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725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专业监理细则Word下载.docx

3、控制测量……………………………………………………..5

4、施工放样测量………………………………………………..5

5、变形测量……………………………………………………..6

6、竣工测量……………………………………………………..6

7、控制要求……………………………………………………..6

8、资料整理…………………………………………………….12

1、总则

1.1本细则依据建设监理合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以及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编制。

1.2本细则适用于我监理部所监理项目范围内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

2、施工测量的质量管理

2.1施工测量监理的依据

(1)国家测绘局颁布的有关测量规范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026-93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4)《监理规划》

(5)本工程设计图纸

2.2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监理工程师对业主单位提供的测量成果,必须全面熟悉、复核、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业主予核实、修正或补充。

2.3在测量工作开始前,必须完成对施工承建单位报送的“测量工作大纲”的审查。

2.4施工单位编报的测量工作大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测项目概述;

(2)施测技术方案(施测方法、操作规程、引用技术标准目录等);

(3)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含内业仪器设备)及设备检验证书、仪器精度的说明资料等;

(4)测量人员的构成及技术状况;

(5)施测进度安排;

(6)控制点保护措施;

(7)监理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

2.5施工单位应在接受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后,一周时间内复核、检查之后送复核资料一份,有加密控制点的,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20天报送测量大纲,监理工程师应在10天内完成审核工作。

报原始记录、计算结果、闭合情况,报监理复核。

施工承建单位应按批准的施测进度计划,将有关的测量资料报监理审核。

测量项目

成果报送时间

控制测量成果

测量完成后7天内报送

局部地形测量成果

放样测量成果

放样测量后第2天报送(或当天报送)

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即上报竣工资料

2.6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承建单位提出竣工测量的具体要求。

对承建单位提交的竣工地形图、工程量计算成果等测量资料,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审核。

2.7应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测量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内部测量质量检查程序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2.8应督促承建单位做好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编和归档工作,并编写“工程测量工作总结”。

2.9监理工程师应详细记录自身的监理工作日记,做好监理工作总结,以及资料、文件归档工作。

3、控制测量

3.1施工范围内的控制基准点,由业主向监理和施工单位提供,并现场对基准点进行交桩。

承建单位要对上述基准点数据进行复核验算,如有异议,以书面形式向监理报告,由监理转报业主进行核实,核实后的成果再提供给施工单位。

3.2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控制点,应在施测前将施测报告(内容应包括施测方法、计算方法、仪器设备、引用规范等)送监理审查;

施测结束后,将野外记录、控制点成果及精度分析,报监理审查备案。

3.3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加密控制点的审查,应包括野外(角度、边长)对照复测及复核,内业(野外记录、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3.4技术指标及操作规范,应遵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3.5施工单位应负责保护并经常检查已接收的和自行建立的控制点。

一经发现有位移或破坏,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并采取补救措施,按同等精度补设或移置。

4、施工放样测量

4.1施工单位对各个工程部位的施工放样,应根据其工程的等级、精度要求,采取相应的放样方法,关键部位的测量放样参数及方法,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4.2重要部位的放样点,如:

基础开挖开口线、轴线点、竣工部位轮廓点、砼工程基础(第一层)轮廓点、重要预埋件位置、金属结构安装轴线点、地下工程基本导线点等,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单位报送的放样资料,进行内、外业的检查和复核。

5、变形测量

5.1根据设计图纸审核施工单位对关键的建筑物的变形点的布设及观测成果。

施工单位发现有变形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及业主,并请设计到现场确认。

6、竣工测量

6.1单项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报送下列资料:

(1)实测竣工地形图;

(比例尺在1∶100~1∶500范围内),宜尽量与设计图同比例尺,图上应标有建筑物外边线或分块线;

(2)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3)监理要求报送的其它资料。

7、控制要求

7.1测量仪器的检定和佼验事前监理控制

根据国家《计量法实施细则》,测量仪器和钢尺在使用前7-10d,应送当地计量器具检定部门进行检测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检定后合格证的复印件。

7.1.1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检定

1.检定依据:

《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86)

《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86)

2.检定周期:

经纬仪1-2年;

水准仪1年。

7.1.2钢尺的检定

《钢卷尺检定规程》(JJG4-89)

