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086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8课 三国鼎立Word下载.docx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辨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读史使人明智,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通案)

集体修改建议

个人再探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

(出示曹操的京剧脸谱)同学们,这幅脸谱是谁的呢?

对,曹操。

为什么他是白脸呢?

千百年来,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曹操虽是个“治世之能臣”,但也被斥为“乱世之奸雄”“旷世奸雄”,在各种小说和戏剧舞台上,他总是个白脸奸臣。

历史上的曹操果真是这样的吗?

等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对他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师:

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

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下面请同学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找一找当时在北方主要有哪几股势力?

生:

有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和盘踞在河北的袁绍。

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那么统一北方的任务究竟能由谁来完成呢?

我们共同观看两个课本剧。

[学生表演]:

情节一:

曹操与两个谋士的对话。

(对话中体现出曹操在政治上的优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

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情节二:

袁绍与谋士的对话。

(对话中体现出袁、曹双方的力量对比;

袁绍对曹操的轻视;

袁绍拒绝谋士诅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使学生学会搜集有用的资料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并以此逐步突破难点。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现在分组讨论,你认为谁最终能够统一北方,为什么?

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根据对袁、曹双方的优劣分析,大家已经得出结论,未来的统一大业一定会由曹操来完成。

在曹操势力迅速发展之时,袁绍力量也更强大了。

在军阀混战中,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军阀。

在汉运将终之际,他很想由自己统一中国,称帝天下,于是与曹操势力发生冲突。

终于演变成一场大战——官渡之战。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

(板书)一、官渡之战

1.官渡之战

请同学们看课本102-103页的关于官渡之战的描述,做到两点:

掌握官渡之战的大致经过;

初步分析官渡之战中曹胜袁败的原因。

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之后找一名同学进行复述。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

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

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意见,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

袁绍带领数百骑兵逃回河北。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

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是必然的结局。

曹操内部稳定,将士用命,尤其曹操善于用人,能及时采纳谋士的意见,并善于抓住战机等。

而袁绍政治腐败、用人不当、治军不严、性格外宽内忌、遇事犹柔寡断等决定了他必然失败。

除此之外,从政治上看,曹操比袁绍得人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是袁绍所不能比的。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大凡大的战争或战役,它打的不仅是军事装备、军事技术,更重要的是比综合实力。

打的是政治,打的是经济实力,打的是人心,还有军事谋略等。

官渡之战中,袁绍的优势只体现在人多粮多,其他都不可与曹操相比。

所以曹胜袁败也在情理之中。

特别要注意的是曹操为迎接许攸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来迎接他,仅凭这一点,袁绍就不可能胜利。

正可谓:

(课件显示)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

从上述表演及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官渡之战后北方的情况:

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

(板书)2.曹操统一北方

曹操统一了北方后,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示投影)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呢?

曹操意图统一全国。

(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曹操统一全国,还有一定的阻力:

一是江南的孙权。

二是依附于刘表的刘备。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决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板书)二、赤壁之战

1.孙、刘势力的壮大

孙权在江南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地位日益巩固。

在207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刘备还没有立足之地,不久之后却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的关键在于刘备起用了诸葛亮。

你们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吗?

讲述

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建议刘备避实就虚,向西南发展,谋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并与孙权结盟,联合抗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

(板书)2.赤壁之战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上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

思考孙刘是怎样一步步联合起来的?

曹军南下,人数众多,刘备感到抵挡不住,急忙南逃。

诸葛亮建议联孙抗曹,刘备同意,派诸葛亮去见孙权,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孙权部下主张降曹的很多,孙权也举棋不定,经诸葛亮、周瑜等人的说服,孙权同意了联合抗曹。

双方组成了约五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和赤壁一带与曹军对峙。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主要采用了什么战术打败曹操?

火攻。

赤壁之战主要在长江上作战,在水上作战,用火攻怎样凑效?

曹操把所有小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上面铺上木板。

船被火烧着后,一时很难分开,因此损失很大。

请同学们想一想,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冬天我国常刮西北风,而大战的晚上恰好刮东风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尽量找出各种资料,拿来分析,找出充分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现在抛开天意的说法,一般认为或是偶然刮东风,或是诸葛亮懂天象,预先知道那一天晚上会有东风刮起。

其余都是不可信的。

其实,关于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应该有多个,而不是一个或两个。

我们前面讲述,大的战争或战役,它打的是军力、人心、士气、经济、政治等,决不是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或战役的胜败的。

拿赤壁之战来说,诸葛亮抵柴桑(今江西九江)向孙权陈述联合破曹时,就帮助孙权分析了曹操的不利因素:

曹军虽众不习水战;

刘琮新降,军心不服;

远离后方,补给困难;

长途行军,士卒疲弊;

胜兵压境,骄傲轻敌;

水土不服,已染疾疫等。

除此之外,曹还有一大弱点,即后方不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活动,曹操有后顾之忧。

对孙刘一方来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决不是偶然的,孙刘不占天时,但占地利,尤其还占“人和”,还有就是战术正确。

所以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又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下面我们来学习赤壁之战的最大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板书)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简单概括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的基本情况。

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

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曹、孙、刘三方面的力量经过赤壁之战后,都有了新变化。

曹操南下的势头受到遏制;

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得到巩固;

刘备有了新的地盘,站稳了脚跟。

三方达成了一种新的平衡,一种新的均势形成,这直接影响到了后期的政局。

请大家看教材上关于三国成立的过程,要求能复述出来。

220年,曹丕废献帝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请大家看教材上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从中找出洛阳、建业、成都三地,并了解魏、蜀、吴三国的疆域大小。

同学们,三国鼎立期间魏、蜀、吴三国为了打败对方,都特别重视发展生产,增加自己的实力。

因此,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

(板书)2.三国经济的发展

这部分大家自己看书总结,培养自学能力。

看书,总结

注意掌握下面三点:

(1)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

(2)蜀国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

(3)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其中,要特别注意230年,吴国发生了一件与今天台湾有关的事件,即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特别强调:

三国时吴国就和台湾有往来,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合作探究,质难解疑

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作用。

讨论,发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曹操雄才大略,为实现全国统一作了长期的准备,但赤壁之战后,不得不退回北方,并由过去的积极进攻改为待机进取的战略。

孙权和刘备也是一代豪杰,他们都想由自己来实现统一,但都力量不足。

因此,才形成了三国分立的状态。

这三个国家,为了保卫自己并企图实现统一,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使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一定发展。

所以,三国的出现,比起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来说,是无秩序中的有秩序,是大混乱时期的暂时稳定,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安定的愿望的。

三国分立是局部的统一,是最后走向全国统一的一个步骤,代表了统一的趋势,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封建割据势力混战的结果。

官渡之战使曹操大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

这种局面直到280年西晋统一全国才结束。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里,魏、蜀、吴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全国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各族人民都迫切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

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显著,物力和财力都比南方充足,所以后来全国的统一便由代魏而立的西晋来完成。

下面找同学来评价历史人物。

(课件显示三国历史人物)

我们先说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A:

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

“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C: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

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