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809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docx

科普哮喘患者用药须知

科普二哮喘患者用药须知

哮喘患者用药须知

日期:

2015-09-23浏览次数:

2字号:

[大中小]

哮喘患者用药须知

1.何谓升级治疗、降级治疗?

答:

目前推荐的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见表1。

表1治疗级别

图1根据哮喘患者病情控制程度分级制定的治疗方案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哮喘教育、环境控制

按需使用短效32受体

激动剂

按需使用短效32受体激动剂

控制性药物

选用1种

选用1种

加用1种或以上

加用1种或2种

低剂量的ICS

低剂量的ICS加LABA

中高剂量的ICS加

LABA

口服最小剂量的糖皮

质激素

白三烯调节剂

中高剂量的ICS

白三烯调节剂

抗IgE治疗

低剂量的ICS加白三

烯调节剂

缓释茶碱

低剂量的ICS加缓释

茶碱

注:

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LABA—长效[32受体激动剂

从第2级到第5级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

而在每一级中都应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速

缓解哮喘症状。

(1)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者可选择第2级治疗方案,

(2)哮喘患者症状明显,应直接选择第3级治疗方案。

升级治疗:

如果选用某一级治疗方案后不能够控制哮喘,则应将治疗方案升级直至达到哮喘控制为止。

当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后,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

降级治疗:

(1)单独使用中至高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可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50%;

(2)单独使用低剂量吸入激素的患者,可改为每日1次用药;

(3)联合吸入激素和长效32受体激动剂的患者,可将吸入激素剂量减少约50%,仍继续使用长效32受体激动剂联

合治疗。

当达到低剂量联合治疗时,可选择改为每日1次联合用药或停用长效32受体激动剂,单用吸入激素治疗。

(4)若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用药物治疗。

2.为什么要推荐阶梯式分级治疗方案?

答:

所谓阶梯式的治疗方案就是分级治疗方案,这是非常科学的。

因哮喘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药物治疗的种类、剂量是不一样的。

通俗一点讲每个人的饭量是不一样的,饭量小的人一顿吃非常大的量就撑,饭量大的人吃的量小了就饿。

阶梯式治疗的根本是根据哮喘患者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

3.冬季如何预防哮喘?

答:

防止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办法就是提前预防。

而冬季是哮喘的多发季节,因此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可以在外出时戴口罩、围脖等。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止感冒和感染,以防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4.哮喘患者怀孕后如出现哮喘发作,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答:

怀孕后如出现哮喘反复发作,而不使用药物治疗的话,母亲身体内的血氧含量会降低。

血氧含量降低会在母亲

体内产生一系列代偿机制,包括子宫动脉血流下降、母体静脉回流减少以及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等。

这些变化会

“传导”给胎儿,弓I起胎儿血氧的下降以及胎儿缺氧。

而如果母亲的哮喘发作进一步加重,会加剧她的低氧血症,进一步威胁胎儿的正常发育。

因此,如果怀孕的哮喘患者出现哮喘发作而不采用药物治疗,其对胎儿的危害比使用哮喘药物更大。

在药物选择上

必须考虑每种药物的药效以及危险性。

总的来说,要尽量选用吸入性药物治疗,而非口服药或静脉给药,这样可以减少

全身的吸收和对胎儿的影响。

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可选用妊娠分级为B级的孟鲁司特钠、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以及妊娠

分级为C级的短效[3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5.哮喘患者可以生育么?

答:

女性哮喘患者生育前需考虑妊娠对自己的影响、哮喘未控制怀孕的风险及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国外研究

资料指出,有哮喘病史的妇女,怀孕时有35%会恶化,28%会改善,33%没有改变。

严重的哮喘若未及时适当处理,对母体与胎儿都有危险。

哮喘造成的胎儿死亡、早产、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羊膜腔感染、早期破水等的几率均相对较高。

如果哮喘未控制就怀孕,使用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加拿大1990年至2000年的出生缺陷监测研究显示女性哮喘患者妊娠前三月吸入激素治疗哮喘与婴儿先天畸形有一定相关性。

因此,哮喘患者如果想要小孩最好是在哮喘控制后。

(一般而言,哮喘病人接受规范治疗,至少要一年以上才能获得控制,而控制一年以上才能停药。

因此,结婚后计划要小孩的女性哮喘患者,制定生育时间表至少要准备3年左右的时间。

6.哮喘患者如何自我监测?

答:

哮喘患者的自我监测主要包括:

记录哮喘日记(记录哮喘的症状及发作时间、发作地点和哮喘发作时正在做什

么。

哮喘日记可在哮喘专科医师那里索取),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制定和调整用药计划;坚持家庭测量肺功能,可采取袖

珍式峰流速仪测定峰值呼气流速PEF,以监测气道反应性的变化;哮喘控制测试(ACT)。

哮喘评估工具ACT经国内多中心验证表明,不仅易学易用且适合中国国情。

ACT仅通过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进行综

合判定,并不需要患者检查肺功能。

ACT可通过长期连续监测提供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以维持哮喘控制,作为肺功能的补充,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便于长期监测,可每月评估一次。

7.哮喘患者能否注射流感疫苗?

答:

有资料表明哮喘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后,由哮喘急性发作导致的住院率下降78%,所以哮喘患者是可以注射流

感疫苗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不推荐打流感疫苗。

8.患哮喘的孩子可以预防接种吗?

