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9446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②人际层面主要研究:

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

  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

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主要研究:

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1.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2.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

  4.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5.经验描述时期,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用的学术有: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

②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③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④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⑤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6.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7.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莫德。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

①研究领域拓宽;

②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①价值中立原则;

②系统性原则;

③伦理原则。

  2.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3.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守则是:

  ①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该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③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⑥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档案法。

  5.观察法分为:

自然观察和参与观察。

  6.自然观察:

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

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的少干预。

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自然观察使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7.参与观察:

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存在互动关系时的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其特点是,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

采用参与观察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1.调查法包括:

访谈法和问卷法。

  2.访谈法的特点:

①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

②访谈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和实施原则;

③访谈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不是普通的“聊天”。

  3.访谈可以分为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也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是面对面的访谈,间接访谈是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访谈,常见的由电话访谈等。

  4.接近被访谈者中应该注意:

穿着干净整洁;

称呼恰如其分;

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

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

以适当的方式消去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

  5.应对拒绝的技巧有:

应有耐心;

不要轻易放弃。

  6.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

①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景氛围;

②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

③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忍者恩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

④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

  7.问卷法的特点是:

①标准化程度较高;

②收效快。

  8.问卷的构成:

①题目;

②前言;

③指导语;

④问题及备选答案;

⑤一些人口学数据的记录;

⑥结束语;

⑦计算机编码。

  9.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有:

①目的性原则;

②全面性原则;

③非歧义性原则;

④非暗示性原则;

⑤适度规模原则。

  1.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时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加法模式:

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分值的总和。

  3.平均模式:

总体影响的形成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4.加权平均模式:

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然后加以平均。

  5.中心品质模式:

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6.印象管理:

也叫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7.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而印象管理师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8.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社交技巧。

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9.常见的印象管理策略

  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②隐藏自我和自我抬高;

  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④投人所好。

  1.档案法:

是按照一定目的的搜集大量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

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2.档案法的优点是:

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少,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大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

  3.档案法的缺点是: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4.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①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

  ②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不能任意的推广到现实情境中。

  ③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④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

  5.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是勒温,“好理论,最实际”就是他说的。

  6.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奥尔波特。

  7.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

①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

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8.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的。

  9.学习过程包括:

联想、强化和模仿。

  10.观察学习的过程是:

①注意过程;

②保持过程;

③动作再现过程;

④动机过程。

  1.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初创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其他代表有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等。

  2.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于失的权衡。

  3.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的普遍命题:

  ①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个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越高。

  ②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③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④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获得相同的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⑤侵犯—赞同命题:

个体行为没有出现其预料的结果,个体出现侵犯或赞同的行为,都对个体更有价值。

  4.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是詹姆士和米德。

  5.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有: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时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6.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7.霍妮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

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

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8.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1.人是社会性动物。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

“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2.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3.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4.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做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还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①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③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④培养社会角色。

  6.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①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②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7.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①家庭;

②学校;

③大众传播媒介;

④参照群体。

  8.社会化的分类

  ①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②性别角色社会化。

它包含三个方面: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③道德社会化。

它包括三方面,即:

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②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为。

  ④政治社会化。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国家形象阶段:

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