼儿也知道薄的纸容易碎,厚的纸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撕碎,但是对纸遇到水和火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答案并不统一。

心宇说:

“纸遇到水就湿了,没法用了,遇到火就烧没了。

盛豪说:

“有的纸就不怕水,上次我带来的信封被雨淋湿了,我用布擦一下,还能用。

“纸遇到火就变成黑色了,奶奶烧纸钱时我看见了”林洪说。

于是带着各种疑惑大家分成两组开始实验,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纸(白纸、卡纸、报纸、卫生纸),供brp/p幼儿实验用。

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纸遇到水都会变湿,但是有的湿的慢,有的湿的快。

我告诉幼儿这是因为有的纸吸水,有的纸不吸水。

幼儿发现,纸遇到火都变成黑灰了。

在交流经验时,孩子们听得很投入,看得很认真。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的观察力,实验能力提高了。

我也发现,只要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孩子们的发现是无穷的,他们想到的问题老师幼儿都想不到。

所以教师应给予幼儿机会,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去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此时教师应是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和学习伙伴。

幼儿只有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才能对获得的知识掌握扎实。

活动内容:

制作活动——纸浆玩具

活动目的:

1、通过制作活动,了解纸浆的制作过程及纸的再利用性。

2、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懂得要节约纸资源。

活动过程:

1、出示纸浆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展示制作材料,简单介绍制作过程。

3、幼儿分几组活动。

(1)、撕、泡报纸。

(2)、搓报纸。

(3)、做成纸浆。

(4)、制作纸浆玩具

观察记录:

活动中,幼儿是分组进行的,一组幼儿撕报纸,一组幼儿把撕好的报纸泡在水里,再一组幼儿就把浸透水的报纸撕碎。

幼儿的积极性打到了极点,大家分工明确,干得不亦乐乎。

在操作中,幼儿的进度快慢不一,孩子们自己也发现了。

静如说:

“看,我们撕得多快,你们搓得真慢。

“纸容易撕碎,但是纸不容易搓碎。

”雅辉说。

“老师说,要搓的碎才行,这样做出得纸浆玩具才好看。

你们不用撕的很碎,因为我们还要搓呢!

这时,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是否报纸让水泡得越透越容易撕碎,孩子们经过比较发现了规律,干得更起劲了。

幼儿在制作纸浆玩具时,充分发挥了创造力,有的做成了各种水果,有的做成了花篮,还有的做成了小熊等等。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了解了制作纸浆的过程,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获得了成功感,能力得到了发展。

通过活动我体会到,只有让幼儿真正去动手实践、操作,他们对获得的经验才能感兴趣,而教师此时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应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

【篇二: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剪剪纸》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剪剪纸》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

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作品分析与设计思路】

在开展的区域游戏“成都名片一一宽窄巷子”活动中,孩子们对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剪纸游戏产生了很浓郁的兴趣。

于是我们尝试与四川民间音乐相结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在合作游戏中大胆想象、创编,体验本土民间音乐带来的快乐,尽情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二、游戏玩法建议

两两合作:

尝试_人当剪刀一个当剪纸合作游戏,当剪刀动时纸不动,纸变成动物形象时剪刀不动。

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xxlxxx|的节奏及四川民间音乐欢快的旋律。

2、在情境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有趣的动物形象。

3、体验剪刀和纸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钥匙声、动物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景

贝贝有一把神奇的小剪刀,这把小剪刀拥有特别厉害的魔法咒语,你们仔细看一看“剪剪剪剪剪,剪刀看一看”(动作配语词节奏),有了这个魔法咒语就想要什么就能剪出什么。

提问:

小剪刀的魔法本领是什么?

做给我们看一看。

(邀请1--2名幼儿)

师:

刚才你们看的真仔细,记得很清楚。

我们一起来试试魔法咒语吧!

(完整欣赏音乐,a段剪刀一一动作配语词节奏;b段固定节奏)

(二)根据情节,感受节奏

1、老虎馆

一天贝贝带着小剪刀去动物园玩,回家的时候粗心的贝贝把小剪刀忘在了动物园里。

天黑了,小剪刀孤零零的一个人,可害怕了,突然…一”(老虎“吼”一声响起)

师:

听这是什么声音?

