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078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诊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体征:

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或观察到的改变

第一节:

发热

1、发热:

当动物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就称为发热P19

2、发热病因: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

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发热的发生机制:

1)致热原性发热:

致热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

2)非致热原性发热:

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4、动物发热等级:

①低热:

比正常体温升高0.5~1℃

②中等热:

比正常体温升高1~2℃

③高热:

比正常体温升高2~3℃

④超高热:

比正常体温升高3℃以上

5、发热的临床经过3个阶段:

P21

1)体温上升期:

骤升性和缓升性2)高热期

3)体温下降期:

骤降(预后不良)和渐降(痊愈)。

6、热型:

将发病动物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连接起来形成的体温曲线具有不同形态。

分为:

稽留热、张弛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1)稽留热:

体温较稳定地维持在高水平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急性马传染性贫血、牛肺疫、猪丹毒、猪瘟。

(2)张弛热:

体温升高后波动幅度大,在24h内波动范围超过1℃,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化脓性炎症、小叶性肺炎。

第二节:

皮肤黏膜出血

1、皮肤粘膜出血:

因动物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症状

2、基本病因与发生机制:

①血管壁功能异常:

遗传、某些传染病出现出血性紫癜(血斑病)、动物传染病、化学物

中毒及代谢障碍;

②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

减少、增多、功能异常;

③凝血功能障碍:

遗传性、继发性、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

第三节:

水肿

1、正常动物组织液平衡机理: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组织间隙机械压力4)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2、发生水肿的因素:

①钠与水的滞留;

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⑤淋巴回流受阻。

3、水肿病因:

P26

1)全身性水肿:

①心源性:

主要为右心衰竭的表现。

发生机制: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组织液回流减少。

特点:

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分(四肢末端、胸腹下);

对称性、凹陷性和无热无痛;

通常还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

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

②肾源性:

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

机制: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钠、水潴留。

出现迅速;

不受重力影响,最初出现于眼睑及颜面;

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③肝源性:

④营养不良性:

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B1缺乏。

特点:

水肿前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并由四肢逐渐蔓延全身

⑤其他:

黏液性、药物性、其他

2)局部水肿

动物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动物肾源性水肿

动物心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延及全身

从四肢、胸腹下开始而延及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常迅速

发展较缓慢

水肿性质

软而移动性大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小

伴随病症

伴有其他肾脏病症,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底改变等

伴有心功能不全病症,如心脏增大、心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

第四节:

鼻液

1、鼻液异常表现:

鼻液量和流出情况、鼻液性状、鼻液颜色、鼻液气味、鼻液中可见异物

2、鼻液的性状:

①浆液性鼻液:

无色透明,稀薄如水,含细胞很少,见于急性卡他性鼻炎、流感和马腺疫初期

②粘液性鼻液:

含大量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故呈灰白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

③黏液脓性鼻液

④脓性鼻液

⑤血性鼻液

⑥泡沫性鼻液

3、鼻液颜色:

正常:

无色透明

1)浆液性鼻液:

2)粘液性鼻液:

呈灰白色

3)脓性鼻液:

黄色、绿色(黄疸或绿脓杆菌感染)

4)吸入大量粉尘或烟尘时,黑色

5)粉红色或鲜红而混有小气泡:

多为肺气肿、肺充血和肺出血

6)铁锈色:

为渗出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酸性的肺炎区域中,变成正铁血红蛋白的颜色,是大叶性肺炎的特征之一

第五节:

咳嗽

1、咳嗽:

动物通过咳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管内的异物,是保护性的反射

2、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道受气体、粉尘、饲料、异物、炎症、出血与肿瘤等刺激。

喉部杓状间腔和气管分叉部黏膜最敏感

2)胸膜疾病:

胸膜炎或胸膜受刺激(气胸、胸腔穿刺、胸膜间皮瘤)

3)心血管疾病:

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肺水肿或右心衰引起的肺栓塞

4)中枢神经因素:

脑炎、脑膜炎

3、发生机制:

感受器:

耳、鼻、咽、喉、支气管、胸膜感受器

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神经中枢:

延脑咳嗽中枢

传出神经:

喉下神经、膈神经、脊神经

效应器:

咽肌、声门、膈与其他呼吸肌

4、咳嗽的性质:

P32

1)干性:

咳嗽清脆而干短,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喉及肺结核、二尖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湿性:

伴有稀薄分泌物,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空洞型肺结核

3)痛咳:

咳声短而弱,见于胸膜炎

5、咳嗽的音色:

1)咳嗽声音嘶哑,多见于声带炎、喉炎、喉结核等

2)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肺结核、气胸、肺淤血、肺水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等

