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8008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8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押题专练Word下载.docx

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  )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

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

【答案】B

4.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

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

材料表明(  )

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集中优势兵力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

【答案】A

【解析】1939年的五届五中全会之后,虽然国民政府将政策重点由“积极抗日”转移到“积极反共”,但从题中材料看出这期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没有完全放弃抗日的战略,故A项正确。

5.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国民党师长王铭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追悼会。

这时,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战机飞来扫射轰炸。

面对危险,蒋介石临危不乱,发表讲话,镇定自若。

这说明(  )

A.中共彻底推翻了原来对蒋介石的历史评价

B.“一国两制”已经得到两岸人民的共同认可

C.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

D.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

“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在香港、澳门得以实现,并未在台湾问题上实践,故B项错误;

根据题意,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肯定了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贡献,故C项正确;

国民党放开台胞探亲政策是在1987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6.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军训部长白崇禧提出: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

”同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这反映出二人(  )

A.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B.所主张的抗战路线不同

C.对抗战的方针进行理性思考

D.对抗战持有感性认识

7.在宜昌战役中,日军几乎陷入绝境。

日军发现:

“在我阵地前,战死的重庆士兵尸体,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在地面上排成了金字塔形。

在一名战死重庆军连长精心记载的日记本上,写着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

”这表明中国军队(  )

A.战斗意识高昂      B.作战规模庞大

C.军官素质过硬D.官兵纪律严明

【解析】从材料中“连长在前,军官继后……对部下士兵的无限信任和明天必将占领宜昌的必胜决心”可以得出,将士的斗志高昂,故A项正确;

作战规模材料中没有提到,故B项错误;

军官素质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

官兵纪律问题不是材料的重点,故D项错误。

8.蒋介石在1945年8月28日、29日的日记中写道:

“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面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而“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

这段材料表明国民党(  )

A.阴谋发动内战B.坚持一党专政

C.抢夺抗战果实D.破坏国共合作

【解析】“内战”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政令军令之统一’则是一切问题之‘中心’”可知,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故B项正确;

“抢夺抗战果实”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故C项错误;

此时抗战即将胜利,国共间的合作也即将结束,故D项错误。

9.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

“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10.下表数据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

项别

死亡(人)

伤残(人)

失踪(人)

被俘捕

合计(人)

国统

区域

国民党军队

作战

伤亡

1328501

1769299

130126

3227926

因病

消耗

422479

191644

323436

937559

因伤

45710

123017

274671

443398

平民

4397504

4737065

9134569

A.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

B.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解析】仅从材料无法看出国民党军队是抗日主力军,故A项错误;

由材料可以看出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大量的人口伤亡,故B项正确;

材料仅能看出中国军队和平民的伤亡,无法看出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故C项错误;

仅从材料无法看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故D项错误。

11.下表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摘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D.挥师过大江

12.据统计,1946年有881部美国影片在中国上映,1947年为393部,1949年则下降为142部。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国内政局的剧烈动荡

B.中国本土电影的强势崛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蓬勃开展

D.二战后欧洲电影卷土重来

【解析】1946年国民政府对美国开放市场,美国影片大量涌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美敌对带来美国电影数量减少,中国国内解放战争、政局的剧烈动荡与更替是其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

当时中国本土电影还很落后,故B项错误;

提倡国货运动的蓬勃开展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D项无法解释1949年的数量的下降,故D项错误。

13.1943年12月4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义务劳动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至50岁,依法之规定服义务劳动,义务劳动的内容包括:

筑路、水利、自卫、地方造产等。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限制自由,发展经济B.强化管制,稳定政局

C.管制劳力,服务抗战D.效仿苏联,塑造形象

14.据史料记载: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2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

国民党军队共击毙、击伤日军80多万人,平均每年抗击了40%的侵华日军。

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B.国共两党的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C.国民党军队一直消极抗日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解析】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积极抗战,从材料中“国民党军队击毙、击伤日军80多万人,平均每年抗击了40%的侵华日军”可知,C项说法错误。

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有体现。

15.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

这表明(  )

A.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

B.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

C.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

D.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

【解析】国民党吸收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并进行培训,说明国民党企图在四川负隅顽抗,故A项正确;

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并不代表不了解共产党政权,故B项错误;

台湾是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故C项错误;

国民党发动的帮会组织袍哥会,并不是一般民众,故D项错误。

16.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军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1931.10)

双城堡阻击战(1932.1)

热河抗战(1933.2)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1932.1)

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

攻克安达县城(193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

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

察哈尔抗战(1933.5)

绥远抗战(1936.8)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17.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

“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

”该规定(  )

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共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要求农民交纳减租之后的地租,所以规定的目的并非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故A项错误;

材料内容与边区政府的合法性无关,故B项错误;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抗日联合战线,故C项正确;

土地革命是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材料中要求农民依然交租,说明允许地主土地私有制继续存在,故与土地革命不符,故D项错误。

18.下表分别为1940年12月25日刊登在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十二期上和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关于抗战时期,百团大战中日双方统计的日方伤亡情况(  )

中方

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方

伤1719人,亡302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

A.中方的统计数据相对接近事实

B.日方减少伤亡数字以鼓舞士气

C.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

D.双方的统计与各自的立场有关

19.美国著名报刊《纽约时报》1936年涉及中国的报道为17篇,1937年为46篇,1938年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