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2364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标_精品文档文档格式.doc

2水泥砂浆30厚。

在开挖土方过程中,沿开挖面设排水沟(用挖土机挖沟),降低地下水至工作面下,便于施工。

在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时,及时砌筑基坑内的排水沟排水。

四、土石方施工的文明施工措施

运输车辆采用散料运输专用车辆,设防散落的挡板。

现场出入口处,配备专人指挥调度车辆,汽车司机遵守交通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工地四周禁鸣喇叭,按指定线路行驶,按指定地点卸土。

遵守广州市有关环卫、市容、交通、文明施工等的有关规定,汽车驶出现场时,配备专人检查装土情况,关好车槽和挡板,拍实车槽内土方,加盖彩条布或帆布以防途中撒土。

在门口处设洗车槽和高压洗车水枪,对汽车轮胎进行冲洗,经人检查后方可出场。

每日清晨,对现场四周马路及时派人清洗干净。

第二节施工监测及保护周边管线措施

本工程基坑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内,基坑开挖深度约11.0~14.0m。

为了掌握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及周围土体的变位情况,对周围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确保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稳定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须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管线等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各方掌握施工动态,组织信息化施工管理。

为此,必须将施工监测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序纳入施工组织中。

一、监测内容

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规范,结合本工程的地质、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施工方案,本着安全、经济,为后续工程积累资料的原则,拟对以下项目进行监测。

(1)基坑周边间隔15~25m设一个变形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做好基坑观测工作,按二级基坑要求控制变形。

(2)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

(3)采用J2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水平位移;

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垂直位移。

(4)基坑开挖期间每2天观测1次;

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期间每周天观测一次。

(5)雨天或有异常情况时应加密观测。

(6)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竖向沉降监测;

(7)围护结构周围土体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

(8)地表沉降监测;

(9)地面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

(10)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11)地下水位监测

2

地面建筑物倾斜

RC结构

3.0%0

GBT7-89

砖混结构

3.5%0

3

地下管线

横向钢管

25mm

经验

横向砼管

20mm

4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5

土体水平位移

30mm

6

爆破震动效应

2.5cm/s

1.5cm/s

1.0cm/s

四、监测反馈程序

(1)监测数据的管理标准:

信息化施工管理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根据以往经验,仍推荐《铁道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的三级管理制度作为监测管理基准。

管理等级

管理位移

施工状态

III

U0<

Un/3

可正常施工

II

Un/3<

Un2/3

施工中应注意并适当加强支护

I

加强支护或采取特殊措施

其中:

U0—实测累计位移值;

Un—允许累计位移值。

根据上述监测管理标准,可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来选择监测频率:

一般在III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适当放大一些;

在II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次数;

在I级管理阶段则应密切关注,加强监测,监测频率可达到1~2次/天或更多。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

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建筑物的安全状况,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采用的回归函数有:

u=Alg(1+t)+B

U=t/(A+Bt)

U=Ae-Bt

U=A(e-Bt-e-Bt0)

U=Aí

[1/(1+Bt0)]2-[1/(1+Bt)]2ý

U=Alg[(B+t)/(B+t0)]

式中,U—变形值;

B—回归系数;

t—测点的观测时间(day);

to—测点的观测时间(day)

五、监测数据的反馈

成立监控量测班组,在现场技术负责的领导下,开展施工监测。

班组成员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具体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工作,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辅助制图,通过对时态曲线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最大位移值,位移变化和应力变化规律。

量测工作要做到规范化,及时准确,全面采集数据。

现场量测要专人保管,原件埋设前必须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测,以保证量测质量,指导施工。

监控量测班组组织与监测系统控制,如下页图表所示:

序号

量测项目

组成人员

备注

1

周围建筑物及管线、地裂纹、裂缝

基坑周围地面位移、沉降

地质观察

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

基坑底面变形

监理工程师

监控量测系统控制图

现场技术负责人

设计部门

数据处理

施工部门

现场量测

各种监测数据及时整理,绘制成变形、应变、应力随施工作业面推进的空间变化规律曲线及应变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时态曲线,如图:

