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266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Word下载.docx

②改进了造纸术

③为人们提供了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④撰写了史书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7.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8.下图为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葬的《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该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仿佛在说唱一个盛世。

它最有可能说唱以下哪个盛世()

A.文景之治B.汉武盛世C.光武中兴D.太康之治

9.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然而,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却得到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促使上述变化发生的核心因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D.北方长期战乱,经济遭到破坏

10.思想家王韬说:

“天下何以治?

得民心而已。

天下何以乱?

失民心而已。

”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B.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D.汉武帝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

1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聚落

②农作物出现

③城市的出现

④磨制石器

⑤家畜出现

⑥房屋出现。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12.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

“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

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

”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A.大禹治水B.兴修都江堰C.开凿灵渠D.开通大运河

13.提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D.孙武

14.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军官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

废除土地私有制

15.《史记》中记载:

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于是来到洛河,耀武扬威的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王室衰微,分封破坏B.礼法破坏,百家争鸣

C.王室内讧,等级不再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

16.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

17.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

“……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据此可知,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8.下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

它表明夏朝:

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

19.下列关于阪泉之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战争发生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B.交战双方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C.交战地点在长江流域的阪泉

D.战争结果是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20.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宣扬的诚信、友善、孝道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

下列思想观点与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有关的是

A.“兼爱”“非攻”B.“无为而治”

C.“焚书坑儒”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材料分析题

21.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学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孟子、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

(技术创新)

材料二:

(政策创新)

材料三: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七年级《中国历史》

(制度创新)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哪一时期何种局面?

儒家、道家创始人分别是谁?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那时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哪一事件?

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事件有何关系?

最能反映该事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措施是什么?

(5)请你谈谈对创新的认识。

22.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实行什么制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

材料二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有诸侯存在)。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此制度在西周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下图所示

(3)材料三图中A是代表哪一职务?

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chuzhi废除、取消),而藩国自析。

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汉书》

(4)材料四反映了西汉时期对地方加强控制的哪一措施?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创新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

23.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卓越统治者的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1)图一这种农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同时期还出现了哪种先进的耕作方式?

(2)图二中的货币是哪一朝代的?

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的货币称作什么?

材料二东晋南朝对北方流民最初给予减免租役的优待;

农民垦荒,给予若干年的赋税优待。

南朝皇帝在春耕前下诏禁止杀牛。

南方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地方官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田,水利工程星罗棋布。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得到什么启示?

24.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相辅相成,不断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此后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文化典籍的传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1)材料一的图一是我国哪朝文字?

图二中秦始皇统一文字得到了哪位丞相协助?

(2)东汉时哪位宦官改进了造纸术?

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造纸术发明有何作用?

(3)魏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被赞为古今之冠,后人以什么称号来赞誉他?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A

解析:

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数万,与30万秦军在巨鹿展开决战,最终项羽以少胜多,战胜秦军。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只有三四万人,袁绍有十万大军,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孙刘联军五万人以少胜多,大败二十万曹军。

公元383年,前秦集结80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只有8万军队,双方隔淝水对峙,由于前秦失去民心,结果东晋大获全胜,大败前秦。

因此,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都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

故正确答案为A。

BCD总结不全,故选A。

【点睛】

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但有时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注意认真审题。

2.C

C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原少数民族的坐具),印证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汉族生活中的生实。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孝文帝改革。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

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

故C符合题意;

张骞通西域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玄奘西行学习印度的佛教,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班超出使西域;

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根据题干信息“江南地区……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可知体现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A项正确;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为后来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

江南地区较为安定,排除C项;

江南条件优越不是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A项。

4.B

B

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八王之乱消耗国力,再加上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导致西晋的灭亡,西晋不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B符合题意;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属于魏变晋,是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排除A;

西晋统治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排除C;

西晋是266年建立,317年灭亡,属于短期统一,排除D。

故选B。

5.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曹操靠焚毁粮草给养的谋略摧垮了十万袁绍大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A符合题意;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B排除;

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C排除;

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D排除。

故选择A。

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