原来这里是老虎馆,小剪刀好害怕啊!

你们能不能帮小剪刀想想办法打败老虎呢?

(幼儿互相讨论,引导小剪刃的本领)

第一遍音乐:

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游戏。

(—对许多)

配课老师:

切!

这只老虎一点也不厉害,我才不怕呢!

提问:

为什么你们用了魔法咒语,剪出的老虎也不动?

(突出剪刀的节奏)

第二遍再次重复游戏。

(一对许多)当b段音乐出现,配课老师出来和剪出的老虎pk,最终打败老虎,师幼一起欢呼胜利!

2、猴山

师:

小剪刀继续向前走来到了猴山,看到有好多顽皮的猴子在玩,我也想和小猴一起玩,小剪刀们帮帮我吧?

(幼儿相互讨论)

第一遍:

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

(老师清唱旋律)

提问:

为什么只有我的身体在动,而头没有动呢?

(引导剪刀从头到尾不同的顺序变化)

第二遍:

两名教师示范

提问:

剪头时剪刀在哪里?

剪头身体时、剪爪子时、剪为本时剪刀在哪里?

(重点突出剪刀方位变化)第三遍:

老师当纸,幼儿当剪刀(—对许多)

小结:

我们按顺序剪出来的小猴子真是聪明又顽皮。

3、水族馆

师:

剪出了这么多聪明的猴子,小剪刀又看到了一座大大的玻璃房子,这是什么地方啊?

(水族馆)咦?

挺着白肚皮摇摇摆摆走过来的是谁啊?

原来是可爱的小企鹅!

师:

小企鹅是怎样走路的呢?

教师示范

提问:

我要剪一只大企鹅,请认真看看我们是怎么配合的?

第一遍:

师与个别幼儿示范(老师清唱旋律,强调剪刀动纸不动,纸动剪刀不动)

提问:

谁来说说我们是怎么配合的?

(强调剪刀动纸不动,纸动剪刀不动)

我想要剪许多可爱的小企鹅,你能做到剪刀动的时候纸不动吗?

第二遍:

老师当剪刀,幼儿当纸(—对许多)

提问:

哇!

真的剪出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啦!

你会剪小企鹅吗?

第三遍:

一半幼儿当剪刀,一半幼儿当纸(一半对一半)

第四遍:

互换角色,剪出水族馆里的各种动物。

4、动物园里酌各种动物

师:

动物园里还有什么动物呢?

你想剪什么动物呢?

(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第一遍:

教师邀请幼儿两两组合,进行讨论谁当纸,谁当剪刀,想剪什么动物。

再进行游戏。

(两两合作,重点提示动物的典型特点)

小结:

动物园里真热闹啊,我看到了大象、熊猫、鲨鱼、海狮…一

提问:

小剪刀剪出了不同动物的特点,那我们现在互换角色,看看会不会出现更多不同的有趣动物哦!

第二遍:

互换角色(两两合作)

小结:

请小剪刀介绍剪出的各种动物,突出动物不同的特点。

钥匙声响起,师:

快听,是什么声音?

糟了!

保安叔叔来了,快点躲起来!

(引导幼儿回到位子上坐下)

(三)活动结束

师:

好险啊,差点就被发现了,天快要亮了,小剪刀越来越想贝贝了,你们能不能帮

它想想办法啊?

(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想出各种方法)

鼓励小剪刀用自己的好办法送小剪刀回家。

(活动结束)

四、友情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剪纸方面的已有经验,对于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将故事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并给予幼儿肢体动作探索表现的机会和开放空间,更多的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愉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本土音乐本身所带来的审美感受,传递快乐的游戏精神。

【篇三:

中班(下)折纸教案】

折纸:

美丽的小船

目标:

1.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准备:

1.各种图片、录象带。

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

2.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2.折纸小船。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3.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

4.玩小船。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4)评价。

折纸:

青蛙

目的:

1.学习折纸里常用的双三角形折法。

2.会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青蛙,培养幼儿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继续培养幼儿看示意图折纸的能力。

准备:

1.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折好的双三角形以及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作品青蛙、鱼、桃子若干个。

2.《双三角形》折纸示意图,《青蛙》折纸示意图。

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

教师介绍双三角形名称。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