3)阵发性连续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音(鸡鸣样咳嗽),见于会厌部、喉部疾患,气管受压,猪肺疫

4)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声,见于肺气肿

第六节:

发绀

1、发绀:

动物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者在血液中形成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发绀部位:

口唇、鼻尖、结膜、舌、两颊、耳垂、甲床

2、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1)中心性发绀:

由于心、肺疾病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

肺性和心混合性发绀。

全身性的,也见于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呼吸困难

①肺性发绀:

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淤血,肺血管疾病

②心混合性发绀:

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心与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部分静脉血混入体循环动脉血中

2)周围性发绀:

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主要在皮肤温度低、发凉处。

可分为: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3)混合性

第七节:

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表现为:

呼吸运动加强,重者鼻翼煽动、张口开肘,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与呼吸方式的异常

2、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①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②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③中毒性呼吸困难;

④中枢神经性呼吸困难;

⑤血液病;

⑥腹压增大性疾病;

⑦发热。

3、肺源性呼吸困难在临床上分为哪3类分别有什么特点?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上呼吸道狭窄引起:

特点是动物吸气费力、时间延长、鼻孔张开、头颈伸直、肘头外展、肋骨上举、重者由于呼吸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肛门内陷,常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口哨音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泡内空气排出困难引起。

特点是动物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脊背弓起,肷窝变平,肛门外突。

沿肋骨弓出现一条凹沟———喘线。

伴有干啰音

③混合型呼吸困难:

主要是呼吸面积减少‘气体交换障碍,并引起呼吸中枢兴奋的原因。

特点是动物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加快、变浅。

常伴有病理性呼吸音。

第九节:

呕吐

1、呕吐:

动物不自主地将胃和部分小肠的内容物从口或鼻腔排出体外的现象。

马属极难发生

2、呕吐特点的辨认:

真性呕吐、喷射性呕吐、假性呕吐

1)真性:

有明显的呕吐动作,腹部肌肉收缩,头颈伸长,神情惊恐,呕吐反复发生——黏膜受刺激或胃炎、中毒

2)喷射性:

呕吐动作不明显,一次吐出大量稀薄的胃内容物——急性食滞性胃扩张,牛瘤胃积食,猪、犬、猫过食,以及颅内压升高性呕吐

3)假性:

仅有食管内容物和唾液——食管阻塞

3、呕吐发生时机和呕吐物性状的辨认

①过食:

在采食后不久,一次呕吐大量正常胃内容物,动物安静,短时间不再出现;

②采食后立即呕吐,呕吐物常常混有黏液,呕吐动作持续而频繁,多与胃、十二指肠、胰腺的顽固性病患有关

③呕吐物中含有血,见于出血性胃肠炎、猪瘟、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④呕吐物呈黄绿色,碱性反应,为混有胆汁的表现,见于犬、猫大肠阻塞

⑤呕吐物的性质和气味与粪便类似

⑥猪犬猫呕吐物中有毛球、肠道寄生虫及其他异物。

4、中枢性呕吐与反射性呕吐辨认

①中枢性呕吐:

多颅脑病患,动物多有意识障碍,全部胃内容物排空,呕吐动作仍不停止,呕吐有时仅吐出部分清水或空呕无物排出

②反射性呕吐:

意识清醒,多与消化器官和腹腔疾患有关,呕吐动作在采食后不久发生,或与采食等有关,待胃内容物排空,呕吐动作可停止

第十节:

便秘

1、动物便秘时,肠蠕动音减弱或停止,但初期可能增强(判断题)

2、诊断方法:

1)问诊:

①饲养管理情况:

饲料的种类、水的质量、劳役状况②患病时间③病后表现,特别是排粪次数、每次排粪的数量和硬度、有无腹痛症状④治疗情况;

2)临床检查:

①口腔干燥,口色正常或稍红,有薄层灰白或灰黄色舌苔,口臭或稍有腐败臭,硬腭往往肿胀②听诊:

瘤胃蠕动次数减少,每次蠕动持续时间变短,蠕动音减弱,瓣胃及真胃音消失,肠音减弱,有时可听到金属音,单胃动物大小肠音减弱③排粪情况及粪便观察;

3)特殊检查:

①直肠检查②药物性诊断:

胃肠兴奋

第十一节脱水

1、脱水性质:

①等渗性脱水:

电解质和水分以等渗或近似等渗浓度丢失,也叫混合性脱水

②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丢失多于水丢失,失盐为主

③高渗性脱水:

水分丢失过多,电解质丢失较少(先补水后补钠)

2、脱水量的判断:

1)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