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078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施工工法Word格式.docx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预应力锚索框格梁施工工艺框图”

5.1施工准备

预应力锚索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序流程、人员组织和施工设备、材料、试验、监测安排及安全、质量管理。

申请单项工程开工,开工条件包括开工报告、锚筋材料试验、浆体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相关机械设备等,并应注意张拉设备及有关机具是否经过标定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工作,材料、机械的防雨、防水工作,保证水、电畅通。

将预应力的造孔设备、注浆设备、张拉设备调至工作面附近,待坡面整修工作面完成后,马上吊运至工作面。

锚索所需的水泥、钢材、预应力钢铰线及锚具等各类材料必须和工程锚索施工所需的完全相同,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并符合国家标准。

使用前需对各种材料做必要的物理力学试验,提供材料检验合格证书等资料。

预应力锚索使用的千斤顶、压力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或检验。

5.2试验孔施做

为了验证设计采用的工作锚索的性质和性能、施工工艺、设计质量、设计合理性以及所提供的安全储备,同时考虑有关搬运、储存、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抗物理破坏的能力,在单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后,按设计要求先进行锚索基本试验,即抗拔拉破坏试验。

具体位置应由监理和设计代表现场确定,试验孔位置的选择应体现工程孔锚固地层实际情况。

试验时应记录各级荷载及锚头位移等详细数据,并在工程锚索施工前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交试验报告,以验证和调整设计。

5.3孔位定位放样

根据各工点工程平、立面图,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

误差不得超过土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

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

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锚孔定位。

5.4搭设脚手架平台与钻机就位

为方便钻机作业,需在边坡上搭设脚手架平台。

高边坡钻孔工作均在高空条件下

作业,作业平台的牢固性与安全性十分重要。

采用符合规范标准的©

48mmx35

mm钢管作支架,用扣件联接,平台宽度为5m,作业平台上满铺建筑模板,模板与脚手架用铁丝绑扎牢固。

钻机在作业平台上安装要保证稳固,且保证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位中心。

确保锚孔

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土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土100mm,钻孔倾角和

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

1.0°

,方位允许误差±

2.0°

5.5钻孔

5.5.1钻孔设备

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

岩层中采用潜孔冲击成孔;

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5.5.2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5.5.3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5.5.4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5.5.5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

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索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5.5.6锚孔检验

锚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5.6锚索制作

锚索制作工艺流程:

编束通知单f下料、清洗f安装承载体f挤压P锚f编束f安装支撑环一安装注浆管一验收一库存

在预先平整好的下料场地上按下料长度进行下料,每根绞线长度误差控制在

10cm左右。

钢绞线下料长度=各分段锚固长度+锚索自由段长度+框格梁厚度+锚索工作段长度+截长误差(约100mm)。

下料要求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好以后,钢绞线全段除锈除污垢后,将每束锚索平顺地放在制作平台上,用钢卷尺量出锚固段和自由段,分别作出标记,在自由段涂抹黄油,作防腐处理后再外套PVC管(如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则在一端锚固长度内剥除PE层,对剥除部分钢绞线除污洗净)。

按要求设置承压板、支撑环,支撑环每1m放1个,用GYJ60A型挤压机对剥除部分挤压上P锚。

索体要求绑扎牢固,绞线应平行顺直。

对不同位置处的承载体相应的绞线外露端做出临时和永久性标记。

灌浆管绑扎在锚索体上,灌浆管头部距锚索体端部5〜10cm,灌浆管使用前,要检查有无破裂、堵赛。

绑扎好的锚索顶部要安装导向帽,以方便穿索。

锚索制好后应将承压板、P锚外部涂上防腐油漆。

检查合格后的锚索标识好以后分区存放,同时做好防雨、防晒工作。

5.7锚索安装

向锚索孔安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即可将锚索用人工抬至工作面,用人工将锚索平顺穿入锚孔,当外露部分满足工作长度时即到位,停止穿索。

锚索往孔内穿时,索体必须平顺,不得扭绞,同时应避免损伤

PE(或PVC)管及支撑环脱落。

锚索安装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灌浆工作。

5.8注浆

注浆采用3SNS系列注浆泵,搅拌采用灰浆搅拌机进行。

浆液要搅拌均匀,随绞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

严防石块等杂物混入浆液。

注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525#,水灰比为0.38〜0.48,外加

10%UEA-Z型复合膨胀剂和0.6%的高效早强减水剂。

浆体强度不小于40MPa,

注浆压力保持在0.4〜0.6MPa边注浆边缓慢抽拔注浆管,保证注浆管口处于浆液面一下。

并保证浆体密实、饱和,达到设计浆体强度。

待孔口溢出清晰的浆体即可停止注浆。

注浆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并做好试验块。

5.9砼框格梁施工

把框格梁位置坡面清理干净,人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并在锚索位置套上2.5inPVC管;

采用分段浇筑砼,浇筑时振捣要均匀、密实,保证浇筑质量。

框格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孔口周围及建基面上的碎石及泥土,然后绑扎钢筋、立模,并同时安装定向筋、定位管及固定锚垫板。

锚垫板可作为框格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必须与定位管轴线垂直。

框格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斜

托强度等级:

C30。

浇筑时应加强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并养护。

5.10锚索的张拉

待锚孔注浆体强度和框格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和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即可进行张拉。

张拉前须对张拉机具进行配套标定,计算出千斤顶受力与油压的线性方程,用于张拉油压与张拉力的控制。

安装锚板前,要用棉纱擦净锚板内的泥沙油污。

钢绞线穿入锚板的顺序,力求与钢绞线束绑扎的顺序一致,防止交叉缠绕。

使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在张拉前,钢绞线外包的PE护管用锯条割掉(注意不要伤着钢绞线),不得用火烧钢绞线,剥除PE后要清除防腐油脂。

按设计要求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并锁定。

锚索张拉锁定采用间隔施工,即每间隔

1〜2根锚索进行循环张拉锁定。

张拉分6级2次进行,即按设计值的15%、

30%、45%、60%、75%、90%进行张拉,每级张拉观测稳定时间为5〜10min,其中前5级为一次张拉,一次张拉完毕5天后进行二次张拉,二次张拉至90%

时,观测稳定10min后,回油至75%观测10min稳定后锁定。

张拉千斤顶的

锈蚀层或

轴线必须与锚索轴线一致,锚环、夹片和锚索体张拉部分不得有泥砂、其它污物。

索整体张拉前,应进行单股钢绞线的预张拉,单股钢绞线的最大预张拉力可取单股钢绞线设计张拉力的10%,且锚索各单元体的预拉应力值应当一致。

如在张拉过程中发生意外或有迹象表明预应力损失较大时,则必须进行补偿张拉,此时应一次张拉到超张拉荷载。

张拉结束后,将锚板外的钢绞线处理好,不能松散,以备再进行张拉。

为防止外锚头的长期暴露,每次结束后应作相应的防护。

每级张拉的稳定时间必须保证,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法”控制,以张拉油压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作业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5.11张拉锁定、封锚

预应力张拉完成后,用手提砂轮机切除多余钢绞线,外留长度5cm。

填充好油脂

后对锚头采用不低于20MPa的混凝土进行封锚,防止锈蚀和兼顾美观。

6、劳动组织

劳力组织表

序号项目工种人数备注

1

现场指挥

2

技术兼质检

3

拌合机司机

4

电工

5

振捣工

6

配料

框格梁工程

7

试验员

8

电焊工

9

钢筋工

10

修理工

11

架子模板工

12

普工

25

13

14

15

钻机司机

16

钻孔

17

架子工

18

空压机司机

19

20

21

锚索、注浆

22

23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