位移量

P(KPa) 控制线

应力变化曲线

:

时态曲线

时间 时间

对各种曲线要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以预测各个时期可能出现的最大变形值,应力值,并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结合施工规范与设计的要求,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反馈设计、优化设计,使围护工程施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全部监测工作的实施工作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包括观测仪器的采购、保管、选定、埋设和安装、测试和施工期观测及资料整理所有阶段。

监测人员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并提供有关切实的数据记录。

妥善处理好施工和监测设备埋设间的相互干扰,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测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教育好全体施工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观测设备、观测桩点等受到机械和人为的损坏,保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所有监测点待中标后具体布置并出具详细监测设计方案。

六、基坑水平位移控制值

1、安全监测工作应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测措施;

2、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要求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不得超过30mm;

3、水平位移预警值:

累计位移24mm,昼夜位移速率5mm;

4、监测频率

①开挖土方时,每天一次,两天倍加一次;

②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每两周通报一次,如接近警戒值时随时通报,并改为每天次;

5、地下室完成至±

0.0前,基坑安全工作应列入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范畴,现场必须制定应急安全措施并配备足够的抢险加固材料;

第三节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概况

沿基坑内侧布设φ550@400×

400双排搅拌桩,桩与桩之间搭接为150mm,桩与桩之间中心距为400mm;

其它部位均为一排φ550@350搅拌桩,桩与桩之间搭接为200mm,桩与桩之间中心距为350mm,采用格栅式水泥搅拌桩挡土墙支护方案,桩长14.5m。

搅拌桩采用"

四喷四搅"

施工工艺,水泥浆液压力宜大于0.3Mpa,提升速度为1.2m/min,宜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5左右,要求水泥掺入量(重量比)为15%。

二、施工条件

场地平坦,地质报告为初勘报告,如果最终资料显示地层差异较大或开挖深度发生变化,再作相应调整。

三、主要施工机械

采用6台深层搅拌桩机,6台灰浆机,6台灰浆泵,单轴搅拌杆。

一排搅拌桩的搭接为200mm,中心距350mm;

双排搅拌桩的搭接为150mm,中心距400mm。

四、施工准备工作

开工前,组织施工现场技术骨干参加由业主、监理方、施工方组成的图纸会审会议,必须使主管人员明确设计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

图纸会审结束后,立即着手对下属施工班组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交底工作。

材料进场后,首先按规定做好材料的性能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为保证工程质量,规定每根桩加足水泥量,按设计水泥掺入量、水灰比采用带浆钻进四搅四喷的施工工艺,即钻进时要送浆钻进,提升时也要送浆,到地面时刚好把水泥浆液全部送完。

场地平整

五、施工工艺流程图

开挖沟槽

桩位测量定位

钻机就位

搅拌下沉

喷浆搅拌提升

重复搅拌下沉

搅拌提升

清洗、移位

六、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方法

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闭合导线控制网建立在场地四周;

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搅拌桩中心线,在中心线上布设桩位。

(2)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控制网、施工放样。

测量放线定出搅拌桩桩位,插上标签,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3)施工测量的精度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执行。

2、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法

(1)桩机定位、对中放好搅拌桩桩位后,移动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

(2)调整导向架垂直度

采用经纬仪或吊线锤双向控制导向架垂直度。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垂直度小于1.0%桩长。

(3)拌制浆液

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同时,后台拌制水泥浆液,待压浆前将浆液放入集料斗中。

选用水泥标号32.5R普通硅酸水泥拌制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5~0.55范围,水泥掺入比a=15%,根据桩径为Ф550mm,即每米深层搅拌桩水泥用量不少于55Kg。

(4)喷浆搅拌下沉

启动深层搅拌桩机转盘,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开启灰浆泵,通过管路送浆至搅拌头出浆口,出浆后方可使钻杆沿导向架边下沉边喷浆搅拌,下沉速度可通过档位调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额定值。

(5)喷浆搅拌提升

喷浆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启动搅拌桩机及拉紧链条装置,边喷浆搅拌边提升钻杆,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和直至将搅拌钻头提升出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