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971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枣阳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2.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陕西民间剪纸河北民间剪纸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5.唐代诗人姚合诗曰: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

6.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说:

“明清时期,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能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影响。

”二者未能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B.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创新精神D.中西方的交流完全断绝

7.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8、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19世纪中后期,发生在中国的“第三种可能性”典型事例是(  )

A、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9.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

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  )

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

10.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

它们的共同点是(  )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1.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

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词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  )

A.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C.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

13.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

1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

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5.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6.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17.据某研究成果显示:

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

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侯。

由此推断:

(  )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

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合史实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合史实

18.“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

如果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为他显摆资本的是(  )

A.灌钢法制作的钢刀B.精美的青铜酒器

C.艳丽柔和的粉彩瓷D.胎质细洁的白瓷

19.白居易《卖炭翁》一诗,被史学大师陈寅恪赞誉为“诗史”。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指(  )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C.沿街开铺的街市D.地方自治的市镇

20.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根本依据在于()

A.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D.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2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但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

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上述地方地理位置优越B.清政府大力扶植沿海企业

C.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22.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俗语云:

‘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封闭性B.落后性C.脆弱性D.分散性

23.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产生的是(  )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24.史书记载:

“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

”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25.清代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中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是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思

D.这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点历史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26.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江丙坤表示,“九二共识”不仅是两岸和平的基础,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

台湾同胞应该深刻认识到‘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共同为两岸和平做出贡献。

“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C.承诺实现和平统一     D.认可“一国两制”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

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

A.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万隆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28.“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

”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铁犁牛耕  D.精耕细作

29.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

A.水稻、玉米  B.水稻、粟   C.小麦、水稻 D.玉米、粟

30.《鹿鼎记》里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

A.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B.全部投放市场,所有收入归皇室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31.右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店铺门前的长条形招牌灯箱,不仅亮化、装饰了店铺,还发挥了广告作用。

这反映出(  )

A.商业广告始于北宋时期      

B.城市贸易打破时间限制

C.北宋市坊界限被打破       

D.民营手工业享誉世界

32.明太祖曾告谕“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与此相一致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盐铁专卖   

C.重农抑商  D.海禁

33.明朝政府下令:

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34.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说: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导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不包括(  )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商路受阻

C.地圆学说的提出          D.欧洲出现“寻金热”

35.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

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