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030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工艺流程图题含解析.doc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36工艺流程图题

1.(2018•湖北黄冈)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

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答案】B

【解析】A、反应③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B、由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反应②中的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反应①中铁、氧的化合价从+2、0变成+3、-2;反应④中氢、钨的化合价从0、+6变成+1、0,故正确;D、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可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故选B。

2.(2018•呼和浩特)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1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

CaC12溶液显中性)

B.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

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分析】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探究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要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甲溶液不能选择稀盐酸,因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溶液B为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溶液可以选用氯化钙溶液,若Ⅱ、Ⅲ均有明显现象(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色),分别说明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A选项的分析,D物质是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B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3.(2018•呼和浩特)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分析】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均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是二硫化亚铁(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铁、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应将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加入到水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4.(2018•四川德阳)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

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1)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沉淀C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OH)2

(2).Mg2+、Fe3+、Cu2+、H+(3).Fe(OH)3、Cu(OH)2(4).MgCl2+Ca(OH)2═Mg(OH)2↓+CaCl2

【解析】

(1)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矿石中加入稀盐酸,可以与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镁、氯化铁和氯化铜,由于盐酸过量,故也含有稀盐酸,故溶液中的阳离子有Mg2+、Fe3+、Cu2+、H+;

(3)pH控制在7-9时,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铜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4)溶液B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故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5.(2018•安徽)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Sn+SnCl4=2SnCl2

(1)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 +4 。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 弱 (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Cu 。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SnCl2SnCl4+Sn 。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 保护环境 (回答一点即可)。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流程图进行分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流程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SnCl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锡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填:

+4。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因此加入铜不能与SnCl4反应,故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Cu,故填:

弱;Cu。

(3)步骤②中SnCl2通电分解生成SnCl4和Sn,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nCl2SnCl4+Sn,故填:

2SnCl2SnCl4+Sn。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保护环境,故填:

保护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6.(2018•广西)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为节约成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 二氧化碳 ,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使碳酸钡完全反应为氯化钡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成碳酸钡的方程式是 BaC12+2KOH+CO2=BaCO3↓+2KCl+H2O 。

(3)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可能的组合有 KOH、KCl、BaCl2;KOH、KCl;KOH、KC1、K2CO3 。

(4)操作3包括的两个操作是 洗涤、干燥 。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特点,既是某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另外反应的反应物,图中向碳酸钡中加盐酸产生二氧化碳,又可以参与到制取碳酸钡的反应中,所以答案为:

二氧化碳。

加盐酸过量的目的是使碳酸钡完全溶解,所以答案为:

使碳酸钡完全溶解并全部转化为氯化钡;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再和氯化钡发生反应,发生的反应为:

BaC12+2KOH+CO2=BaCO3↓+2KCl+H2O;所以答案为:

BaC12+2KOH+CO2=BaCO3↓+2KCl+H2O;

(3)原料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氯化氢、氯化钡,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和二氧化碳,由于氢氧化钾过量,所以溶液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钾。

其中氢氧化钾先和氯化氢发生中和反应,此时溶液中不含氯化氢,只含氢氧化钾、氯化钾、氯化钡,再跟二氧化碳反应:

①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的碳酸钾不足以将氯化钡反应完,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KOH、KC1、BaCl2;②二氧化碳足量时,生成的碳酸钾恰好与氯化钡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KOH、KC1;③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的碳酸钾在将氯化钡反应完之后还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KOH、KC1、K2CO3;

(4)经过操作2过滤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A,其中固体A为碳酸钡,而过滤得到的固体表面还残留有少量的溶液A,所以要先洗涤沉淀然后干燥得到产品。

所以答案为:

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使碳酸钡完全反应为氯化钡;

(2)BaC12+2KOH+CO2=BaCO3↓+2KCl+H2O;

(3)KOH、KCl、BaCl2;KOH、KCl;KOH、KC1、K2CO3;

(4)洗涤、干燥;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7.(2018•天津)

(1)如图是利用海盐提取粗盐的过程:

如图中①是 蒸发 池(填“蒸发”或“冷却”)。

(2)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

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 过滤 ,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 碳酸钠 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 蒸发皿 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3)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配制步骤:

①称量和量取②溶解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③①②④ (填序号)。

【分析】

(1)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分析;

(2)①根据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操作进行分析;

②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③根据氯化钠溶液蒸发操作的仪器进行分析;

(3)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解:

(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所以图中①是蒸发池;

(2)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操作,所以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过滤,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