1年(新钢尺以出厂合格证为准)。

7.2测量校桩过程监理控制

校桩是依据设计、规划等,对现场新建建筑物的定位,包括位置、标高。

(一)校测控制点

由政府规划部门测定并批准的建筑物控制点,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是法律约定的建设用地。

在使用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对控制点进行校测,以避免出现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误差。

使用控制点必须经政府规划部门认定,确认建筑物放线所依据的控制点正确无误后方可使用。

控制点位置确定如图2-1-1所示。

(二)校测水准点

由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是向现场引测标高的依据。

因此,水准点的正确性是影响建筑物标高的直接因素,一般设计单位给两个水准点,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在两点之间校测,确定其高差不超过±

6mm或(n为测站楼)6mm(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若设计单位给了一个水准点,监理工程师应通过建设单位请设计单位确认,保证水准点的正确,方可使用。

(一)场地控制网方案的审查

1.场地控制网应均布全场,控制线间距要适宜。

2.场地控制网定位点的起始点和起始边要定位准确。

3.场地控制网各控制点之间应通视,易丈量。

4.根据建筑物要求应设置2个或3个水准点(或者±

0.000水平线),场地内各水准点应构成闭合图形。

5.各水准点应设在能长期保留的位置。

(二)场地控制网的检测。

1.承包人要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测设控制网。

2.要以规划定位控制点和控制线为依据。

3.承包人测控制网(图2-1-2)后应自检,合格后申报,同时交付控制网的闭合校验资料。

4.监理工程师根据闭合校验资料进行分析,认定后,现场验线,签证认可。

上图中1、2、3、4点构成平面控制网,abcd为建筑物平面,C-d线为定位线,1-4线为控制线,1、4点为控制点;

场地平面控制网允许偏差见表2-1-1。

场地平面控制网允许偏差

等级

适应范围

边长(m)

测角允许偏差(”)

边的相对允许偏差

一级

重要高层建筑

100~300

±

15

1/15000

二级

一般高层建筑

50~200

20

1/10000

在场地平面控制测量中,宜使用测距精度不低于±

(3mm+2×

10-6×

D)、测角精度不低于±

5”级的全站仪或测距仪(D为测距,以mm为单位)。

7.3放线测量过程监理控制

放线包括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

(一)定位线放线

在控制网的基础上测定,在控制网上设有建筑物的中心点和轴线点,建筑物定位后,进行开挖,挖至设计标高后,根据网上中线点和轴线点恢复建筑物的中线和轴线。

(二)基础放线

1.基础垫层浇筑后,承包人在垫层上放基础承包人线,建筑物的轴线、边界线、墙宽线、桩位线等必须准确,自检合格后报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字认可。

2.转换层浇筑后,承包人布设的塔楼控制点,自检合格后报验,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字认可。

基础(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见表2-1-2

基础(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L(B)≤30

5

30<

L(B)≤60

10

60<

L(B)≤90

L(B)>

9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注:

L—长度(m),B—宽度(m)。

在场地标高测量中,宜使用精度不低于S3的自动安平水准仪。

在轴线竖向投测中,宜使用±

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自动铅直仪。

7.4竖向测量过程监理控制

竖向测量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

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很高,是监理工程师控制的重点。

竖向测量方法可用外控法和内控法,两种方法都是将建筑物轮廓各细部轴线精确弹到±

0.000首层地面上,随后将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上一层放线的依据。

不同的是,外空法用于场地较宽阔时,可用经纬线放测,内控法适用于场地窄小的作业区,此时无法使用经纬仪,可用激光铅直仪施测(激光经纬仪)。

两种方法测量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验收,建筑物上升时进行不定期检测,一般情况上升五层后进行复核一次,可用首测同种仪器检测。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见表2-1-3。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

项目

每层

总高H(m)

H≤30

H≤60

H≤90

90<

H≤120

120<

H≤150

25

H>

150

30

7.5沉降监测过程监理控制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给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定位宜选设下列位置。

⑴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⑵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⑶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⑷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有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⑸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外。

⑹框架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⑺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2.沉降观测的标专,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藏式标志(用于宾馆等高级建筑物)等型式。

各类标专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

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隐藏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执行。

3.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确定。

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