答:

患哮喘的孩子,由于病情需要可能会使用吸入性激素类药物,但吸入性激素治疗一般不会影响免疫功能,也不

会影响孩子抵抗力,因此认为是可以接种疫苗的,包括活性的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或水痘疫苗等。

但假如孩子最近有口服或注射激素类药物超过一星期以上,或连续短期内多次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则需与医生讨论,把接种日期延后,以免造成意外发生。

9.哮喘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答:

哮喘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避免接触过敏原;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如大哭或大笑;③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④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猪肝、大豆等;多吃含维生素A、C及钙质食物,如胡萝卜、韭菜、南瓜、大枣、番茄、青椒、青菜、豆腐、芝麻酱等;⑤戒烟、忌酒和食用过咸食物等。

10.能够引起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答:

(1)解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多发生在30岁左右,尤以妇女或有鼻息肉、神经性鼻炎及增生性鼻窦炎的病人居多,可达30%〜40%。

通常在服药后0.5〜4小时发作。

它比一般性哮喘发展迅速,症状严重而持续,甚至会致死。

吲哚美辛诱发的哮喘,可出现在用药后15分钟左右,也可能在用药当夜突然从睡眠中憋醒,气喘得无法平卧。

同样,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保泰松、甲芬那酸、萘普生、双氯芬酸和吡罗昔康等也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均会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而致哮喘。

(2)镇咳药与镇痛药如可待因、吗啡与喷他佐辛等,均有促进体内组胺释放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

(3)降血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也可导致哮喘,或使哮喘恶化。

(4)抗心律失常药如普萘洛尔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随之呼吸道阻力增加,而诱发哮喘,甚至会加重、恶化原有哮喘病情而致死。

(5)利尿剂如呋塞米、依他尼酸、螺内酯、氢氯噻嗪等,若长期应用,可使痰液黏稠度增加,而招致排痰障碍,故哮喘病人慎用。

(6)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加兰他敏,皆可激发或加重哮喘。

11.为什么服用止痛药后,我的哮喘症状更严重了呢?

答:

弓I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你本身对这些止痛药过敏,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甲氧基甲基萘乙酸等。

药物引发的哮喘发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

假如确定为诱因,应该尽量避免这些药物。

此外,医生也可以用其他的止痛药来替代。

12.小儿哮喘能不治而愈吗?

答:

虽然部分哮喘儿童的确可不治而愈,但近年来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哮喘患儿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免疫系统发育逐渐完善,这种可塑性就越来越差,治愈的机会就越来越小。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哮喘,千万不要迟疑,治疗越早越好,争取在青春期前治愈。

即使进入青春期仍未治愈,也会由于儿童期的积极治疗而使病情大为好转。

据日本的研究表明,积极治疗的孩子95%

都可以在青春期前自愈,而不积极治疗的孩子的自愈率只有45%。

13.哮喘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答: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

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

(1)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2)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

(3)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4)预防哮喘急性加重;

(5)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6)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14.哮喘与过敏有关吗?

答:

哮喘与过敏有一定的关系,需要辩证的看待。

虽然很多人会同时患有哮喘和过敏症,但这两种情况并不一定连在一起。

有些人有哮喘而没有过敏症,而许多有过敏症的人又没有哮喘。

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哮喘和过敏症,很可能那些过敏性反应(例如对室尘螨)会加剧他的哮喘症状。

与哮喘有关的过敏原是那些会引起枯草热(使鼻子又痒又塞)、皮肤湿疹(通常出现在膝部、手肘、颈部等地方)和荨麻疹的过敏原。

其他过敏原例如青霉素、碘造影剂等,则与哮喘没有关系。

15.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防止哮喘发生吗?

答: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均属呼吸道的变应性炎症,除部位不同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有非常相似的共同之处。

据统计,患过敏性鼻炎的病人中发生支气管哮喘的比例高达40%—60%。

所以,患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发

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比正常人至少高8—20倍。

因此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防止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16.哮喘患者可以吸烟么?

答:

吸烟可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咳嗽,在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所以哮喘患者最好不要吸烟。

17.突然觉得哮喘加重了是不是可以吃些抗菌药物预防一下呢?

答:

有些哮喘患者认为哮喘是炎症,一旦哮喘急性发作就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其实这种用药属于无指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很多,如过敏、劳累、情绪激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只有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在其他情况下应用抗菌药物不仅不会产生治疗作用,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如肝肾损害、细菌耐药、二重感染等。

所以哮喘患者在哮喘发作时需鉴别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果不存在细菌感染则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18.我觉得速效[3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别好用,一吸就不喘了,所以我想就用这一种药物喘的时候吸,不喘的时候就不吸,可以吗?

答:

有些哮喘患者过分依赖速效32受体激动剂,一喘就吸入速效32受体激动剂,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速效32受体激动剂又称为“急救药”,顾名思义是在急性发作时使用的药物,应该按需使用。

如长期使用速效32

受体激动剂,会造成32受体功能下调,从而使3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减弱,一旦哮喘急性发作后,则需要反复频繁吸入后才能控制症状,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增加。

所以在使用速效32受体激动剂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时,还要进行积极

的抗炎治疗,即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一旦气道炎症得到控制,就不会经常有急性发作,也就不需要使用吸入速效32受体激动剂。

19.哮喘患者只要不喘了,是不是就可以停用治疗哮喘的药物了?

答:

有些哮喘患者,在采取吸入性激素治疗1一2周后,自觉喘憋症状明显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